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中国人自古有扫墓的习俗,清明节是传统祭祖和扫墓的日子,除此以外扫墓是在周年和农历七月十五。
今天是老爷子(公公)过世五周年。一大早,天灰蒙蒙地下着小雨,我和老公匆匆吃完早饭坐公交和二姐、姐夫汇合,由姐夫开车去云溪殡仪馆扫墓。
疫情期间,我们没有在外面买纸,因为不确定墓地里面让不让烧。进馆确认可以烧纸后,我和老公在殡仪馆里面的小超市买了香烛、焚香和纸钱,价格比外面贵了很多 。
弘善福园公墓因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因为今天不是清明节,偌大的公墓只有我们四人,四周静悄悄的。放眼望去,整座公墓环境干净整洁。
我跟在老公后面,手里拎着祭品,东西不是特别多,但都是上坡的台阶,我们走起来都感觉有些吃力。
这两天三姐的孙子正发着高烧,三姐去不了,今天就只有我们两家四人去扫墓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公公已经走了五周年了。公公临走前半年,老公日夜去医院护理,因为太累,一个月的时间鬓角的头发就花白了。护理期间,公公的音容笑貌和我陪老公护理公公的往事恍如咋日般浮现在我眼前。
到了老爷子的墓地,姐夫冒着小雨清除祭台旁边的杂草,用抹布和清水认真地擦试墓碑及四周的灰尘,祭台瞬间变得宽敞和明亮起来。二姐拿出早上准备好的三个苹果、三个冰糖柑、九颗奶糖,仔细地摆入贡盘。
老公点上三支公公生前爱抽的烟放在祭台前面,又打开白酒瓶盖,缓缓地洒在祭台下面的土地上, “爸,我们来看您了,您在那边过得还好吗?我们都好好的,您就放心吧! 您吃好喝好,下次我们再来看您”。 老公一边点燃香烛一边跟父亲说话。我在一旁点香,基本上是跟在后面打酱油的,四人依序躹躬祭拜。
雨稀稀拉拉的,一直下个不停。下台阶后我们在定点烧纸处给公公送冥钱。烧纸的火苗忽地串上来,高处的火舌迅速地把姐夫的伞点着了,烧缺了一个边角,老公笑着提议:“干脆把伞留下,给老爷子遮风挡雨吧”,“要得!”二姐夫边说边收了伞,放在了一边的废桶里,待冥钱全部烧完,火苗熄灭后我们才离开。
在潜移默化中,我学会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也随着年龄和阅历渐渐改变和丰富起来。扫墓是爱 不忘本,扫墓是用怀念亲人的方式表达感恩,感谢父辈的养育之恩。
生命很长,相处很短。每个人都应在有限的生命里给予亲人们最长的陪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唯有知敬畏、懂感恩才真正难能可贵。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记住自己前世的根,走好今生今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