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
非
读了一篇文章《到30岁才知道,曾经躲过去的今天总要加倍补回来》,我很感慨。
该作者活到30岁悟出了这个道理,还很惭愧自己的后知后觉,其实比他更晚很多年,甚至一辈子都领悟不到这一点的人,可能也大有人在呢。
这也许从人类生命的深层意义上,意味着懂与不懂的人,有了某种不同。而这种不同日复一日的叠加与积累,最终将作用于我们的人生,得出不同的结果。
细想想,“开窍”真是一样有意思的东西。有意思在于,它饱含灵魂和启示意义。
█
张曼玉作为中国电影界一位超重量级人物,她的成就恐怕将作为时代的神话永久流传下去。但她并不是天才,那种所谓“天生的演员”。
在以《阮玲玉》横空出世,登顶柏林影后之前,她已经拍了几十部爆米花港片,每部里都是一只“花瓶”。直到等来关锦鹏执导的《阮玲玉》。
这部电影令她破茧成蝶,演技一举开窍。此后的张曼玉,在演艺这条路上高歌猛进、难寻对手。今日纵使已隐退多年,仍是华人之中绝无仅有的戛纳、柏林双料影后,和众多影迷心中永远的“曼神”。
说到底,是“开窍”成就了她。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每个人求学时期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最崇拜的学霸,不是那种终日刻苦学习,获得好成绩的传统好学生。而是爱玩、学习不用功,却能一次次以高不可攀的成绩,让我们感觉生无可恋的那类伙伴。
这类人里又包括两种:一种是在人前不用功,但回到家、在人后拼命用功的。他们人后受罪,但也是苦干派,本质上与人前努力的好学生并无差别。
真正形成差别的是最后一种——无论人前人后真的不用功,该干嘛干嘛,但成绩就是好。对这类不可思议的怪胎,“学神”似乎是最恰当的称谓了。
那么学神和一般人,差距从何而来?
差距应该就在于那种,叫“天赋”或“悟性”的东西。人生而不同,人与人天生存在各方面资质上的差别。
老天给这类学神赏的就是“智商”这口饭,使他们学什么都容易开窍,学什么精什么。
█
是的,就是“开窍”,或者说”开悟”。
它是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做的漂亮、深入、成功,必须经过的一个关口。经过这道关口,才能开始迈入真正的发现之路。
我们对事物的探索和认知,从一无所知到知道得越来越多。也许刚开始毫无头绪,但我们一路摸索,走着走着,可能在无意识间,到了某个瞬间,就突然豁然开朗了。这就是开窍了。
接下来就顺畅多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可以了,总能达到终点。
而反面,无论付出多么感天动地、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果没开窍,那些付出都不过徒劳。因为,你一直在忙乱而混沌地奔走和徘徊在那道关口之外,却始终没找到它。
█
再说到我自己的学习经历,发现我之所以学好了某些学科,有两个因素。其一,我的思维本身比较擅长逻辑性、条理性思考。其二,我这些科目的学习有一个共同点——都曾经历过那么一个“开窍”的节点。似乎在无意识的一瞬间,突然领悟和抓住了那个学科的脉络,从此突飞猛进。
印象最深的是英语和政治。人人都说这两门课是背诵性质的,死记硬背才能学好。对此说法我始终不认同,这只是那些从未入门的人想当然的说法。
其实,每一条英语语法中都潜藏有一定的规律与奥义,每道政治问题里都暗含有一定的哲学性疑问与思考。你真切领悟到了它们的存在和精妙,你就是开窍了。
记得高三英语老师是一位60年代复旦大学毕业生,讲课方式是讲解一条语法配合一个故事。同学们都评价他的课好玩,但学不到什么。只有我,从他的每句话中捕捉和领悟到了他想传授的东西,领略了他讲解的精妙。那一年我的英语彻底开了窍,从此成为一辈子的特长。
而政治课,我的成绩之好令同学们惊奇。但他们只知归功于我记忆力好,殊不知这门课按我的理解,可不是他们眼中陈腐生硬的宣传读物,而是一门哲学。自有其哲学性、思辨性价值,以及成型的构架和体系。
看,开窍与否对学好一门功课何其关键。
█
我们越长大越会深刻意识到——人生即学习。人生历程中的每件事、每个人,其实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有待了解的未知,都需要学习。要学习好,就必定需要开窍。
人生万事,开窍了,则此后的探索之路顺畅通透,百无障碍。如果已经努力了许久,还是混沌迷乱不开窍,那么必定还要继续摸索下去,直到先开窍。
如此说来,我们整段人生的质量,似乎都与这奇妙的“开窍”息息相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