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疑到传教,到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到二元论,到唯我论,到形而上学,到辩证法,到科学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到证伪主义,到实用主义,从古时的白花花的文字哲学到用数学用科学用理性思维去解决去思考,进而随着物理学,进化论,心理学的发展,开始学会了逻辑思维,学会了实证主义,之后开始了科学基础上的证伪,到了实用主义的阶段。一切哲学的改变,跟着当时的社会背景,科技发展都有些关系,正因为科技发达了,社会进步了,有了进一步的工具支撑,也对人类有了近一步的深入理解。 在哲学中,主要研究的是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在现代科技发达,文化深厚的时代,我不知道,没有得到一个结果,也许正因为没有结果,所以才选择生活。
哲学之路:
苏格拉底:
对于普通人而言,对方聪明却谦虚,是件可气的事情。首先,他总说别人不乐意听的;其次他还总占理,然后把你说服了吧,他还在那儿假谦虚;最后还是一硬骨头。简直把知识分子讨人厌的毛病都占全了。总结的真叫一个通俗易懂接地气!
他们坚持说宗教的答案都不可信,可又认为自己无知,不肯拿出答案。
马其顿和秦国很像,初期经济文化较落后,但军事发达;早期中心文明国家不接纳他们,后来用武力建立了一统帝国。统一大业之前,都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一统之后,秦国用残暴手段统一了文化,进而维持了国家统一,雅典则一如既往注重包容,但国家很快分裂。包容政策使得哲学延续传播,但欧洲也再未形成一统大国。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保罗:
以哲学为武器传教
历史上的斗争中,哲学总站在弱者一方,因为哲学讲思辨和道理,只有弱者才需要质疑权威、讲道理,强者不需要讲理
只有弱者才会去讲理,才需要去讲理;那强者的讲理,就能被称作“修养”或“素质”了吧?不过话说,强者也未必自认不讲理来着,角度不同,所谓的“理”自然也不同了,没准在强者眼中,那些“弱者”才是无理刁民呢。
这阶段的教父哲学,在初期哲学对基督教传教影响深远,但宗教要求信仰,哲学要求怀疑,两者相悖,结合之后,哲学注定无法“事事怀疑”,只能沦为宗教的幌子。
奥古斯丁:
解决了一个基督教的逻辑漏洞:上帝是全知的,但认为自由比善更重要,因而不阻止恶的发生,但与全善全能仍有矛盾(但在宗教看来,思考本身就是不对的,从而就有“不要妄测神”这一说)
异教徒阶段:
必须用暴力解决的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说明强者已经没有别的招数可用了,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做笔记的时候发觉书中太接地气,纯哲学的内容比想象的少
所幸罗马帝国范围有限,哲学家们躲到罗马边境或波斯帝国
波斯亡国后,继而的阿拉伯王国在文化上较为宽容,在中亚的宗教战争中,希腊哲学保存至了西班牙
一看就是随笔风格,觉得整本书主线实在有些跳跃
经院哲学:
宗教想通过理性(哲学)来证明自己,但哲学的核心是怀疑!神学家们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上帝有可能不存在。
马丁路德:
古腾堡成就了马丁路德,在印刷术时代,群众基础+减少了对自然的敬畏的不靠天吃饭的城市居民和手工业者+改拉丁文为平民能看懂的德语,一番争斗过后,欧洲基督教分为了天主教(罗马),新教(路德),东正教(东边罗马帝国)
宗教把哲学当做获权的工具,一旦胜利,又把哲学扔到一边
基督教教义本身很完美,但是不可能有言论和信仰自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哲学、科学和非宗教题材的艺术品
避免独断论:
如果目的是找一个对自己有好处的人生观,选择一个已有的就好了(类似直接买手机不用去学习电子原理),没必要学习哲学。但如果依旧想亲自思考和研究,理由只能是“对既有答案不相信”,这种怀疑是理性的基础,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人类的特性是思考。
哲学的第二故乡:
荷兰商业发达,在天主教和新教绞杀异端的时候,荷兰是欧洲言论最开明的国家,成为雅典之后哲学的第二个故乡。但商人更考虑个人利益,互相猜疑多,只能采用投票制,即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荷兰言论开放的地区,成为了哲学家们的避难所。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怀疑整个世界,眼前的会不会是幻觉。
唯一确定的事情是“我怀疑”进而可以确定“我”的存在,我思故我在是推理演绎的关系,我思为真可以推出我在为真,至于我不是是否就我不在,则不知道。
“我思”与“我在”是演绎推理的过程。→
哲学的原则:结论必须经得起各种怀疑,才能保证真实可信。
→开始了理性主义
用什么方法得出此种结论?-几何学(欧几里得的欧式几何-囊括了复杂的自然现象,本身又是超越自然现象的)几何是个美妙的东西,因为规律性十足,又变幻无穷
我思故我在-“我”存在且“我”怀疑,则“我”不完满-意识到不完满,说明有“完满”概念存在,且该概念必然来自外在-完满的事物只能是上帝-上帝完满且全知全能全善,则一定不会欺骗我-所以我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形而上学:
metaphysics(物理学之后),将亚里士多德书籍分类的时候所产生的。
有形体的事物(物理学);没有形体的事物(物理学之后-翻译为“形而上学”)中文典出《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学就是用理性思维去研究统一世间一切问题的“大道理”。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本体论;哪些知识是真实可信-认识论
二元论:
心灵与心灵之外,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两个世界如何联系成了大问题
一分为二易于接受,可以帮助躲避痛苦(感官体验有相对性,精神世界自己意志坚定就是王者,一切体验归根结底都是精神体验;在客观世界这一元里的得失不重要,关键是固守自己的内心这一元。而在内心世界里,我们自己能完全做主,这就让人产生了很大的安全感,再加上一瞬的时间观点,可以消除对未来的恐惧)
在乎外人的感受,相当于把自己的喜怒寄托于外物,就不符合二元论的自我安慰。但是面对我们关心的人,极难做到完全忽视他人的评价(完全做到也就成了冷血)
唯我论(二元论的进阶):
只停留在“我在”阶段,外界存不存在我不知道。
很难被彻底反驳;可以有自我安慰作用(面对内心,唯我独大)
理论永远不会唯一,也就让我们在不同阶段可以选择不同的“道理”来化解当下的情绪,解决眼下的问题;等新的问题出现,不需要外力,我们自然会选择另一个更贴切的点去切入。对于俗人,解决问题或许是最重要的,实用性据首,而每一次的选用,又必然或多或少对“道理”本身添加了自己的角度和理解,从整体人类的角度,聚滴成海,于是道理本身也不不断发展完善。而如果暂时一切平静,我们就置身之外,单纯的去思考哲学的来龙去脉,用逻辑来训练自己、折磨自己,程度适中的话,也是一种快感
唯我论与目的论结合,即自我中心,其余一切幻觉都是为我服务的。虽然不切实际,但从文学角度,反而是一种特殊的美(倾城之恋)
斯宾诺莎:
在最为宽松的荷兰,因为太过“坚持”,也受到了犹太教会迫害
是笛卡尔的继承者,首先设定“实体”(不依赖于外物存在,无限的唯一的善的不可分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实体的不完美的一部分,而实体=上帝(承认上帝,但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上帝),万物一体,对于恶也可以看做大善目的的一部分,因而都可以坦然接受。类似“天人合一”
生活越困苦的哲学家,学说越关注个人幸福;反之如果富足,学说比较脱离现实。而斯宾若莎是前者,他通过理性来追求幸福。
科学家:
数学(无根之木)只是工具,不是真理,要靠归纳法(培根,重视事实:观察个别现象-总结出普遍规律),需要与演绎推理结合,但由于演绎推理不能创造出新知识,被科学家轻视。
现象-归纳法假设-演绎推理出推论-实验看是否符合假设
回到哲学,即“公设”本身有什么根据?!但由于该时代,欧氏几何完全符合人们认知,公设被认为是真理的底气很足
洛克:(实事求是)→经验主义科学家
不同意笛、斯的公设,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内心是白纸,思想靠后天习得,不存在天生的上帝概念,而人的本能多为生理心理习惯与动物无异,后天理性均需习得。
自由主义者,不同意“不言自明”的真理,不然可能被独裁者利用,给人民灌输有利于自己的信仰。
而科学的弱点是无法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归纳法只能是概率真理,永远无法穷尽。
至此哲学分为两派,数学家派-理性主义,演绎法(笛卡尔。斯宾诺莎),科学家派-经验主义,归纳法(洛克)
柏拉图:“人”的概念比具体的人重要,人有生死,概念恒久——大陆神学家继承——理性主义(荷兰法国浪漫主义?)
亚里士多德:人的概念是看过了n多具体的人之后脑中产生的,真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不是概念——英国神学家继承——经验主义(古板民族性格?)
莱布尼茨:(继斯宾若莎之后)
物质占据空间就可以被细分,无限分下去,最后一定是不占空间的“东西”,只能是精神,所以一切物质是精神组成的。(单子论)
莱布尼茨与斯宾诺莎的都是用公设出发,结论却相差很大,也反应了公设、推理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特点。前者认为世界由一群极小的精神组成,后者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
某学说好用的标准:
1、准确预测未来;2、足够简要
机械论:(英国的牛顿→万有引力→经验主义)
通过牛顿力学的影响扩大了地盘,一切东西,包括人类的思想感情,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精神是由物质决定的,精神世界也是要符合物质世界的。
机械论是个美好的初衷,利用公式,使每一个事务都是最优解,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归结于公式中。
想到自己当初选择理科,其实是觉得理科容易,说白了是“一是一二是二”让人心里踏实
机械论贴近生活易接受,但却不能严格证明意志完全由物质决定;且人无意识时,又如何知道物质的存在?
决定论:
机械论否定了意识,容易导致虚无和享乐,也可发展出决定论(支持论点之一,不存在绝对的随机数,只是计算量大小的问题),即一切皆严格因果,皆可预测,但也意味着人类没有了自由意志,一切都是注定好的,因此人生没有了意义,人也不再需要为自己行为负责(希腊神话中的宿命论-一切事物包括“选择”“反抗”都是被决定好的)
唯我论把人看大,决定论把人看小,但同样都能安慰人。研究哲学是不是就为了寻找有利的安慰?
休谟:经验主义
洛克-经验从后天的客观世界而来;柏克莱-世界上没有物质,人的经验都是心灵中的观念
我们能感觉到经验的就是眼前的生活,至于感觉从哪来,是真是假,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按照经验正常生活下去,没必要也没能力去无限怀疑世界
只认可两种知识:1、不依赖于经验,如几何;2、自己所感受到的(是否幻觉不管)
否定了因果律(归纳法),即“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也存在循环论证的可能性;但由于既不符合日常认知,很难被接受
休谟对一切都提出了质疑,首先否定了普遍规律(因果),动摇了科学的根基;也将理想主义驳斥成独断论,并反对了经验主义的归纳法,逻辑上正确,常识角度很荒谬。而如果坚持科学的因果论,结果会演变成决定论。各个极端都不好,但如果折中,又面临“选择哪个点为中”的问题,很难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和充分的理由
任何一个理论极端了之后都会显得荒谬,任何一种中庸的尝试,也都必然有着不够严谨的点
康德:唯心主义
“物自体”经过“先天认识形式”加工后得到人类感觉到的世界,即“表象”。比如我们终身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世界是人类永远无法认识的,看到的只是表象,但由于“先天认识形式”相同,表象相同,所有人们感受相同。人们无法察觉真实事务是否存在扭曲,感觉也并不和生活经验相悖。
因果律是“先天认识形式”之一,科学家只能研究表象世界,所有科学研究都带有因果律。
人的自由意志就是“物自体”,即科学永远无法研究人的自由意志。
时间、空间和因果律都是先验性的。
“二律背反”用于证明世界上存在着不可认识的自物体-证明为真或为假都是正确的,即用理性研究会自相矛盾。一个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个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那部分因为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只要我们在可把握的世界里生活,理性就又恢复了威力。
一些明摆着无法证伪的论调,就不用去讨论了,该怎么活着就怎么活着
黑格尔:
之前的哲学家都是用理性研究理性
正+反-升华成合,不断循环,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最终理性可以完全符合客观世界真实面貌,即“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不是静止不动的一个东西,而是整个历史在不断运动的这个过程本身。黑格尔认为,整个“运动过程”才是终极真理。
属于决定论观点,人类只是历史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
叔本华:
反对黑格尔(我的理性就代表了真实的世界),继承康德(物自体有自身矛盾的部分)
物自体没有空间属性,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叫“生命意志”新的理论总是要创造出新的定义
“生命意志”:一种永不停歇的力量驱使着万物去运动、发展,不可抗拒的,理性与之相比是短暂、软弱的;理性是实现意志的工具。我们平时和别人发生了争执,我们说服别人绝大多数时候,靠的不是理性而是利益和诱惑,也就是满足欲望,就是生命意志。
悲观主义,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如果生活是一种享受,那么人人都不会情愿进入睡眠状态??
克服的方式是增强克制欲望的意志力:苦修禁欲,欣赏艺术
叔本华对理性开始了攻击
康德看来,我们生活在表象世界,由理性统治,理性管不了物自体,物自体也不影响我们的世界;世界基础是理性,有条理,乐观
叔本华,物自体不仅能影响还影响力超大;世界基础是无法控制的生命意志,悲观
尼采:
将“生命意志”改为“权力意志”,指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强壮有创造力的欲望。将人分为弱者强者,反对人人平等,对应奴隶道德(禁止)和贵族道德(鼓励自由创作),反对把奴隶道德强加在强者身上
反对让少数的聪明人屈服于庸常的大多数;反对宗教,推崇精英主义
只想靠祈求、讨好、献媚来获得舒适的来生,没有想过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去争取、去改变现世命运。用“敬畏”伪装自己的懒惰和胆小
尼采的时代刚好是西方自由经济崛起的时代,推崇成果,是现代社会和过去基督教社会最大的区别之一,是西方社会价值观最大的变更之一。
克尔凯郭尔(祁克果):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也有选择的责任,真正的选择是超越理性的,是一种飞跃,上帝拥有无限可能,自由的选择是实现无限可能性的过程,即本身就是接近上帝的过程。
认为理性和信仰是对立的
形而上学(用理性方法找到终极真理)和自由意志的矛盾
科学的发展:
物理学、进化论、心理学
达尔文之牛,和欧几里得一样,不仅因为他设计了一个超强的理论,还因为他的理论在后世几百年中不断被人们攻击、讨论。结果越讨论,证明它正确的证据就越多。
进化论没有高级低级之分,只是适合环境的被保存下来了
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假说。达尔文进化论是目前最合理、佐证最多、反证最少,也是最简洁、最聪明的假说。
进化论只是一套基因变化的客观规律,不要和道德联系在一起,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科学的继续发展:
非欧几何-罗巴契夫斯基,高斯,法国人黎曼;
爱因斯坦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不会相互独立的,可以互相影响,统称时空;质量和能量同理,统称质能(核武器的理论基础)
广义相对论:空间中存在物质和能量的时候,空间会受到影响而弯曲,质能 越大,弯曲的越厉害,引力就是这种弯曲产生的。(比如床单上面的球)
打击了对先验理性的信息,也正好证明了休谟怀疑了的正确
科学逐渐的发展,例如量子力学,不断揭示了理性的局限,随机性越来越强,也否定了机械论和决定论。这本书闲篇儿挺多,科学等等非哲学领域内容也很多,单看各章吸引力足够,整理而言条理性偏弱
用广义相对论研究宏观宇宙,用量子力学解释微观世界,但是两个理论却无法相容,也暂时没找到什么好办法
罗素:
逻辑实证主义,用此方法去筛选所有哲学命题,最后的结论失败(凡是可说的事情,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事情,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
前期支持逻辑实证主义,后期发觉理性和现实的矛盾,逻辑实证主义理想很好,但是得不到任何有有意义的结论,因此说明理性无法担负从总体上解释世界指导生活的任务
实用主义:
评论真理要看它的使用效果,评价思想本身事实没有意义的。在美国较受欢迎,美国相对欧洲更务实/功利
证伪主义:
科学是需要证伪的,即给别人提供验错的机会,没被验出错误之前,姑且相信这个科学理论是正确的
证伪主义可以用来分辨巫术、迷信和科学,不可证伪,讨论也得不出有意义的结果,不如不讨论,也就意味着无意义。不可证伪的命题不意味着错误,只是无法用经验检验。
刑事上的“疑罪从无”也可以从证伪主义解释:“某人犯过某罪”不可证伪,但“某人没犯过某罪”是可以证伪的
在历史角度,也不存在“历史的必然规律”,预测规律而一劳永逸设计一种绝对正确的政治制度,也是不可能的。可以随时“纠错”而不是“多数说了算”,这才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精神。
形而上学的目的是找到终极真理,但从证伪角度,凡是终极真理都是毫无意义的。
某种理论之间如何选择:
以相对论代替牛顿力学为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随着反对旧理论、支持新理论的证据越来越多,相信旧理论的科学家不断地给那些证据找理由,直到所有找出的理由堆积在一起比新理论还复杂、还难以让人接受的时候,科学理论就被改写了——也是实用主义。
筛选科学理论的时候,实用是唯一的标准:首位的要求是这个科学理论能够指导我们工作,不能够出错。其次,在不出错的基础上越简单易用越好。
作者的定义:科学就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筛选出来的、可以被证伪的理论。
怀疑论以为自己是严谨中立的,但是怀疑的时候,本身还是一种独断的选择。反对独断论而坚持怀疑主义,而这种坚持本身也是一种新的独断论(“怀疑一切”的原则本身不值得怀疑吗)
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人类生活的需要,科学可以体现这两点,因此比其他理论(宗教、巫术等)更好。
我们不能说某个理论“不符合科学理论”,就认为它是错的。但假如我们认为“科学方法”指的是“以经验主义为标准,以实用主义为目标,允许别人检验,反对独断论”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相信科学,就可以说:如果某个理论的论证过程“不符合科学方法”,那么它就是不可信的。
什么叫“迷信”呢?不经思考的相信,不允许别人质疑,就叫“迷信”。
从理论上,宗教信仰的确是超越理性的,可以拒绝理性讨论。但与此同时,包括宗教信徒在内的大部分人,都不可能离开理性思维。如果有一个人,一面告诉别人信教有多少好处(“好处”就是一个理性概念)、告诉别人有多少“神迹”可以作为宗教真实的证明(“神迹”“证明”都是理性概念),与此同时,在辩论不过别人的时候,便用“不能用理性来评判宗教”当挡箭牌,拒绝理性讨论。我认为这样是双重标准,是不妥的。
萨特:存在主义
存在先于本质(又回到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强调自我选择的意义(同克尔凯郭尔):人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都有选择的自由,不选本身也是一种选择,也意味着要对任何一种选择的后果负责任。
加缪:存在主义
世界是荒谬的。形而上学不存在之后,终极真理终极目的就不存在了。而人的日常理性思维又是需要目的的,所以最终世界成为了荒谬。
普通人可以找一个简单的目的,如果一辈子坚信,是不会感到荒谬的,但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突然质疑目的的合理性,进而怀疑人生
真正的人生,故事忽然开始,忽然结束,不一定有矛盾冲突,也未必有高潮和结局。
加缪认为,意识到了这种荒谬,就可以成为自己的主任,虽然无法改变,但是内心充实可以找到幸福,作者不同意。因为加缪的办法这么多年过去,并没有减低老百姓心中的荒谬感。
作者认为;务实的办法是自己给自己找个意义,哄自己说这是有意义的,并乐在其中。
结论:
参次多态,幸福本源,没有固定答案的世界才美好~~昨天刚进行了文理科思维的讨论,貌似最大差异就是“有无固定答案”这个点
“我为什么不自杀”的答案就是你当下的人生意义~~觉得有点不够正式,但是也说不出哪里不对,而且,确实适用于大多数人
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消除一个问题,不是因为有了答案,而是因为某些原因觉得不再需要问这个问题了,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