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是一种虚拟的、关于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去达成特定目标的描述。描述涵盖了基本的 5w1h(who、what、when、where、why 和 how),更细致的话还可以考虑到用户的生理(身高、体力、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健康等)、心理(心智模型、情绪等)及文化(国家或地域文化、受教育水平等)状态。
进行场景分析主要是为了辅助判断用户的需求有哪些(有没有某个需求,发现一些难以发现的细节需求),以及应该怎么去满足这些需求(如何交互)。
用户使用场景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词,但仔细想想,在产品设计时我们有多少次真正考虑过场景?
那么多的O2O上门服务,在体验一分钱、一毛钱、一块钱的新用户优惠之后,我们能再次想起产品又有几个呢?
比如上门按摩,之前申请过好几个产品的企业优惠活动,一毛钱体验25分钟的肩颈按摩体验。预约一整个下午,三个按摩师为二十几个人轮流服务。师傅手艺绝对不差,大家当时的体验也很好,但是之后再也没见过哪个同事预约过师傅来过公司。问题在哪儿?就在于之前是一种企业福利,不能算耽误工作时间,因为是公司允许的。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叫了师傅来公司服务,办公室是一个公共场所,你的行为都暴露在众人的面前。而按摩又是一种享受型体验,你在会议室按摩半小时,这就是公然的偷懒。被同事和老板看到,都会对自己的职场形象有所影响。而注重养生和身体的大多以女性为主,下班后回到家就算脖子都动不了,也不会想到大晚上叫陌生人上门来按摩。所以上门按摩最合适的场景是定期的企业福利,这个也是目前唯一能做到真正盈利的业务模式。
工作上有接触过一家做上门化妆的公司,主要的盈利业务来自于大型会议的多人化妆服务,而非来自个人用户的订单。我觉得他们的切入点非常好,个人用户需要的化妆服务,一般是婚礼、年会这样的低频场景,一年用不到几次的产品,用户会记住你吗?而大型会议则不同,产品不再是为个人服务,而是为会议服务,而深圳每年举行的大型会议,多的数不过来,一旦有了好的服务口碑,非常容易签订长期合作。
半年前,有家做充电宝的公司找到我们,说他们在充电宝上加了一个蓝牙控制按键,想要我们定制一个相机APP来适配拍照控制。当时我就愣住了,当他们老板拿出样品出来演示时,我差点笑出声来。因为我实在想象不出会存在这样的场景,把手机放在桌子上,人离手机好几米远,拿着笨重的充电宝来自拍。而他们的充电宝卖38块钱,外观就是纯黑的塑料质感,很明显目标用户群体就是看中性价比的低端男性用户,这跟喜欢自拍的女性用户几乎不重叠,这个附加功能的价值是会被用户忽略。
上班时我们不断的在体验和测试自己的产品,但办公室环境其实跟很多产品的真正的使用场景差异很大,我们容易忽视一些场景体验问题。
比如网络切换、弱网环境、光线强度、单手使用、噪音影响,这些生活场景中的情况会对产品的体验有直接影响,如果我们未考虑过,就会让用户觉得难受和不方便。
在下班后和周末休息时,也许才能真正发现产品的体验问题。
个人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本人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