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距离会产生美,彼此间深厚的友谊并不会因为距离而发生巨大变化“,也有人说”即便再深厚的友情都会因为距离而被冲淡“。真的是因为距离吗?我想不是。距离不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环境和圈子才是改变人的罪魁祸首。
进入职场后,越来越发觉大学时的友情是多么的纯粹和珍贵。大家处在同一个环境下,在同一所大学里生活,圈子也比较相近,因而话题就格外多。可岁月是无情的,都要经历毕业,毕业后各自为了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奔波于各个城市,甚至出省,终究还是没能躲过分别。这些都可以理解,也是必然事件。只是有些东西真的在自己的意料之外,比如我们仨(及大学俩闺蜜),所处环境及圈子各不同,时隔两年后再相聚,发现很多东西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在这之前,我天真地以为,只要彼此心中都重视这份友谊,并且用心呵护它,无论各自在哪,无论多久没见,都不会改变它原有的样子,大家依然可以是无话不谈的好闺蜜。可是现在,我渐渐发现很多东西已经不再是原先那般单纯,那般美好了。
回想起大学时的生活,心中甚是怀念与感恩。怀念那些一起奋斗一起玩耍的时光,感恩有俩个友谊深厚的闺蜜。我们仨虽来自三个文化语言各不相同的地方,分在三个不同的宿舍,但每天依然一起上下课,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过生日也总是一起庆祝。即便我们性格各异,但依然可以相处的很好,一起时总能谈天说地、笑声弥漫整个天空。当其中一个遇到困难或烦恼时,另两位必当出面一起携手解决,真可谓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仨曾经都觉得再也找不到像彼此和自己这么投缘的人了。就这样,我们仨一起度过了欢快而充实的大学生活,我们的友谊也一直伴随着我们到毕业。
可毕业后,我们仨选择了不同的职业生涯。尽管大学时读的都是师范(数学系)专业,而我毅然决然地选择进入深圳的一家公司工作,她们俩,一个是正常地考入高中学校教数学,另一个则开启了读研之路。从此之后,三个人在不同的城市里开展属于各自的生活。刚开始,无论有事没事,我们都会在微信群里聊天,谈谈各自的情况,通过此种方式来了解各自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之各自为不同的事情而忙碌,渐渐地聊天变少了,话题也开始出现了差异,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和想法也有了分歧。刚好这几天,她们倆因为来深圳参加公办学校的招聘考试,因而我们仨聚在了一起。这是毕业后首次三人聚会,特别难得(之前由于时间对不上等原因,总是没能实现),本想着见面后大家就会有更多的话题聊,可以好好地欢聚一次了。可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是见面了,可当三个人再次面对面坐在一起时,除了拍了几张合照、闲唠嗑了近况外,便没有其他了。只见她们倆都捧着手机,和自己的同学同事、朋友聊天,沉浸在各自的圈子里,丝毫没有觉得我们仨之间的相处模式和氛围已经变了,不再像大学时那样了。一停下来,空气突然变得好安静,仿佛呼吸声都可以听到。我静静地坐在一旁,沉思了许久后,便打开音乐,此时此刻,只想用音乐来打破这种尴尬的氛围,用歌声来驱除内心的不悦。
这两天一闲下来,我都禁不住去想,为什么原先如此珍贵的友谊如今变成这样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经总结,影响最大的是环境和圈子吧。
首先,我们本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这些因素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在看待不同的事物和事情上形成不同的看法和判断,进而产生隔阂。
其次,我们仨选择的方向不同,白领、教师、读研,因而形成了各自新的圈子。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的思维和见识发生了差异,因而谈论的话题和侧重点均有所差异,即使是谈到同一件事情,都会各持己见,难以达成共识,尽管没有谁对谁错。
最后,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读研的接触更多的是和自己同类型的研究生或者是学识更渊博的导师和教授,平时谈及更多的是一些学术性的东西,甚至对此可以呼之即来招之即去的;而当老师的圈子几乎就是老师及学生,他们处在一个相对简单的环境下。作为一名老师,每天思考的最多的无非是如何备好课,上好课,提高学生们的成绩,与他们和谐相处;可作为白领的我,可以说所处的环境最为复杂,因为周边的人职位各异,学识、阶层差别也大,挑战相对更大,平时要拓展要顾及的更多。正因为以上种种的差别,使得我们仨的话题变得不同。本来处在不同的环境里,应该有更多东西值得我们去交流去学习,因为可以从中了解到更多新鲜的事物,让自己的信息面更广,但似乎彼此都已经对这些疲倦了,不再充满好奇和探索心了,只想活在自己的圈子里。
环境和圈子对我们的影响这么大,甚至改变了我们。可细细想想,这种改变到底是好是坏?多么希望,被改变的不是我们,我们也没有被环境和圈子所改变。为何不能借助新的环境和圈子让我们的友谊更深厚,让彼此的话题更广,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完美?
但愿你们,即便处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了自己的新圈子,都不会忘却原有的那份美好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