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与某朋友聊天,聊及其现公司工作情况。稍微仔细的问了问,觉得从微观层面去看一个团队和业务,也很有解剖麻雀的趣味。凭记忆速写如下。
朋友所在公司是一家移动医疗领域的创业企业。其负责的是某条业务线的内容运营环节,具体而言是生产医疗知识问答形式的内容。问题由编辑人员拟定,答案则由医生来回答。
关于工作定位
朋友负责的团队的工作内容是为产品丰富内容。方法是每天就指定领域拟定一系列问题,交由医生回答,然后对医生的回答进行筛选,把比较优质的内容发布到产品上。
关于团队分工
团队的工作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拟定问题;二是内容质量筛查。所以,团队自然分为两个部分,一种角色的团队成员负责每天拟定问题,另一种角色的团队成员负责对医生提交的内容进行质量筛查。
关于质量控制
对于策划拟题人员策划的题目,朋友作为主管会统一看过把关之后再提交给BD团队,即负责与医生客户对接的人员,去落实。
关于策划方法
题目选择的方法是参考客观统计的用户行为数据,而不是拍脑袋或者根据专业经验猜测。用户行为数据,若自己平台上还不够丰富和有参考性,则可以参考第三方平台,比如百度热词等数据。
关于医生对接
医生对接和推动的工作并不由朋友团队负责,而是由BD团队负责。拟定的问题递交给BD团队,就转由BD的同事负责去找医生回答并提交到系统供审核。因医生回答问题而给予的激励,政策制定和激励实施都不由朋友团队负责。
关于绩效考核
目前只是对于工作量有规定。并没有激励奖金与之挂钩。
当然,朋友团队也不对内容最终效果,比如阅读量等指标负责。
关于进度推动
朋友团队并不负责管理BD团队推进医生回答问题之进度,而只是对每日提交上来的回答进行审核和发布。这样,这两个部门之间是“拉”式配合,而不是“推”式配合,减少了因指挥和干活错位造成部门间矛盾的问题。
关于产品反馈
BD团队自身或者其对接的客户医生若对于产品(指技术产品,如App/网站)的功能和使用上有任何问题,并不直接对接产品团队,而是汇总到朋友团队,由朋友团队统一对接和反馈给产品团队。这样的好处是,产品团队不用直接面对多头反馈来源,BD多数时间在现场而不在公司,所以通过朋友团队统一收集并与产品团队沟通会更为高效。
小结
从简单的几个侧面可以看出来,朋友公司对这个内容生产业务的流程和体系设计还是很流畅的。上下游环节配合得以较为顺利地进行,减少了摩擦和推诿,有利于各环节人员都聚焦在工作本身。同时,也降低了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QY 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