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3
我想《疯狂动物城》这部电影广受好评不仅仅在于动画的精美(其实国产动画在画面方面也已经达到差不多水平了),还在于内涵丰富,有轻浮的冷笑话,也有深沉的社会真相。有位童鞋甚至说,这部电影刚看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开头她就忍不住在电影院里哭了起来,她觉得这不就是她自己的真实写照吗?------在小城镇里幻想更加公平、拥有更多机会的大城市而被人耻笑,最终通过努力终于在这样绚烂却拥挤的城市里站住了脚。这部电影就是通过动物的世界映射人类社会的形形色色、美好与肮脏。那我们今天就从一个心理学的角度看看这个动物乌托邦(zootopia=zoo utopia)吧。
这部电影里最明显的心理学现象当然就是stereotype刻板印象啦。
什么叫刻板印象呢。官方的定义就是“将某群人概括化,将同样的特征分派到该群体所有成员,而不管成员之间实际上的差异。”形象一点理解就是在日常言语中我们常听到的,比如:“意大利人都很帅唉”,“川妹子肯定很能吃辣”,“东北人爱喝酒”······那么在这部电影里的体现是什么呢?女一Judy Hopps,先看她的姓Hopps就暗示了她是一只蹦蹦跳跳(hop)真可爱的兔子,在电影最初她说要当警察,其他动物甚至她的父母都不愿意相信,因为它们都认定兔子就活该天真可爱被保护,凭什么能保护别人。而对于男一Nick Wilde来说,幼时信心满满和小伙伴一起去当童子军,却遭到同伴的欺凌,原因是你一只狐狸天生就邪恶,还想和我们这些天真无害的食草动物一起当童子军?即使在当前开放的人类社会中人们已经不分什么三六九等,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还是喜欢往对方身上贴各种标签。在这个宣称“个体平等”的动物大城市里,每个动物的内心也还是带有天生的标签准备往对方身上贴,就像最不相信基因决定论的Judy在被采访的时候还是下意识认为食肉动物天生带有凶残的基因。这的确是很难改变的习惯。
说到刻板印象,不得不提一部更加经典的电影,大腕云集而且曾获奥斯卡哦。它讲述了美国洛杉矶普普通通的一天24小时之内,由一场看似普普通通的车祸牵引出了形形色色的人在这平静却有充满对抗的社会中发生了一连串事从而改写人生命运。它就是《Crash》Crash本义就是撞车、冲撞的意思,由它作为题目也颇具深意,既是电影的导火索------那场车祸,又是电影的主线------黑人与白人的对抗,丈夫与妻子的对抗,警察和平民的对抗等等。这里面也提到很多刻板印象,比如检察官妻子看到黑人就觉得他们很危险,不自觉的缩了缩身子,黑人看到白人瞟他们就觉得是轻蔑的眼神。这可是最先宣称种族平等的美国啊,在人们心中还是不自觉地会有种族歧视的问题,平时可能不易显现,但到了危急时刻,所有人都给其他人挂上可怕的标签······
那么这种刻板印象为什么会形成呢?那当然要归功于我们一辈又一辈的老祖宗啦。在多样化又多危险的自然世界,我们的祖先只能靠尝试来决定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东西安全,什么东西危险,在这不断试错的过程中也必然牺牲了宝贵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得搭上多少条命才能总结出“颜色鲜艳的蘑菇不能吃”,得有多少红颜祸水才能让张无忌他妈临死前还不忘叮嘱他儿子“漂亮的女人都很危险。因此,一代又一代就形成了这种机制啦,人们高度概括外界事物,通过观察特征来贴标签,然后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使人们能够迅速了解某人的大概情况,有利于人们应对周围的复杂环境。
刻板印象在低级阶段给我们带来的当然是有利条件,看一眼就能大致判断属性,多便利。但是,人是复杂的个体和群体,哪能这么简单粗暴的完成了解的过程呢。所以大家也会发现,那些嘴上天天挂着“xx的人都很xxx”的人要么幼稚要么浅薄。企图以一概全却忘了关注个体的特性,这是很懒很省力的办法,但在变化迅猛的新新社会也是很危险的认知层次。
问题来了,如何让刻板印象更好的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呢?
首先,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也爱说这样的话。
其次,不论是不是,都先要肯定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那些总结出的经验涵盖不了全部但是也能概况相当的一部分。但是与此同时,对待他人时,时刻要给自己提个醒,要对自己已有的刻板印象保持存疑,更不要随便发表看法甚至提出干涉意见。举个栗子:每当我与新朋友、新同事相识之初,他们会问我是哪里人,接下来通常也会感慨“北方人不是都比较高大威猛吗?”那么我显然在这“经验涵盖的大多数”之外咯,但是此处,这种刻板印象即使概括失败,却正是破冰的好工具啊,很多朋友接下来就会说“性格这么开朗活泼,很符合北方姑娘特点嘛!”再举一个栗子,在我一步步考学、在大城市中找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有长辈、朋友告诉我,“女孩子,那么努力有什么用?”我尚且不是很拼命的人,可想而知那些比我更懂得奋斗的姑娘们得遭到多少冷水和冷眼。我甚至听过地铁上有人(而且是女人)说“那些事业成功的女性婚姻都很惨的”。这不是活生生的诅咒是什么。这些反面的例子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影响了一些人的人生轨迹。回到上面那个问题,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么除了客观辩证地看待人和不擅自贴标签、干涉以外,还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是不是在通过给别人贴差评标签而在自己内心里凸显自己,甚至从而降低了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学习进步的动力。
最后,我们在贴标签的同时也在被别人贴,有些我们情愿,有些我们不情愿。因此不论外界如何设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慢慢地学会了解自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适合什么样的环境、我能做什么事、我想做什么事。就像Judy很清楚她虽然是只兔子,但是心怀公平正义;在乡村得不到承认就去更加公平的大城市;自己身材不够魁梧但是足够灵巧;想成为一个警察。之后呢,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能做”的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从而达成“想做”的事也变成“能做”的事,用实力撕掉不情愿被贴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