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就在喜马拉雅订阅了“大宇茶馆”的《话说汉朝》,但一直没重视,16年底才开始点开来听,被主播的讲法所吸引,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听完了汉朝,还听了南北朝、唐朝,最近也已经听完了宋朝开始在听明朝。还不够,又听完了《帝师刘伯温》、《乱世名相谢安传》、《唐宋才子实录》。同时也看看书,看完了《寡人很孤独——<资治通鉴>里的权力游戏(周纪)》和《(秦纪)》,还在网易云音乐里发现了“野史下酒私电台”,又都给补上来了。上边说的这些,都推荐给大家,如果能激起大家对历史的兴趣或者满足你们的好奇心,善莫大焉。
要说为什么会对历史这么着迷?以我个人来说,最根本的动力是对过去的好奇心,我想知道咱们的祖宗、别人的祖宗在以前都做了些什么。顺带地,方便讲故事,谈资这种东西,需要经历(不管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需要肚子里有墨水,在讲故事的能力越来越重要的当下,多知道点东西没坏处。
其实要说有多认真听、认真看,也没有。我只是抱着一种好奇心,希望多听听故事,以一种业余的心态,填补历史教科书之外的空白。我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坐着一叶扁舟的流浪童子,时而肉眼瞭望,时而闭目倾听,并没有记住一路上所有的草木,只大概知道高山大川的轮廓,我觉得这样也就够了。即使没有认真记,但我相信,多听多看,终会在脑中有印记,终会有所收获的。
既然我的历史拼图还缺了很多块,那就谈谈“中期感受”就好了。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历史是属于过去的,属于每个人人心的,只要我们没办法穿越到过去亲眼见证,没办法洞悉每个人的心理活动,我们是没办法获得所谓的真相的。一个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立场的史学家有不同的写法。既然各家有各家的理,谁也说不清,那为什么还要了解历史、了解百家之言呢?就因为后半句,为了那些道理。历史在一定的条件下会重演,当某些熟悉的场面开始重现的时候,你可以知己知彼,可以知道怎么应对、自保、抗争,都可以,你甚至可以“预测”未来,让你的人生有更多游刃的空间。
历史,说白了都是些故事,个人的故事、国家的故事、民族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以多种方式呈现给我们,像我这样容易被故事带动的人,代入感强一些,就容易觉得这些故事就像自己经历的一样,用玩游戏的说法,就是涨经验升级,然后往智力上加点。这真是个有趣又有益的过程,所以就算你不是抱着研究的目的,听听故事,也是不错的学习方式,不用纠结要多深入地学习。
“野史下酒私电台”的主播梁波曾经提过,很多历史,你可以正着说,也可以反着说,这才是看历史学历史的初级境界,后边的境界是什么主播没说,不过无碍于我思考。在我看来,正着说和反着说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站在一方势力的角度,从正常的方向和阴谋论的方向来解释;另一种是分别站在两方势力的立场描述同一事件。“正着说和反着说”的存在使得我们不能轻易地去划分正义和邪恶,去掉了轻易被冠上的正邪,也就离“客观”更近了一步,使我们不会轻易被蒙蔽,甚至被洗脑(我先去拆水表)。同时,“正着说和反着说”的存在也使我们更加通达、仁慈,更多地理解当事人的历史处境,少些对过去的人的苛求。稍微总结一下,我觉得历史交给我的其中一件事,是更冷静地看事,更热切地看人。
历史还告诉我们一件事,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那就是运气的作用。放在一个人身上可以叫命运,放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上可以叫国运。记载下来的史实告诉我们,有时候一点运气就能改变整个历史的走向,有时候一个国家的兴衰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国运注定。有时候你不得不信,因为很难找到更好更科学的解释。知道这点玄乎的东西对我们并不是无意义的,除了帮助我们对过去纠结的事情能有所释怀,还能减少我们对未来的忧虑;再往深处想一想,历史还告诉我们,有些事件、有些更替的发生,并不像教科书里说的那么有必然性,也许,就一点运气而已。
就先说到这吧,该走了,继续流浪。
在历史的长河里,驾着扁舟,渴了,就往三千弱水之中,随取一瓢;饿了,就执一钓具,垂钓江上;总有收获,好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