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A同学叙述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
A同学说:“早上的时候,我和B同学一起骑单车正在来学校的路上,我们两个人骑着单车,突然有一个老爷爷就碰到B同学的龙头,然后两个人就倒在地上。老爷爷说他喘不过气,我们过去扶他,我们说用不用赔钱或者要不要去医院。然后老爷爷喊来一个人,那个老爷爷朋友来了就发了一支烟给呼吸不畅的老爷爷一支烟,然后两个就抽烟。那个老爷爷说叫我们留一个电话,然后我们就留了,后来那个老爷爷说要把手机压给他,我们肯定不愿意,就说叫他去医院,然后他说不去,后来我们没有办法就只能报警,然后就联系了老师,来了以后就赔了老爷爷钱。”
可能读者们读完以后肯定心里在想,没办法被碰瓷了,现在这个社会怎么变成这样了。但细心的读者肯定已经发现,这个故事描述的逻辑都很乱,让人感觉这个事情逻辑在跳跃,而且A同学一直都说的是,别人的错,和我没有关系。而导致这个结果,肯定不是单方面的问题,绝对是双方面的问题。一个巴掌拍不响,就证明这个故事有蹊跷。
但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A同学和B同学骑车准备上学,前面有个老爷爷挡着路,但是A同学和B同学赶时间,害怕迟到。前面有个老爷爷又挡着路,而且路窄,时间又紧迫,但是看见老爷爷的旁边可以通过,于是A同学就从老爷爷左边冲了过去,B同学向右边冲过去。这是事故就发生了,A同学冲过去的时候,老爷爷从右边扭了一下自己的龙头,这时候就和B同学的龙头碰撞,然后倒地。B同学倒地裤子都被弄开一大个口,还被老爷爷压着,这个时候B同学肯定不爽,自己被撞翻了,又被人压着,裤子也烂了。就说了一句:“没有事情就起来啊,压着我了。”这时候老爷爷说了一句:“我有点喘不过气。”A同学肯定心慌啊,就过去扶老爷爷起来,老爷爷这时候打电话叫自己的朋友来,怕万一两个人跑了,自己又出了事情。然后老爷爷伙伴来了,发了一支烟给老爷爷压惊,然后后面那个朋友说:“公了还是私了。”这时候A和B同学就心慌了,就问了赔多少钱,钱有点多,自己又没有,就说能不能留个电话,现在没钱,家里面人出去了,等家里面的人回来了,我在打电话把钱送来。然后A和B同学就留了一个电话,但是人家怕万一自己有事情,又打不通怎么办,就叫他们压一台手机,A同学和B同学肯定不愿意。后面协商不了,就打电话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说:“先报警。”老师以为自己的同学被碰瓷了,就急忙去帮忙。可是老师到了现场,看见那位老爷爷个子矮小,带着厚厚的帽子,留着鼻涕,而且眼睛里面透着一种无助还有惊魂未定的眼神,老师没有说第二句话,就把钱赔了。
而导致事情真相和A同学口中描述的根本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呢?
A同学犯了错误,当自己的行为和事情发生冲突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就会难受,被称之为“认知失调”。在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犯错之后,因为错误会导致带来一些的负面的情绪,伤害我们的身心,但是大脑呢就会开始保护我们的身体,避免身体收到折磨,就开始为我们自己的错误进行辩护,把责任推卸是最为常见,我们就会说自己没有错或者说又不是我的错,然后就形成自我辩护。
A同学和B同学面对错误的时候选择了自我辩护。本来承认了就不用让自己这么痛苦,认知失调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因为你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啊。最后还扭曲了事实,还给别人带来一种社会的黑暗,其实是自己黑暗。这次自我辩护造成的后果不算严重,难道一定要你等到后果不可收拾,那个时候你才意识到问题,才开始改吗?
那最后我们就来说说如何来面对错误,如何打破自我辩护!
1区分
把错误和人格区分开,我们通常认为犯错就意味着愚蠢,其实,做了蠢事并不意味着你智商就低,也并不意味着你人格就差。
把智商和错事区分开可以单独地、客观地看待错误,就能大幅度地减轻认知失调的痛苦。
2接受
接受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主动接受,第二种是被动接受。两个的区别是什么呢?主动也叫诚服,接受眼前的的任何事情,接受任何情况,不做任何抵触。被动接受,被动的接受就是出了事心里还抱有一丝幻想,又不得不接受现实。实际我们为什么痛苦就是因为我们抵触,而诚服的状态往往就可以让我们减轻这种痛苦。
3弥补
犯错给我们带来了损失,而面对这些损失我们不是摆着不管,而是接受后再做出及时的弥补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就是最正确的做法。
4感恩
感恩的意思就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并且回馈给他人。世界观决定自己的方法论,如果对错误抱着感恩的心,去指导自己改正错误,那么就慢慢的从自我辩护中脱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