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心颤 我面带羞愧
一丝悸动 我且留遗憾
——题记
我觉得,我已经准备得够多了,已经知道得够多了,在旅途中......
第二天,风渐渐小了,阳光还算明媚,一切似乎都还不错,准备好了心情,与友小杰奔向古城,颇有一种“驱车登古原”的潇洒如意。
《三》 八关斋--------因缘际会拜大师
商丘古城南门外,古宋河畔,繁华中凸显淡定自然,八关斋是也。
这是我来的第二个古建筑,第一个是“传说'中的应天书院,之所以说是"传说"中的,也是有一定根据的。应天书院,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曾与国子监并为当时最高学府。而我说它是传说,就是传说,看着正在建设的亭台楼阁,表面上栩栩如生,我顿生无聊之感,就是漫步在状元桥时,也没有哪怕一丝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鲤鱼登龙门之感,本来想独立为它写一阙的思绪大概早已被风吹到爪哇国去了。
八关斋,源于颜鲁公《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据史记载是为逢迎田神功在“安史之乱”中解了宋州之围的功劳而作。何谓八关?八关亦称八戒,为佛教用语,是指佛教男女信徒一昼夜中所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饰香及歌舞观听;七不眠坐高广华丽床座;八不食非时食。前七者为戒,后一者为斋,合在一起总称为“八戒斋”或“八斋戒”、“八关斋戒”。
我记住了八关斋,更多是因为颜鲁公。其书则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其人则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义烈忠魂,杀身成仁。一代丰碑,万世典范。
虽然斋内不乏康熙乾隆的御批,不乏禹王锁蛟井的名故,不乏造型优美的八角亭,可在我心里留下印象的仅仅是那一尊浮雕像......
《四》张巡祠-------功过千秋谁堪知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张巡《守睢阳作》
来商丘前,我对它最熟悉的人只有三个;颛顼、梁孝王,还有就是张巡。颛顼自不必多言,梁孝王者,汉景帝之胞弟,汉武帝之家叔是也,想当年七国之乱,睢阳之围,独当一面,实乃功比细柳不为过,然一代枭雄竟于壮年赫然长逝,令人嗟叹。本来以为其墓陵应在睢阳,然实却在芒砀山,离商丘大约100公里,也只好心向往之,等他日拜望之。
不知为什么,网上兴起了一股潮流,说张巡忠烈而无人性,为何?大概是在那艰难的岁月中,在坚守孤城弹尽粮绝时,张巡杀妾养兵的典故。放到现在,这一切听着都很荒谬,这样的事情很荒诞,是的,我承认。可在当时的年代,当时的环境,当时的文化,当时的......历史是什么 历史如何 历史没有真相,历史只有各朝各代的历经各种不同文化熏陶的形成各个不同性格的人利用的各个不同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来评判过往的“历史”,我认为。无论如何,张巡在我心中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一抔黄土,掩尽风流;葱葱松柏,缅怀忠烈。
站在殿中,张公的塑像下,一位貌似忠厚的和尚在推销香,我不想多想,也不想多说,上香/?也许我会的,只不过那不仅仅是12元人民币的事,张公本忠烈,我心自安宁.......
这是我最留恋的三个地方之一,想用仓央嘉措的一首诗为这次漫话结尾: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月,
我轻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细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后记:本来有很多要说的,像南湖公园,像商丘古城,像湖心小筑......可怕下次再去时就没了念想,何况文思有限,索性就写这么多了。写完之后,不知为何好想哭,一个大老爷们,这种感觉仰望应天书院时没有,站在八关斋颜鲁公浮像前没有,跪在邓国公塑像前没有,即便横刀立马于南城门时也没有。未识残阳,心却已如血,就像开头时我说自己自以为准备了很多很多,其实那只是一道霞影,现在看来那只是小丑,小丑而已。
注:几年前大学时期的文章拿来在简书开篇,甚为惭愧,联想大学毕业三年来自己的心境与生活变化,颇有几番五味杂乱滋味涌上心头。简书,希望简简单单生活,简简单单读书,简简单单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