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如果有诀窍的话,就只能如亨利•福特所言:“这个诀窍就在于洞悉他人的立场,并能够同时兼顾自己和他人的立场。”这也是我阅读此部分最大的收获。
前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曾说过他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那要归功于他“因鱼下饵”的道理。作者在文中这样说:他喜欢草莓和奶油,但是钓鱼的时候绝不会用草莓和奶油当诱饵,而是把挂着虫子或蚱蜢的鱼钩伸到小鱼面前摇晃,问他们:“想尝尝吗?”这样钓鱼的尝试谁都懂,那么“钓”人的时候,为什么不试试同样的方法呢?我们一定要知道通常情况下,他人对你的欲求毫无兴趣,他们和你一样,只在意自己想要什么。因此作者告诉我们普天下唯一能够影响他人的方式,就是找出他们想要什么,并且教给他们如何获得。比如想要阻止孩子抽烟,就要告诉他抽烟会令他们进不了篮球队、赢不了百米跑;不在乎酒驾的人,就要告诉他酒驾的记录,会让他的子女没有办法考公务员之类的工作;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就要想办法告诉(或示范上学的好处)想让孩子多吃饭,就不要一个劲儿地劝他吃啊吃,应该让他明白吃饭多力气大的好处......无论做什么,如果能够洞悉对方的需求,并以此为“诱饵”,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这个道理不单单适用于孩子,对一切生物都有作用。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天,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和他的儿子想把小牛推进农舍,但是他们犯了一个正常人都会犯错——只顾着自己想要什么。爱默生在后面退,儿子在前面拉,小牛却岿然不动。小牛也只是想着自己想要的——留在外面吃草。爱默生的爱尔兰女仆见他们一筹莫展,跑过来帮忙。她写不来动人的文章,但她比爱默生要有常识,她懂得小牛想要什么。她像对待婴孩一样,让小牛允吸着她的手指,温柔地将小牛牵进了农舍。
作者还在文中提到了一个这样的事实:从呱呱坠地开始,人们的每一个举动,都源于他内心的欲求。包括向别人捐款,不仅仅因为你想伸出援助之手,更因为你的内心深处渴求着这个美好无私的举动所带来的满足感。
一个小故事:安德鲁•卡内基两个在耶鲁大学的侄子总借口念书太忙,从来不会主动给家里写信,对母亲的回信也置之不理,母亲因此很伤心。卡耐基以一百美金为赌注,说有办法让侄子回信,但绝对不提“回信”的要求。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给两个侄儿的信,通篇都是废话,只是附言部分随意提了一句,说他随信附上了五美元。然而寄信的时候,故意“忘记”放钞票。两个侄儿果然回信了,为什么就不用多讲了。
读到这里我深有体会。昨天下午儿子去姑姑家玩了一下午,本想住在那里继续玩,却被我“召回”,心情当然不太爽。因为事前我们有约定,回到家之后要写一篇作文。如果生硬的强求一定没有效果,甚至会事得其反。怎么办?“因鱼下饵”!找到他想要的理由,就是最早的理由。首先,我真诚地赞扬他守信用——尽管自己是多么想继续留在那里玩,但能够克制自身的贪玩回到家里,妈妈真心为他点赞——事实也如此(我的称赞是真诚的)。这样,让他从心理上愿意听我继续讲话。接下来才能提出我们的约定,如果他能够守约,写一篇文章不仅仅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激发他的成就感,还能在简书上发表,赚取“简书钻”——简书钻可以在简书上换取他喜欢的东西。这样处理的结果是双赢——双方皆大欢喜。
请记住:“说服别人的首要途径,是引发对方的强烈欲求。能者纵横四海,庸者踽踽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