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关系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地产的专题活动、企业的开业、庆典活动。每次都感觉很无聊,分享嘉宾侃侃而谈,而听众却在打瞌睡、玩手机、小声议论。
现在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化的无聊常态任务。主办方不知道消费者要什么,消费者不喜欢主办方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为主办方带来什么?
这个问题也是一些企业家朋友们和我经常探讨的。所以今天希望花一些时间来详细聊一下这个话题和应对之策。
每个人身边一定听到过这些的故事。
“上学时候xx逃学玩游戏荒废学业”。
“听说过xx吸毒败完千万身价”。
“某导演拥有娇妻嫖娼被抓”。
“xx朋友爸爸酗酒毒打孩子”。
“xx长期沉迷赌博妻离子散”。
游戏、毒品、色情、酒精、赌博这些为什么让人上瘾,这些成瘾行为极难戒掉。
一、成瘾行为
成瘾行为,分为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物质成瘾包括俗称的毒瘾、处方药成瘾、酒瘾、烟草成瘾等;行为成瘾,包括赌博成瘾、游戏成瘾、恋物成瘾、性爱成瘾等。
无论是药物成瘾还是行为成瘾,为什么会成瘾,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名词,成瘾奖励机制。
二、成瘾行为原因
成瘾奖励机制,指的是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和感收器结合使大脑中的奖赏机制活跃,这样我们的大脑就会感觉到愉快。
这里分别举一个毒品和看小电影的例子。让大家详细了解人类如何上瘾。
当你吸食毒品的时候,你的神经元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这是一种和快乐和动力有关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被感受器接受,这样就完成了信号的传递,这个过程会造成大脑极度快乐和虚幻。但是毒品的刺激性太过强烈,身体在极度快乐之后为了让自己达到平衡产生一种相反的机制让你的身体陷入痛苦,所以我们为了减低痛苦感,才会在又吸食毒品。恐怖是刺激性和刺激量越大,身体怕接受不了,感受器的数目就会越少,但是为了获得同等的愉悦就会加大吸食毒品剂量,最终毒品吸食过多,造成死亡。(作者在这里科普了毒品如何上瘾的并且强烈建议各位朋友远离毒品)
那么看小电影是如何上瘾的,当我们看小电影时,柯立芝效应被激活(指的是对新交配对象的自动反应,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原始欲望性被激活)大脑神经元开始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会被感受器接受,产生愉快感。那么为什么人类会反复观看不同类型的小电影,我们来看大脑的整个过程。
脱敏作用:因为大量的刺激,身体的为了适应看小电影感受器大量的下降,人的快感将会降低,为了增加快感,人们开始增加对成瘾物的摄取。上文提到毒品也是如此,不过毒品更加严重,他相反的作用的痛苦感更加会让人上瘾。但是大脑的成瘾原因都是相同的。
敏化作用:大脑的神经链接使成瘾者的奖赏机制对于与成瘾物相关的提示和想法更加敏感。所以为什么解毒成功的人看到熟悉的场景还会复吸。
大脑学习机制:大脑在处理这种不良反应会产生适应的性,将其合理化,为什么人类觉得吸毒、看小电影不对,因为不符合社会规则。但是本我不会管社会规则。
首先所有不良的成瘾行为都应该被禁止。但是我还是要从中学习到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案运用到营销方案中或者产品设计当中。
然后总结下成瘾行为可以借鉴的措施。
一、制造刺激源
制造有效的刺激源,利于信息的接受和有效传播,我们把容易接受和传播的信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实用性信息、具有特殊刺激性信息、娱乐性信息、支持性信息。
实用性信息:比如小王半仙的营销性文章,深度解析营销的问题,这是实用性信息,虽然这类信息容易被小圈层的传播,但是很难让用户上瘾,因为一般(注意我用的是一般,不是绝对)传播实用性文章的都处于理性思考的人居多。
具有特殊刺激性信息:一般社会的特殊信息(反应社会阴暗、名人野史、政要桃色新闻、社会怪闻等等)为主比如有一个魔宙的公众号,文章一般为特殊刺激性信息,大量关于”捡尸“、”吸毒“”追债”“毒品”文章,文章篇篇10万+。
娱乐性信息:明星的各类信息、游戏的解说、综艺节目、等等。这类信息一般容易上瘾比如追星。我们看下现在的流量小生的话题量就知道了。
支持性信息:自己支持的信息一般最容易传播。消费者如果喜欢你他一定会帮助你传播和分享。比如激发人们讨论”咸甜粽子“、新世相”逃离北上广“咪蒙“致贱人”。
以上四类信息会刺激多巴胺分泌和分享欲。多巴胺除了产生愉悦感也会产生动力。当然很多的产品或者广告都是以上4类的叠加。
微信2016年已经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8.89亿,其中日使用4小时以上的用户已经占比34.6%。
首先微信制造了半封闭的社交朋友圈,成为用户分享的基地。然后因为人类的分享欲,用户会在微信端每天分享和接受大量有刺激源。如父母朋友圈的养生偏方,闺蜜朋友圈的美照,你朋友圈的信息,最后触发点赞和评论的奖赏机制(给你点赞是非物质奖赏)。这样一整套系统让用户反复沉浸其中,反复成瘾。
二、激发多巴胺分泌。
激发多巴胺的分泌,最主要的是触发奖励机制。人们在期待酬赏时的直接反应。
要想使人们完成特定的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这三样缺一不可。要增加预想行为的发生率,触发要显而易见,行为要易于实施,动机要合乎常理。最近特别火热的答题拿奖金类节目就很符合以上三个特点。答题拿现金的节目触发的奖励机制就是对金钱的渴望,能力方面吗,人往往会高估自己,所以有没有那么多的知识储备是其次,对自己的自信是第一位的。(社会心理学中成之为焦点效应)。那么只要答题就能赚钱的逻辑对于触发这个环节变得非常简单。
三、正向脱敏作用。
因为脱敏作用是会让人快感降低的,为了增加快感,摄取成瘾物。所以我们在产品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脱敏作用,但是我们要注意设计正向产品,而不是设计带有赌博、色情、猎奇、特殊刺激的产品。
例如我们经常玩的微信,微信朋友圈很好的利用了脱敏作用,让我们分享美照和文字(刺激源),然后被点赞和评论(奖励机制),我们很满足(多巴胺分泌),为了再次活动点赞和评论(脱敏作用),再次发布更加有意义(美食、美照、高价值展示)内容,再被点赞。
四、触发敏化作用。
之前解释过敏化作用是大脑神经系统对于和成瘾物有关的提示或者想法更加敏感。那么制造消费者成瘾有关的提示和想法就尤为重要了。
再来看微信朋友圈,微信菜单栏的第三栏是发现,也是朋友圈的入口,当我们一段时间没有看朋友圈的时候,发现入口会有一个红点(敏化作用),然后当我们自己发布了朋友圈,有朋友点赞和评论之后,我们的朋友圈发现如果就会出现红色数字(敏化作用)。我们再这样反复的过程中上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