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家长问:
孩子的想象力重要吗?如何培养?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想象力。
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勇夺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个奖项素有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之称,刘慈欣打破了零记录,成为亚洲获此奖项的第一人。
刘慈欣的故事背景立足地球,延伸至浩瀚的宇宙。苗千在他的文章《〈三体〉何以成为一代人的经典?》里这样论述:
科幻小说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并不是写出来的东西看起来让人难分真假,显得作者特别厉害,而是让大多数的读者都能够感受到一种科学带来的美感。这种科学的美感是古人感受不到的,也是地球上其它任何物种都感受不到的。这是一种最独特,最高级的美感,是在最近几百年时间里,人类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来的。
以“无为”来保护,还是给他一个更大的世界?
很多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想象力,采取无为的方法,任孩子自发的天马行空。
这种办法的确不错。
我也曾经徘徊在这样的抉择中间:是让孩子“科学着”长大,还是让他的天马行空再飞一段时间?
我担心2岁的女儿再也不会在打开窗子感受凉风的瞬间说出“妈妈,太阳光着脚丫”的清新句子。
后来,接送儿子的路上,他提出和我一起玩故事接龙的游戏,他说一句我说一句,每个人按照对方的故事设置继续往下接,接着接着我突然明白我之前犯了一个错误——我把科学和想象对立起来了。
9岁的儿子喜欢看书,他看书的速度远超过我,而且他看书的类别也是五花八门。
在进行故事接龙的时候,我经常会被他故事中出现的“渡渡鸟”、“马岛鸭灭亡之猜想”所惊艳。
我知道了:孩子的世界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不同,所以他们的想象力是不受知识束缚的,但认知世界的有限却能限制他们飞翔的空间。
于是,我终于可以毫无顾虑地打开孩子的科普之门了。
一本好的科普书如何为想象插上翅膀
在翻看DK幼儿百科全书《那些重要的事》时,我越发感觉到了支点的重要。
● 打开孩子的视野
孩子因为其经历有限,所以阅历和知识面也同样受限。
同时,孩子大脑的爆炸式发育、用进废退的特点又促使我们要为孩子尽可能地打开更多的窗,让他看到更多的面相。
《那些重要的事》向孩子们展示了从宏观到微观世界、从时间(历史)到空间(地理)的跨度、从不同的物种(动植物)、从我到我们——到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和我们相关的点滴和各种重要的知识。
浅显易懂但又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用自己的色彩和故事告诉孩子们——你们要睁开眼睛看世界,但是如果想了解更多,那么开动你们的大脑,用想象、好奇慢慢去探索。
● 让孩子感觉亲切的百科才是好百科
儿童的想象是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儿童的逻辑(不符合成人的逻辑)为特点展开的。
所以,科普也要立足儿童的认知,从他亲切的地方着手,打开一扇接一扇的大门。
《那些重要的事》就是这样,以我们的位置为出发点,“我”的调查为线索,一点点展开知识的藏宝图。
我——宇宙——地理——动物——农场——人类的发展史——身体——时间——艺术——其他重要的百科知识
线索围绕着身边的认知全方位辐射状展开,让孩子看到世界、了解历史。
● 适当的逻辑让想象更有趣
当女儿指着烟囱冒出的白烟问我“妈妈,云朵怎么了”时,
当她吆喝着,让哥哥帮她够天上的飞机时,
当她和哥哥讨论太阳到底去哪儿了的时候……
我总感叹,让孩子了解更多其实也会让他们的想象变得更加丰富而有趣。
适当的逻辑再配上孩子们的演绎,等于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9岁的儿子了解了动物中鸭科里很多灭亡的种类之后,开启了复活这些鸟类的大猜想。
他会考虑到体型、是否是近亲的关系,从如何复活、复活了以后这些动物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是否还重走灭绝的老路展开一系列想象,真的是既妙趣横生,又会充满人文的味道。
这样的故事中虽然有科普的味道,但却因为孩子的天真而更富感染力。
在提供给孩子百科全书之后,我越发感觉到了他们的不同。
如果说孩子自发的想象是一朵让人惊叹生命之美的雏菊,那么科普助力就能把这份纯然的想象变成一个多彩纷呈的奇幻世界。
所以,当儿童这个让人惊叹的物种向世界伸出他们好奇的触手时,不妨用一本百科,引爆他们的渴求,然后静待他们用想象的沃土,生发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吧。
作者:晨光微晓,曾经的教书匠,现在的俩娃妈。用心记录育儿心得、亲子共读经验、和成长思考。欢迎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