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我的中文系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数个夜晚,灯火萤然,一个人静坐书斋,龙泉青瓷杯里的乌龙茶在开水的冲泡下氤氲芬芳。手中握着钢笔,记忆的文字和时光一同静静地从我指间流淌,游离而下的字迹在洁白的稿纸上唤起我遥远的回忆。

2010年9月7日,晴,带着对大学的憧憬与家人的期望,终于踏上了异地求学的征程。汽车在高速路上疾驰,车体里的我坐在20号靠窗的位置上,与窗外一啸而过的树木擦身而过,虽然我们互不相识,但我们彼此感知。都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起伏的群山,阡陌的农田,一望无际的汪洋与长桥卧波,都从我的眼下掠过。窄小的车厢里多半是远赴他乡求学的学子,一打听,原来都是抵达同一所学校,青涩陌生的我们一下子亲切了,彼此交换姓名与电话号码。

下午5点,已是日落楼头,经过6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蓝白相间的教学楼,碧水涟漪的文心湖(当时不知其名),造型新颖的图书馆以及彩旗飘扬,横幅醒目的迎新场面,是我对这个大学的初印象。在人声鼎沸的现场找到自己的所属学院和专业,热情的学姐便带领着我去办理繁琐的入学手续,一路上,她还不忘为我介绍学校情况。

第二天,与老爸闲逛舟山街头,没有高楼林立,没有车水马龙,只有略带咸味的海风轻拂脸庞。说实话,没来这里前,我对舟山的认识仅停留在地理课本上的“舟山群岛”与“舟山渔场”,从来不曾想过,在烟波浩渺的东海之上洒落着千岛之城,更不曾设想,我还会与这座城结下一段缘!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的著名论断成为许多大学的办学理念。海洋学院虽非名牌学府,但这里也有一群拥有广博知识与传统美德的学者教授。

时过三载,仍然对张岚老师的课记忆犹新,她的上课方式与西南联大名教授雷海宗颇为相像。走上课堂,不带教材,只有一纸讲稿,

面对满堂学子,井井有条,娓娓道来。张老师是教授现代文学的,对文学史上每一位作家生平、作品以及逸闻轶事都能讲解得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往往使人感到余兴未尽。记得有一次,讲到了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张老师竟声情并茂地朗诵起了他的名篇《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还有一次,是关于周作人的小品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张老师便学起了文人雅士,手握杯沿,静闻茶汤,尔后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还直呼:“好茶,好茶……”

程继红老师也是我敬重的一位师长。第一次与他接触是在讲座《定海黄式三、黄以周父子与近现代中国学术》上,程老师侃侃而谈,循循善诱,清晰地为我们梳理出中国近现代学术的脉络,从那次起,我深深地被先生的学识所折服。后来,他又成了我毕业论文和科技立项论文的导师,在百忙之中老师一次次地给我指点、帮我修改。

中文系就是这样一个温情脉脉,充满人文气息的学习天地。这里还有魏晋风流、书法人生的阮忠勇老师;学富五车、儒雅学者的闵泽平老师;鲁迅风格、海岛诗人的李松岳老师;和蔼可亲、传道授业的虞卓娅老师……

宋朝翁森有《四诗读书乐》,春读“绿满窗前草不除”,夏读“瑶琴一曲来熏风”,秋读“起弄明月霜天高”,冬读“数点梅花天地心”。

随着数字阅读勃然兴起的年代,仍有少数人迷恋于传统阅读带来的心灵愉悦。大学四年,图书馆成为我光顾最多的地方,选择一个闲暇的午后,带着那份特殊的敬畏与渴望走进书香满溢的流通书库,穿梭在鳞次栉比的书架间,抬头仰望抑或低头寻觅你心仪的书籍时,那种坐拥书城的感觉都会使你心跳加快,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一个大学的脉搏与灵魂。

“三更有梦书当枕”,喜爱书籍的我最神往作家叶灵凤《书斋趣味》里的一幕:

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的心情,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

与书相伴的时光总是幸福的。除了图书馆,逛书店也是我忙里偷闲的生活方式。定海城区不大,书店却有不少,但我基本锁定三家:人民北路的南国书屋、席殊书店以及解放东路的新华书店。三家书店各有特色。可以在南国书屋淘书,倘若运气好,用低廉的价格便能淘到品相内容俱佳的书籍;可以在席殊书店品书,主人好茶,在长久的翻阅后,向主人讨杯茶水,品茶的过程还可品读书籍;也可以在新华书店读书,阅读的同时还能及时了解图书市场行情,哪位作家出了新书,最近的畅销书籍是什么。

与读书相似,行旅同样是一种阅读。因为旅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对于风景的发现、知识的获取以及阅历的增长,都是重要的途径。

喜欢在人生的第三个十年,可以读书,可以远游。“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一只背包,一台相机,学习古人的漫游之风,名山大川,通都大邑,抑或是大漠边塞。行走大地的日子总是幸福的,因为困在教室里的一介书生永远无法体会在路上的诗意,忙碌在方寸空间的都市人感知不到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旖旎风光。

启程前往心向往之的城市,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恰巧这种经历又发生在青春年少,想想都是如此的美妙。每去一个城市前,总会事先查阅好关于这个城市的众多资料,并且设计好属于自己的旅游线路。然后选择夜行的火车,一路北上或南下,明晃晃的万家灯火迅速从车窗外闪过,一想到心驰神往的目的地马上就在眼前,内心涌动的巨大兴奋可以伴随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一齐跳跃。

大学四年,游览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感受过济南的冬天,欣赏过五月的青岛,领略过苏州园林,也走读过西湖七月半……每一次出发,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大概这就是行旅的妙处吧!

我与顿曾经这样商议:每个学期,出岛一次。即将面临毕业的我们,又想启程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因为那里,有着我们共同的梦想。

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除了阅读,文字与书法同样是我诗意栖居的两大原由。从小便对文字充满着敬畏,因为我自认为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灵魂,所以一直以来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摆弄它,用它来记录生活的点滴。步入大学,我重新拾掇起了文字的记忆,这其间缘于一个人的指导与支持,他就是院报编辑袁铁武老师。同样酷爱文字的他,一步步教授我写作新闻稿,还时常会把我的文字拿去发表。开始渐尝甜头的我,对写作充满了激情,每当遇有好的题材,总要将之流淌笔尖,方能舒心中畅快,尔后投稿,痴痴地等待……功夫不负有心人,从院报校报直到市、省级报纸,也屡有我的散文随笔见之报端。

磨一砚墨汁,执一管狼毫,习惯和着自己的心跳,在点挑横竖与撇捺勾提间寻求精神的慰藉。写字其实就是澄怀观道的过程,当你沉浸在书写的快乐时,全部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一个真实的自我氤氲在笔墨之中。特别要感谢自然书法社,因为在这里我寻找到了人生知己——顿,我可以和她和翰墨如影相随。

回眸四年,参加过的书法比赛不胜枚举,那一大沓红色荣誉证书的背后述说着自己对书法的钟情,也述说着社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点。从典雅古拙的秦篆汉隶到洒脱飘逸的王氏行书,在书法的世界里,我将永远作一个撑蒿者,溯流而上。

转眼之间,似水流年,注定离别在花开的季节。

短暂而又漫长的大学生活就像《毕业季》里唱得一样——就算想念,就算留恋,总是要挥手潇洒的说再见。回首四年,这所以“海洋”命名的学府,承载了我们太多的记忆,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理性。我们尽情挥洒着青春的激情,演绎着人生最精彩的传奇,校训石旁有我们难忘的身影,文心湖畔有我们深情的歌唱。

而今,在山花浪漫,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记下如上的文字,但愿我们的青春不老,但愿我们仍能激情四溢!

e我的大学我的中文系

2010级中文2班徐小骏

仅以此文纪念我那即将逝去的大学时光!

————题记

数个夜晚,灯火萤然,一个人静坐书斋,龙泉青瓷杯里的乌龙茶在开水的冲泡下氤氲芬芳。手中握着钢笔,记忆的文字和时光一同静静地从我指间流淌,游离而下的字迹在洁白的稿纸上唤起我遥远的回忆。

2010年9月7日,晴,带着对大学的憧憬与家人的期望,终于踏上了异地求学的征程。汽车在高速路上疾驰,车体里的我坐在20号靠窗的位置上,与窗外一啸而过的树木擦身而过,虽然我们互不相识,但我们彼此感知。都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起伏的群山,阡陌的农田,一望无际的汪洋与长桥卧波,都从我的眼下掠过。窄小的车厢里多半是远赴他乡求学的学子,一打听,原来都是抵达同一所学校,青涩陌生的我们一下子亲切了,彼此交换姓名与电话号码。

下午5点,已是日落楼头,经过6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蓝白相间的教学楼,碧水涟漪的文心湖(当时不知其名),造型新颖的图书馆以及彩旗飘扬,横幅醒目的迎新场面,是我对这个大学的初印象。在人声鼎沸的现场找到自己的所属学院和专业,热情的学姐便带领着我去办理繁琐的入学手续,一路上,她还不忘为我介绍学校情况。

第二天,与老爸闲逛舟山街头,没有高楼林立,没有车水马龙,只有略带咸味的海风轻拂脸庞。说实话,没来这里前,我对舟山的认识仅停留在地理课本上的“舟山群岛”与“舟山渔场”,从来不曾想过,在烟波浩渺的东海之上洒落着千岛之城,更不曾设想,我还会与这座城结下一段缘!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的著名论断成为许多大学的办学理念。海洋学院虽非名牌学府,但这里也有一群拥有广博知识与传统美德的学者教授。

时过三载,仍然对张岚老师的课记忆犹新,她的上课方式与西南联大名教授雷海宗颇为相像。走上课堂,不带教材,只有一纸讲稿,

面对满堂学子,井井有条,娓娓道来。张老师是教授现代文学的,对文学史上每一位作家生平、作品以及逸闻轶事都能讲解得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往往使人感到余兴未尽。记得有一次,讲到了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张老师竟声情并茂地朗诵起了他的名篇《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还有一次,是关于周作人的小品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张老师便学起了文人雅士,手握杯沿,静闻茶汤,尔后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还直呼:“好茶,好茶……”

程继红老师也是我敬重的一位师长。第一次与他接触是在讲座《定海黄式三、黄以周父子与近现代中国学术》上,程老师侃侃而谈,循循善诱,清晰地为我们梳理出中国近现代学术的脉络,从那次起,我深深地被先生的学识所折服。后来,他又成了我毕业论文和科技立项论文的导师,在百忙之中老师一次次地给我指点、帮我修改。

中文系就是这样一个温情脉脉,充满人文气息的学习天地。这里还有魏晋风流、书法人生的阮忠勇老师;学富五车、儒雅学者的闵泽平老师;鲁迅风格、海岛诗人的李松岳老师;和蔼可亲、传道授业的虞卓娅老师……

宋朝翁森有《四诗读书乐》,春读“绿满窗前草不除”,夏读“瑶琴一曲来熏风”,秋读“起弄明月霜天高”,冬读“数点梅花天地心”。

随着数字阅读勃然兴起的年代,仍有少数人迷恋于传统阅读带来的心灵愉悦。大学四年,图书馆成为我光顾最多的地方,选择一个闲暇的午后,带着那份特殊的敬畏与渴望走进书香满溢的流通书库,穿梭在鳞次栉比的书架间,抬头仰望抑或低头寻觅你心仪的书籍时,那种坐拥书城的感觉都会使你心跳加快,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一个大学的脉搏与灵魂。

“三更有梦书当枕”,喜爱书籍的我最神往作家叶灵凤《书斋趣味》里的一幕:

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的心情,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

与书相伴的时光总是幸福的。除了图书馆,逛书店也是我忙里偷闲的生活方式。定海城区不大,书店却有不少,但我基本锁定三家:人民北路的南国书屋、席殊书店以及解放东路的新华书店。三家书店各有特色。可以在南国书屋淘书,倘若运气好,用低廉的价格便能淘到品相内容俱佳的书籍;可以在席殊书店品书,主人好茶,在长久的翻阅后,向主人讨杯茶水,品茶的过程还可品读书籍;也可以在新华书店读书,阅读的同时还能及时了解图书市场行情,哪位作家出了新书,最近的畅销书籍是什么。

与读书相似,行旅同样是一种阅读。因为旅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对于风景的发现、知识的获取以及阅历的增长,都是重要的途径。

喜欢在人生的第三个十年,可以读书,可以远游。“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一只背包,一台相机,学习古人的漫游之风,名山大川,通都大邑,抑或是大漠边塞。行走大地的日子总是幸福的,因为困在教室里的一介书生永远无法体会在路上的诗意,忙碌在方寸空间的都市人感知不到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旖旎风光。

启程前往心向往之的城市,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恰巧这种经历又发生在青春年少,想想都是如此的美妙。每去一个城市前,总会事先查阅好关于这个城市的众多资料,并且设计好属于自己的旅游线路。然后选择夜行的火车,一路北上或南下,明晃晃的万家灯火迅速从车窗外闪过,一想到心驰神往的目的地马上就在眼前,内心涌动的巨大兴奋可以伴随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一齐跳跃。

大学四年,游览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感受过济南的冬天,欣赏过五月的青岛,领略过苏州园林,也走读过西湖七月半……每一次出发,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大概这就是行旅的妙处吧!

我与顿曾经这样商议:每个学期,出岛一次。即将面临毕业的我们,又想启程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因为那里,有着我们共同的梦想。

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除了阅读,文字与书法同样是我诗意栖居的两大原由。从小便对文字充满着敬畏,因为我自认为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灵魂,所以一直以来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摆弄它,用它来记录生活的点滴。步入大学,我重新拾掇起了文字的记忆,这其间缘于一个人的指导与支持,他就是院报编辑袁铁武老师。同样酷爱文字的他,一步步教授我写作新闻稿,还时常会把我的文字拿去发表。开始渐尝甜头的我,对写作充满了激情,每当遇有好的题材,总要将之流淌笔尖,方能舒心中畅快,尔后投稿,痴痴地等待……功夫不负有心人,从院报校报直到市、省级报纸,也屡有我的散文随笔见之报端。

磨一砚墨汁,执一管狼毫,习惯和着自己的心跳,在点挑横竖与撇捺勾提间寻求精神的慰藉。写字其实就是澄怀观道的过程,当你沉浸在书写的快乐时,全部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一个真实的自我氤氲在笔墨之中。特别要感谢自然书法社,因为在这里我寻找到了人生知己——顿,我可以和她和翰墨如影相随。

回眸四年,参加过的书法比赛不胜枚举,那一大沓红色荣誉证书的背后述说着自己对书法的钟情,也述说着社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点。从典雅古拙的秦篆汉隶到洒脱飘逸的王氏行书,在书法的世界里,我将永远作一个撑蒿者,溯流而上。

转眼之间,似水流年,注定离别在花开的季节。

短暂而又漫长的大学生活就像《毕业季》里唱得一样——就算想念,就算留恋,总是要挥手潇洒的说再见。回首四年,这所以“海洋”命名的学府,承载了我们太多的记忆,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理性。我们尽情挥洒着青春的激情,演绎着人生最精彩的传奇,校训石旁有我们难忘的身影,文心湖畔有我们深情的歌唱。

而今,在山花浪漫,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记下如上的文字,但愿我们的青春不老,但愿我们仍能激情四溢!

人文学院2010级中文专业徐小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783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360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2,942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07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324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299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685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52评论 1 29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04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6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18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11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9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5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61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64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