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课程时间:2018年8月25-26日,课程地点:上海漕溪路165号18楼
以下为语音转文字,可能略有不顺。如介意,请联系DISC各区域馆长,会给你发语音链接。
小伙伴们的问题接龙
1. 周老师的课程会教到如何开发和升级自己的培训课吗?
2. 这次课程与其他的TTT课程有什么区别?
3. 结业后有证书吗?
4. 有授权讲师证吗?
5.有讲师手册和配套课件,授课工具吗?
6.最近在看书,感觉内容比较深,学好讲好很不容易。请问有没有像认证课那样的课程包,比如讲师手册、学员手册、视频、案例、后续转化材料等方便后续的学习和转化?
7.按照四元八步就能独立完成整个课程开发吗?
8.课程结束后,会有后续跟进训练或相关辅助吗?
9.课程中岗位经验萃取的内容比重大吗?有内训师岗位经验萃取的案例?
海峰老师·前置答疑
看到大家的接龙问题,本来我又打算写长篇大论,但刚到天津,晚上要巡讲。就草草写几个字。哈哈哈。
【1】里面很多问题,其实周涛博士没法答,是我答比较合适。因为课程项目是我和馆长群设计的。哈哈哈。但是各位记得,晚上周涛老师没有回答的问题,你可以私信问我和王小芳。
【2】最简单粗暴的理解是 周涛博士哪怕是正常的公开课,什么证书也没有,价格也在4800甚至6800。而这次周涛老师亲授2天,大家的价格是3500,外地是2500,这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想都没想,现在已经缴费超过35个人。很有可能答疑会没结束,50个名额已经没有了。
【3】双证班的包班总是丧心病狂的。我以大家要执证上岗为由要求周涛老师在结业证外多发一个证。目前还在敲定更多的细节。但是肯定不是和周涛博士目前2万多并且有很多使用限制条件的外面的证一样的。因为那样是会破坏市场,双证班报班是希望多赢。还是那句话,周涛博士亲授2天,已经超值超值超超值。
【4】因为每个报班我们只开一次,如果需求太多,会开两个班。建议大家明确意向就赶紧缴费锁定名额。答疑会结束48小时是可以无条件退款的。大家先不要定机票。如果答疑会前超过60人,我会和周涛老师再约一个时间。再讲一遍,只是可能性。如果各种原因只开一个班,那么就是按照缴费顺序前50人邀请入正式学员群,并且按照顺序替补。
周涛老师答疑
好,各位DISC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关于8/25-26“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的包班群的答疑环节,今天我想谈三点:
第一点,是我自己认为的课程设计是什么样子的?我可能会概括讲一下。这样的话,可能对于大家对我们的课程设计的方法论,有个总体的了解。以及我们做的一些实际的案例,看是不是和你的需求是不是也有一点匹配。另外一方面,是让大家对整个课程有概括性的了解。
第二点,会针对群里大家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回复。
第三点,如果你准备参加该课程,前期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我会在群里面讲一下,这样为你后面的近半个月的准备做个提醒。
我是海峰老师的DISC双证班F61期的学员。在班里有很多的学员,想出来分享DISC或者是跟大家去分享自己的经验,所以学了很多很多课程。我借用王小芳老师在群里发的信息,有几句话对我冲击还蛮大——学了很多课程是否真的转化为自己的、学了很多课程是不是能够商讲讲出来、是不是已经赚回来学费呀……
我也是在思考,自己能不能有一种方法和工具,能够将尽快将我学的DISC和我的一些自身经验,这些经验无论是人际交往、时间管理、婚姻恋爱等等各方面的各种TOPIC,我能不能用一种很简易的方法,重新打造我的课程,让我的课程无论是从理性脑还是感性脑的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环节是有活动,哪些方面我要讲内容,内容应该要怎么去讲,活动应该怎么设计,而且每次活动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它是如何激发学员的脑袋的哪些部位,包括他的这个持续的注意力我如何去牵引……这其实都是我们很多人在分享自己经验的时候,以前我们是本能分享,而缺乏一种系统结构化的东西,所以今天我希望这一次DISC包班在这些方面会给你多一些学习启发。
可能从理论上来讲,很多人提到课程设计,课程开发是不是很难?有些专业的人士,比如说教育学的,可能说ADDIE,还有很多的人格模型工具,是不是太难等等。如果打造一个精品的课程,说实话是确实是比较难的。但是,如果将你的经验能够先变成一个个小的课程,通过不断打磨——即使是一些版权的课程国际版权课程也是经过打磨之后才成为经典的。所以,前提是我如何打磨。
而“四元八步”这样一个方法论,立志打造成是什么呢——我有经验,同时我的经验如何去把它去萃取出来,做一个模型也好、方法论也好、工具工具也好,我能够传递给别人,当传递给别人的时候,我知道哪个环节,我应该做哪些活动,或者我应该是如何设计这些活动,甚至可能这些活动背后的原理,我时不时都需要了解。因此,“四元八步”这样一个方法论,我希望在两天里面能给大家一个启发。
刚才发的这样一个模型,是我们“四元八步”一个简易版的结构图。其实看着都不是很难。这里面,我们的“四元八步”与其他的TTT也好或者课程开发的理论也好,有什么样不一样的地方?我只能说它更脑友好。就是让人在这种愉悦中能够真正欣赏你的知识、能够学会东西。而我们脑友好,不是站在讲师角度,而是站在学员角度。课程的难度也好,包括那个活动也好,如何使理性脑和感性脑之间不断的切换就是我们的一个宗旨。
这里有几个主要的环节。第一,课程的题目,包括目标和对象。这是我们在课程之前要思考过,课程开发之间我们也需要思考过的一些关键要素,这中间的部分。而如何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是有四块,每块里面有内容和活动、内容和活动。所以从这里面我们这样一个方法论,就给大家一些启发——首先我如何把我的框架打好,框架里面的每一个内容大概是什么,我如何去萃取、如何去建模、活动如何设计,所以这里面关键环节有三个词:目标、活动、内容,这是我们课里面重点讲的内容。
但是,站在学员角度来讲,有些内容,你是专家,比如说你可能在人际关系领域里面做的非常好、沟通技巧也挺好,甚至婚姻或者是恋爱方面都有很好的经验,那么如果想打造成课程去给别人诠释的话,这个图可以帮助你。
因为这个图,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从2012年到现在为止,开发的课程不下于3000门。因为很多企业内训,都是成批的开发一些课程。同时,这个方法论也是华为公司“三段八环”的方法论(基于“四元八步”理论改造的)。那也就是说华为的方法论也是基于四元八步的。我们“四元八步”这本书里面,华为的一个高管给我们写的赠言就是充分说明这一点——它是简单、可行,而且不会烧脑,然后就很容易构建自己的一个课程。
同时,像比如说可口可乐,包括IBM和招商银行等等,都会是基于这个方法,构造自己的内部课程。阿里的支付宝和淘宝曾经用过,以及这个东方航空等等。目前,我们认证的能够胜授课的、并且签约的讲师近两百名。
这一部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概括的了解这样一个方法论的逻辑。问我是不是和ADDIE有什么区别,说实话每一个的课程开发的理论到目前来讲,都离不开ADDIE的影子,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经典的方法论。但是我们希望,将来在课程设计环节里面能够加一些我们符合中国国情的,让学员能够更容易接受的环节。我们期望能达到这个目标。
另外一方面,脑友好型的这个客户课程设计,我希望是课程设计,不仅是指是在课件的设计——它是课程设计,不是课件设计。所以在课程设计的环节里面,你可能会感到环境不一样。当然了,可能离不开我们DISC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你们带来的一些装饰品,或者其他也好——就都是课程的一部分。包括墙上,我们设计的一些图纸、图形,然后是设计化的图纸,都会给大家一些启发。所以,课程设计不仅设计课件,同时环境的设计,包括墙上的周围的一些贴纸的设计,包括桌上的也道的设计,其实都是课程设计的一部分。这次我们希望大家在这个课程设计环节里面,不能光学这个课程设计的课件设计的环节,同时是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能不能对你有些冲击,能不能在你的课程设计里面,比如说我的桌上放什么东西能够让学生更轻松,在这种不是很压抑的环境里面,能够学到东西?我墙上贴什么东西?我把我游戏的这个环节,我是不是要学员动起来等等,都是课程设计的一部分。
第二个点,就是针对群里面同学提的一些问题,我下面来做一些回复。
1. 周老师的课程会教到如何开发和升级自己的培训课吗?
我会给大家一起布置一些作业。所以在这个环节里面,我希望是大家能够真正的带着自己想将来想开发的一个课程,或者现在有自己的一个课程能带到课堂里面来。我们希望是能够在现场,就能够帮你升级自己的一个课程。如果你是一个就是从0开始什么都没有的,但是你有经验。这个课程里面,也希望是能够帮你一把——就是就一步一步的让你如何界定目标,如何内容如何做活动设计。最后一个草图出来之后呢,你整理好之后,我希望将来能够就是甚至卖出你的课程。
2. 这次课程与其他的TTT课程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自己理解的TTT,是泛义的培训师的培训。但是我们这一次,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脑友好型;第二个词,课程的设计。
脑友好型,它是来自于国外的一个翻译,就是说让学员听着、站在学员角度,我学员能够学到哪些东西,而我能够是非常轻松的让我大脑是非常友好的接受你的东西,这是第一点。因此,就是给我们一些启发,这个课程里面,我们希望是大家能够脑友好型的——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地方。第二个里面,既然是“脑友好”的,这课程设计里面很多都讲到关于大脑的知识。因为脑科学是比较前沿的学科,我的背景是学心理学的,后来去国外读的是脑神经科学。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一个好的课程其实不仅仅是要懂心理学,更重要的是要懂脑科学。比如,我在课程中设计的活动,它设计的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个活动可能会刺激到学员什么样的部位?这个部位会如何影响我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甚至能够促进学员动机的形成以及希望他能够转化为行为。所以在这个课程里面,我做的每个活动,我都会给大家解释一下,背后脑神经科学的基础是什么。甚至包括你们回去之后,这个课程不一定对你适合,但是我想借鉴怎么办?我会告诉你,你如何去改变你这个活动使它适合你的课程。
第二个是课程的设计。我们仅仅是在课程设计环境里面。而并不会聚焦在你的发声、你的站姿、你的手势,包括你的其他一些方——可能传统的这种演讲式的。我们前期有好多老师的班都提到过,包括演讲时的一些技巧等等,你们有机会可以去练习这样一些能力。但是这次,课程设计环节里面更多的还是你的框架,你的逻辑搭建,包括活动和内容等等。
3. 结业后有证书吗?4、有授权讲师证吗?5.有讲师手册和配套课件,授课工具吗?
是有证书的,我们有课程设计师的证书。当然后面的话呢,如果有私信的话,王小芳可能跟你说这个事情。因为我们这次不是我们的授权讲师认证班,是课程设计师的班。我们为您介绍两个证,一个是课程设计师的证书、一个是DISC证书。我在最后课程结束的时候,会分享给你在企业内部分享的一个简易版的讲师课件。当然,这个后续的话我们另外再交流。总之,不能在公开讲述同名课程。
另外一方面,课程设计——讲这个课,后面我们有机会再交流,他并不是一天两天课就可以讲这个课。因为他是要求非常多的实践的一些锻炼。比如说你开发过多少门课程之后,你才可能会做讲师的认证。所以,并不是说我听两天课之后,我立即就可以拿着讲师的课件就可以去讲——这是不可以讲同名的课程的。
6.最近在看书,感觉内容比较深,学好讲好很不容易。请问有没有像认证课那样的课程包,比如讲师手册、学员手册、视频、案例、后续转化材料等方便后续的学习和转化?
这样的,当时写这个书的时候,我希望给大家更多的知识。因为书和课程还是不一样,书是希望理论依据、背后的原理,都跟大家讲清楚,所以书的内容是蛮丰富的。但是课程就不一样,课程我会把关键的环节去提炼出来,做些活动的设计。但是书里面就很难说讲的那么的广义。所以说,书是参考的材料。有些东西如果你在课程上还没有吃透,你就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材料去去阅读。
“四元八步”的难度如何?这个看人,因为如果是有一些课程开发经验的老师来讲,他们学过很多课程,他的理论。那么来讲,就并不是太难。但是,这两天的课,我只能这样讲,他是一个烧脑,且相对来讲脑子也是需要有多一点氧气的含量。因为,我不相信——学习是不用耗费很多脑袋脑细胞,就完全可以学会这个也不太现。脑友好,不是说脑细胞一点都不用,他是适可的。所以,这次包班的课程里面难度系数——最难的是10分的话,那么应该是在7-8分左右,相对来讲,可能有点挑战。
所以在整个工作坊的时候,我们是带着走的。也就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组的话都有自己的课程。当然每个人,你回去之后可以改成自己的。我希望是能够给大家一些机会——每个人有机会来修改自己的课件或者课程。你不需要带电脑过来,你先用一张白纸就完成你的一个课程了。所以我们会有大量的环节让大家练习——特别是第二天。用一张A1纸,就可以画出你自己的一个课程。相互之间会有点评,然后让其他同学的也给你一些修改的建议。
实际的案例是如何操作的,比如说课程设计到底是怎么做的啊?第一,先分享我们实际操作的一些经验。大公司大部分,都是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各位,你们在选择你自己的课程的时候,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们的专家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经历过的——比如说那个沟通技巧,我自己非常非常的擅长,我有自己的一个心得和体会。这是你自己是亲自经历过的一种经验。还有一种是,我可能我自己经历的不多,但是我研究得很深,这样也是专家。
所以,课程设计,如果想打磨一门课程,你一定是在这个领域里面有一定的这个深造了,在这些理论也好、背景也好、知识体系要有。有这种知识体系之后,然后才去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时候来的都是专家——这个领域的专家。哪怕你自己开发一门课程,那么你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当然,在企业内部开发课程的时候,我们不介意他们是一个人开发一门课程。他更多地是几个人在一起,比如企业内部有很很容易去组织,那么三三到五个人一组开发一门课程,每个人经验呢,我们找出一些共同的地方,一块共创这个课程。但是在公开课里面呢,比如这次,我们是有点难度,但并不是不可行。
如果是旁边的人,正好他的一些话题和您很相似的话,你们组成一个队,也是未尝不可。一个小组在一起也可以。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私下调配一下。如果是说我自己来开发一门课程,我不想跟别人一组——你自己也行。但是你即使自己开门课程的话,我们会有很多的环节,让其他组员来给你进行点评。这样的话,就是相互的学习。因为其他组员等于是像你的学员一样,能够看懂你的课程,他可以判断你的课程是不是脑友好型的。这样的话对你的课程的一个精进非常有好处。
最后的成果,我希望——就是刚才我发的图表,是我打印出来的。我们练习的时候,也会用这个图表。最后的时候,每个人你可能要用视觉化的呈现方式来画出你的四C。所以画好之后,你就可以带回去了。回去之后,整理一下你的这两天的成果,然后运用到你的课件里面去重新修改你的课件。这样的话,就是既学会了软技能——课程设计开发的一个框架模型和工具。同时,软硬技能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够获得——硬技能的话,你就会获得你的一个所谓“四元八步”的一个草图绘制后,修改你的课件。
7.按照四元八步就能独立完成整个课程开发吗?
其实,大家对课程开发的难度有点……不能说高估和低估。课程开发,严格来讲,几乎是你的每个知识点都可以用四元八步方式来设计。我个人理解,比如说两天和一天的一个课程的设计,他是N个四元八步组合,比如说你一个章节,他可能就是一个四元八步。那么一天的课,几个章节在一起,就是个大的四元八步。所以主要是你掌握的方法论,你其他的一些你新开发一个小时的,然后三个小时的……将来你完全可以开发一个两天版的。
第三点,如果你准备参加该课程,前期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第一,《四元八步》那本书大家可以提前看,这样到时候就会更容易融入。
第二,每个人都先思考一下,你将来无论学了DISC——因为大家都学了很多的DISC知识,DISC与你的这个课程到底如何结合在一起?甚至不是DISC或者是其他也主题,你将来想讲什么主题?我希望大家把自己的主题带过来。如果有一些你自己的一个课程,比如说刚起草也成、成熟的一些的课件,或者是有其他一些素才,你也可以带过来。现场,那可能会带领大家来共创,这些共创会带给你一些启发。包括其他的一些同学,也给你一些建议。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创造。
(王小芳.上海.DISC华东馆长.F3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