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奴
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总要寻找出他最为出色的成就,加以衡量和总结,并概括,但有一个人,他虽然做出了惊天动地的成绩,但别人却轻描淡写地提及,稍加琢磨,又感觉着朴实之中,隐藏着巨大的厚重,这个人,就是耿彦波,评价他的人,叫余秋雨,他说,他不是明星,衣着普通的像个进城打工的农民;他官阶不算太高,厅级,中国内陆省会城市太原市市长;他为官低调,很少主动接受媒体采访。但他无论在哪里出现,都会受到媒体和民众的围观和追捧。他就是给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这个人,他的名字叫耿彦波。
余以文化散文一度红极一时,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课本,成就不菲,但他的文绩与耿市长的政绩相比,谁高谁低,一目了然。看余的文章,感觉他的口气,似乎有些睥睨天下,笑傲江湖的味道,在他眼里,厅官似乎不是官一样。显然,这样的文风,有些手高眼低。
耿彦波36岁到灵石县为官,我在想,余那时,大概是个教授吧,虽然,后来,他也当了院长,但我总觉得他那个院长,与耿市长相比,含金量要少得多,36岁的年轻人,就成为了县太爷,主政一方,也堪称勇挑重担,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到灵石,便接到了一枚子弹,这样的事实,令人感到胆战心寒,只是,我在想,什么样的人,敢于给一位县太爷送上一枚子弹,这里的民风,也真称得上彪悍了。
而耿彦波一上任,就拿出五千万去修一处又破又烂的旧大院,当时,灵石县财政收入一亿多元,举一半的财政收入,修一处破旧的院落,这举动,有些不顾一切,显然,老耿的干劲,比灵石人更加彪悍,有些出手不凡,敢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老耿走时,天石城大门口为他摆放三个大花圈,.山里人真是文化低,没眼光,居然以这样的方式,与老耿告别。可是,若干年之后,有诗说,五岳回来不看山,王家回来不看院。这座院成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大院,全国人民,家喻户晓,同时,它也成为了海内外闻名的旅游景点。
之后,老耿马不停蹄地杀到了榆次城,他又一次进行了自己的大手笔,豪放式构思,集约化建设,集合榆次城南的老街老巷,穿起明清建筑的南阁楼,城隍庙,二中的文曲楼等古迹点,恢复并规划整合成一座规模宏大的”榆次老城”,并将破烂不堪的榆次市旧貌换新城。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耿毅然炸掉榆次地标“凌云大厦”,最终,他打造了一座古城榆次老城,如今,也名气海内外。
当年,大同因煤而累,因煤而霉,在老耿主导下,恢复古城,建设御河新城,5年过去,梦想变成现实。老耿踏着他的那双布满灰尘的鞋,几乎把每条建设的路,铺架的桥,深挖的每尺每寸土地都踩了个遍温了个热。他在大同市市长任上,改变了一座被落后产能淘汰的城市,令一轴双城,天下大同。
“煤都黑”不见了,“大同蓝”举世瞩目,闻名于世。
老耿说,他是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却建大城如烹小鲜。
有人说,《看!耿市长那沾满泥土的旧鞋子》:这是一双陈旧的,沾满泥土的,底子被磨得快要穿透的,男式皮鞋;这双旧鞋子,每天都在,一步一步的丈量着,古城大同的长街短巷。
也有人打趣道,他那双鞋可比我的脏多了!
也有人心疼着老耿,几十户居民一人出了一块钱,给他买了一双皮鞋,他们说,耿市长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双因老待在工地而落满灰尘的旧皮鞋。他穿着那双沾满灰尘的鞋子,让他所主政的城市,一天比一天干净,一天比一天安全,一天比一天靓丽。一天一个新容貌。
在太原任上,他修中环、建高架,八河治理,启动了写在纸上多年的地铁建设。强暴雨遭受严重内涝,他亲自检查雨情,并和环卫工人一起疏通下水道。他让太原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
他给人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双奔波四处,落满灰尘的旧皮鞋。
他昨天播下的种子,今天发芽开花。
余的评价应该这样写:他就是大明星,却衣着普通得像一个春播秋收的农民;他官阶虽然不低,厅级,中国内陆省会城市太原市市长;但为官低调,很少主动接受媒体采访。但他一步一步丈量着人情世道,建大城如烹小鲜,让“王家大院”海内闻名,令“大同蓝”举世瞩目,他昨天播下的种子,今天发芽开花。他就是给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这个人,他的名字叫耿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