前些日子一部北欧的小成本电影吸引了大家的关注,《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片名就有些新奇,由同名小说改编,直译过来应该叫,《一个叫欧维的男人》。电影对小说的整体删改不大,两者都是在讲述一个新晋老鳏夫的故事。
处在北欧的瑞典,气候寒冷,以萨博和沃尔沃自豪,并且如同其他的北欧人一样,嗜咖啡如命。但是除却所有的特点之外,这里的人习惯了安逸而空旷的社区生活,就如同江南的小镇一样,他们保守而高傲,他们自食其力并且颇以此自豪,他们遵守规则典章而仇视破坏者和外来者。小说的主人公欧维就是那么一个代表。
在小说的开头欧维便和一个苹果销售员展开了一场拉锯战,正如《唐顿庄园》里的Maggie Smith面对当时新颖的通讯工具,欧维对新兴的电脑设备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前来选购一个平板电脑,又对于销售员的推销和宣传愤恨和反感,似乎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老混蛋的影子。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对于两束花打折70克朗,一束花则45克朗的情况下,欧维声称既然是优惠,一束理应35克朗,还对于销售员指责不已。更可以说明这是一个老赖似的人物。
可是随着情节一点点铺成,面对着不守规矩的荒唐外国人,炫富的花花公子和自视甚高抱着雪地靴一样的狗的金发霉女,欧维的愤怒似乎显得有理可循。小说的翻译倒是有些俏皮,小说的语言似乎也符合了一个曾在过去时代生活的男人对于现在人的观察视角和看法。他看不惯那些开宝马的人物,憎恨那些漠视规则的人物,更鄙视那些等着生意上门的IT顾问,还仇视那些不务正业却只知道坑蒙拐骗的白衬衫人物。
可是随着他的那些固守成规的形象一点点建立起来,读者却看到的是一个哀伤的老男人,他不是如有些电影里的那样阴暗,更不至于显得猥琐。他洁身自好,总是将家里打理得妥当,甚至在他的爱人死去的那个星期结束后,他依旧周一去上班,他好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机器人,遵循着自己的规则,甚至在准备死之前还要穿好着装,还想着干净整洁。
他愤恨那些频繁跳槽的人,更蔑视那些等待的退休的人,他讽刺他们是一群无所作为只知道等死的家伙。这个叫欧维的男人充斥着责任感和忠诚,坚守在了岗位上四十余年,他努力地工作,并被迫退休了,他还只有五十九岁,也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最终被机器取代。
他先是失去了爱人,再是失去了工作。
直到这个时候,欧维他才发现,这个所处的这个世界正在崩塌,那些熟悉而陈旧的碎片正在凋零,而一个陌生而怪异的世界呈现在他的面前。来自波斯的外国女子成为了他的邻居,同性恋就出现在了自己身边,人们对于小区禁止停车的规则熟视无睹,而且都开始开沃尔沃、奥迪以及榆木脑袋似的吉普,似乎这个世界的年轻人脑袋都开始秀逗了,连修自行车都不会,三十多岁还不会开车,甚至还有连爬个梯子都会掉下来摔断腿的盲流。这个世界已经不是欧维原来的那个世界了。
欧维很愤怒,就像是如今国内的那些愤怒的青年们,或许读者能够由此感觉到一种无力感。虽然这本书有很多Cliché,也有种种过分的巧合,然而对于这种时光逝去的无力感和时代变迁的哀伤表达却很真挚。古代诗经中有黍离之悲,说周朝旧人望见昔日周宫之所如今已经禾黍离离,这番唉叹与此何其相似,这个地方天空还是如此,但房子却愈发密集,林木也尽数被砍伐,旧有的秩序也最终被无视。
很显然,这里面吸引人的并非是对于爱的煽情,而是对于孤独和老去的演绎。
欧维唯一的那个朋友也是仇敌,不知何时已然成为了老年痴呆患者,正要被疗养院接走与亲人分离。而欧维更思念的那个患癌死去的女子,那个心地善良并和她做了一生知己的索雅,那曾经是他世界的全部,而如今这个世界变得空旷,欧维就算坐在墓前和对方讲话,对方也不再有回音。这个世界幸福与哀伤相伴,欧维最幸福的事就是遇见自己的知己爱人索雅,而他最为哀伤的事便是他最终将失去她失去整个世界。其实失去最爱的人的意义对于自己来说,就好比自己倾注在对方身上的自己的生命连同对方一起沉没了,这样,对方的死亡也就意味着自己生命的消亡。
正如文中说的那样,“欧维在遇见索雅之前,没有生活,在之后也没有。”
从这个角度理解眷侣的生离死别,便得以明白,为何人们对于爱人的失去表现得如此歇斯底里。人们常说,时光得以抚平一切,而等到年老的时候,你就阅遍沧桑以至于心情不会再跌宕。然而这就是类似欧维这样的人的可爱之处,像极了生活在世界边缘的人们,他们一生都抱有赤子之心,他们很少去伤害别人,也很少被伤害,他们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安逸之中,或许一生不会交许多朋友,也不会谈好几场爱恋,但是他们仅有的友谊却始终充满默契,而他们仅有的爱恋却足够刻骨铭心。他们就像阅历尚浅的孩子,却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卯足了劲一冲到底,他们或许不是那么左右逢源,但是却有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所以说,为什么读到后来,许多读者慢慢地开始对这样的生活充满向往,也无非都有些厌倦这充满世故和市侩的世界,而为何欧维面对这个世界那么愤怒,其实也不过是饱含着对于过去凋零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