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一段有几天连续下雨,在八年级五个班306位同学中做了一个手机使用情况小调查,结果如下:无专用手机平时会使用家人手机的有45人,约占14.7%;使用手机时间在家人控制下的有192人,约占62.7%;周一至周日使用手机时间平均每天一个小时以上的118人,约占38.6%;半小时以上一小时以下的50人,约占16%;半小时以下的42人,13.7%;每天不玩一会手机会觉得有点不舒服的有44人,约占14.4%。调查方式是提出问题举手统计的方法,简单快速,但是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学生很可爱,在提问平均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时,有学生问我:半夜偷偷起来玩算不算?
看到调查结果,可能最关注的是最后一个数据约有14.4%的同学每天不玩一会手机会觉得不舒服,手机依赖?触目惊心?
......2......
看看更触目惊心的症状吧,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情是放下手机睡觉,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是开手机,然后拿着手机上厕所。稍稍一有点空就会拿起来手机看,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会不时地低头看手机。手机连不上网时,有家里停电一样的不适感。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坐在孩子旁边,美其名曰陪伴孩子,但是还是会忍不住拿起手机看。当孩子质疑自己为什么老看手机时,会这样振振有词地回答孩子:等你像我这个年龄了,想看多久看多久,我除了工作和辅导你学习之外,又没有别的事,你不一样,学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
反正我是这样的,我不玩游戏,手机也就是用来刷微信,看文章,看新闻。饶是这样也还是激起了我儿子极大的愤怒:到底我是你儿子还是手机是你儿子?天天看手机!
......3......
用“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当关键词,百度随便一搜可以得到相关结果约16,400,000个。远的不说,我眼见的有这么一例:一个7岁的孩子在接受颈椎按摩治疗。使用手机平板过多造成的。
还有一个是对眼睛的害处,是干眼症。百度了一下,干眼症又叫角结膜干燥症。眼睛干,疼,红肿。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我家人和朋友中有两个人得这种眼病,全是拜手机所赐。他们都是成——年——人。因为用手机太多,造成孩子眼睛近视就更不用说了,有空注意观察一个小细节:孩子盯着手机屏幕的时候,他眨眼的频率会变低,加上手机亮度等原因,会迅速造成眼睛的疲劳。
那最知道这些危害的医生是不是可以避免多用手机造成的这些问题呢,我亲眼见过医生牵引着颈部,还是不忘翻手机。
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人性的一部分,知道和按照知道的进行行动之间有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知行合一永远只是少数人能做到的境界。因此,告诉孩子,学习肯定是有用的,看看自己周围有多少人不学习就知道了;努力学习一定是有用的,看看周围的同学有多少人不够努力,就明白了。
......4......
调查结果刚出来的时候,和学习教育指导师,多年担任班主任的雷志华老师做了简单的交流,雷老师说,有家长反映,收孩子的手机孩子的反应像是要了他的命。
手机可以玩游戏,能让人放松,冲关成功后的愉悦感几乎是即时的。网络的普及又使孩子的联络迅速变得方便,成人刷微信,孩子玩QQ。孩子们的目的主要是交流。
开句玩笑,如果玩手机游戏和使用QQ也纳入考试,必须达到多高的分数,天天学,周周测,月月考,那么不用多久,还像现在收手机就像要他的命的孩子会少很多。
曾经和一个学霸聊过手机的事情,他在中招考试前最紧张的时候,每天还是要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去玩手机。问他能不能在这么紧张的阶段先不玩手机,他觉得不行,给出了这样两个原因:第一,手机是他和同学联系的方式之一。第二,他每天还要和同学相处,不想同学说的话题自己一点也不了解,需要通过手机上网了解资讯。第三个原因,他也许没有意识到,也许意识到了没有说,每天玩一会手机,是他放松和减压的一种方式。毕竟人不是机器,何况十四五岁的孩子。只是他是学霸,他会控制时间。
......5......
很多学校都有不准学生上学带手机的规定,执行起来也一直有不小的难度。家长想随时能联系到自己的孩子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上学期间自然没什么担心的,放学后呢?
作为家长在给孩子配备手机的时候,一定要想好,带来了家长和孩子联系便利的同时,也给了孩子一个联系外面世界的终端,如果孩子是自我控制能力强的还好,如果不是这样的孩子,还得三思。
如果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已经超出控制的范围,那么一定要采取适当的办法解决了,能和孩子商量好每天使用的时间,方式并严格遵守最好。如果不能,那么控制手机的流量,一欠费就停机,每天定点要关闭家里的无线这样强硬的方法该用的时候还得用上。
最严重的案例,就是孩子的手机根本收不上来,就是雷老师说过的收他的手机好像要他的命一样情况,动则以离家出走,甚至以死相逼。这样的孩子,必然是在他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家长必要的监管缺席了,或者是人在,没有起到家长的作用。
遇到这样的熊孩子,很多时候妥协的是家长,因为好多家长不敢冒这个风险,于是受制于孩子。
有办法么,貌似也有,需要家长真的能静下心来,去寻找原因,耐心地从根本解决问题。多少年形成的问题,一下子完全解决也是不现实的。必要的时候,可以求助于专业的教育机构。像杨永信那样的电击治疗,还是算了吧,只要是摧残人性的,必是江湖骗子。
......6......
对于那种自己一天手机不离手,还要求孩子惜时如金的 ,那只剩下最后一种方法了:用网络上流行的段子安慰自己了,亲生的,随我,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