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突然看见张着嘴巴,露着牙齿,挤着眼睛,叠着鼻子,挂着眼袋,黑着眼圈,眼泪婆娑,奇形怪状,不用化妆就能扮演僵尸的一张脸时,千万不要害怕与惊讶,这只是因为我困了,在打哈欠而已。
一个接一个的哈欠,让我有点小气馁。于是,我无精打采地坐在窗前,耷拉着肩膀,歪着头,像个小裁缝似的不停地抖着二郎腿,再冷不丁地吸一下不知道是被哈欠逼出来的还是吹着空调凉气冻出来的鼻涕,我第一次开始有了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不就是想看一下书吗?为什么书我还没看5页呢,哈欠都已经打了50个了?
本着热爱学习,不弄懂心中疑问不罢休的精神,我打开了网页,输入了关键词,点击了搜索,查看了答案,总结了一下原因,哦,原来只是因为我看的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啊。这本书的知识范畴完全不在我大脑现有理解的射程内,所以我就华丽丽的被瞌睡虫给俘虏了。(瞌睡虫内心OS:对,这都是怪我过分美丽!)
从我翻开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页开始,我的大脑就拿着大喇叭,红着脸,憋着气,眼睛瞪得浑圆,用着吃奶的力量向我大声抗议:NO!NO!NO!STOP!STOP!STOP!但我又怎会向恶势力屈服,于是顶着二百五十公吨重压力的我负重前行,用颤巍巍的小手接着翻开了第二页,然后吐一口老血接着翻开第三页,再接着匍匐前进翻开第四页,最终华丽丽地挂在了第五页,灵魂被瞌睡虫成功勾走了。
就这么英勇牺牲,我全身每一个毛孔,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不服!为什么我的身体我不能做主?我明明在读书前告诉自己一百遍了,不准打瞌睡,不准打瞌睡,那这该死的瞌睡虫到底是从哪里召唤来的?看同样的书,为什么别人精神奕奕,而到了我这就只能当催眠糖?带着疑问去寻找信息,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答案。
读书为什么会犯困?
唉,总觉得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人,莫名有点让人心疼,我们上辈子一定都是断了翅膀的天使,这辈子想读个书,学点知识,扮个文人装点逼啥的,还得克服人性中最难克服的天性——困,多不容易啊!不找出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都对不起自己是天使的身份。于是,原因被归结到了以下几类:
(1)动机原因——你不带着求知欲去读,于是你困了。
其实,这个原因归结得挺混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很多人听说过求知欲,但是却对求知欲到底是什么都不清楚。如果让他说,他可能就只能解释为求知的欲望。你看看,这解释和没解释有什么区别吗?你连求知欲是什么都没有弄清,那么又怎么能够判断这个所谓的求知欲自己到底是带了还是没带呢?
我们现在可以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来简单地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求知欲。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求知欲就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也就是认知的需要。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面临问题或任务,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时,就产生了探究新知识或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强烈的认知欲求,这就是求知欲。
简单点来讲,也就是说当你内心需要什么的时候,你迫切想要知道该如何得到它,而且你还必须清楚明白地知道你到底需要的是什么,目标绝对不能模糊!
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你在做月末总结时,想要知道怎样做一张有镂空文字的PPT封面,因为这样会显得PPT非常有逼格。于是,你带着求知欲去上网查,翻看购买的参考书,跟着教材上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操作。我想,这个过程你肯定不会打瞌睡的。但是如果是在一个很普通的平时,你无聊了,然后翻看一下如何制作精美PPT的书籍,我猜不到五分钟,你就会觉得无聊至极,困意连连了。
不过,说实话,我在翻看《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确实是没有带着很强烈的求知欲的,我只是知道这是一本经典,受多人推崇,我只是想要了解一点哲学,于是我翻开了,结果就是我看了不到5页就GAME OVER了!
(2)环境原因——既没有看书的习惯,也没有看书的氛围
呃,其实,如果被归结到这个原因当中的人就有点惨了。说难听一点就好像你这个人和读书没有缘分似的,看书真的全靠自己惊人的意志力,然而现实往往是意志力一直都是瞌睡虫的手下败将。
环境原因可以被分为微观环境原因和宏观环境原因。
宏观环境原因——你全家都没爱看书的氛围,打小你就没培养起看书的好习惯,所以见字儿就着,比催眠术都神奇。这就叫做没有看书的习惯。
微观环境原因——你这厢看书,你老妈那厢打麻将大呼小叫。这就叫做没有看书的氛围。
一个人如果只是没有看书的习惯,那么通过后天不断地努力培养,那么也是有可能养成读书的习惯的。一个人如果只是没有读书的氛围,那么自己努力一下创造氛围,找个相对安静的场所也不是很困难。最悲了个催的就是,他既没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又不能创造出读书的氛围,那可就是和读书没缘吗?只能老老实实和瞌睡虫做好朋友了!
(3)兴趣原因——大脑的现有认知层与兴趣不匹配,大脑就容易死机
人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没毛病,但是兴趣这个老师有时候也会讲催眠课。当你大脑的现有认知层与兴趣不匹配时,你的大脑就容易死机。
有个人非常喜欢文言文,觉得文言文很牛逼,为何我们现代人要用一大段话才能表达出来的意思,文言文一句话就能够搞定呢?于是,他开始疯狂阅读文言文,但往往读着读着就进入梦乡约会周公去了!
有个人非常喜欢英语,觉得能够掌握另外一门语言很牛逼,那些一个个字母拼凑起来的句子读起来是那么的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于是,他开始疯狂阅读英文书,但往往读着读着大脑就可怜兮兮地摇着一个小白旗,哭丧着脸说:大哥,你还是饶了我吧!
原来,第一个喜欢文言文的人让他读鲁迅的白话文都还磕磕绊绊;第二个喜欢英语的人认识的英语单词还不超过1000个。那么这里的兴趣就何用?就好比,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很喜欢数学,喜欢算2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你却让他去阅读数学论文,即使那上面的他都认识,他的大脑也会忍不住吐槽一句:阿西巴,这都些什么玩意?我还是睡觉好了!
这三点是大原因,也有许许多多的小原因,比如你的阅读习惯了,比如你说自己是易困体质了,再比如你读的这本书确实是本催眠书了等等。
知乎上有个回答说,其实上述这些都是间接原因,最直接的原因是你的外界信息转化率偏低。还列举出了两段话来证明,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两段话。
第一段话:
如果气球炸了,但人们听不到破裂声,因为他们距离气球的位置太远了。关着的窗户也会阻止声音的传播,因为大多数的楼隔音效果良好。由于所有的运作有赖于稳定的电流,因而电线中央的一处破裂也可能导致问题。当然,这家伙可以大喊大叫,但人的声音再大也不可能传得很远。另外的一个问题是乐器上的线可能会发生断裂。如果这样,讯息就没有搬走了。很明显,最好的情况是距离更短些,这样潜在的问题会少不少。在面对面接触时,出错的情况是最少的。
第二段话:
武松叫他说一句,却叫胡正卿写一句。王婆道:"咬虫!你先招了,我如何赖得过!只苦了老身!"王婆也只得招认了。把这婆子口词也叫胡正卿写了。从头至尾都写在上面。叫他两个都点指画了字,就叫四家邻舍画了名,也画了字。叫土兵取碗酒来供养在灵床子前,拖过这妇人来跪在灵前,喝那老狗也跪在灵前,洒泪道:"哥哥灵魂不远!今日兄弟与你报仇雪恨!"叫兵把纸钱点着。那妇人见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胳察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四家邻舍眼都定了,只掩了脸,看他忒凶,又不敢劝,只得随顺他。
列出这两段话的本意是为了告诉读者第一段比第二段更加难以阅读,更加容易让人犯困。后来有读者反映说,第二段其实看着也蛮困难,蛮想让人睡觉的,因为也有很多人对文白参半的语言材料理解不了啊。哈哈,这就有点尴尬了,不过这个小乌龙事件并不妨碍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即信息转化率不高的阅读材料会更让人觉得犯困。
他说,你看一篇艰深的数学论文看不到一千字就昏昏欲睡,最大的原因是你看不懂,跟你有没有兴趣着实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能看懂又喜欢的人自然会看的津津有味。
主席当年在闹市中认真学习,长期以来一直是段佳话,但是——你把他看的书一水儿全换成英文原著你让他试试,他也困。
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看一段话看的云里雾里不明就里,翻来覆去的看又可能因为生词或诡异的翻译导致依然稀里糊涂,硬着头皮看下去吧——一页看完了以后在脑海中拷问自我:这厮到底讲了个啥?是我差到看不懂还是他根本没写清?
这就是说,很多时候你看书觉得犯困,不是你个人的问题,也不是这本书本身表达的问题,而是你的信息转化率太低。如果你看一段文字,第一反应是没太看明白,而且就算看明白了也很快忘掉了,这就是典型的信息转化率不高,那么我的建议是赶紧从这本书中撤出来,先弄清楚自己到底欠缺哪些东西,先把这些欠缺的东西补上,那么再回过头去读这本书,或许你就会发现以前你觉得晦涩难懂的知识,现在竟然豁然开朗了。
而且,认知到自己读一本书信息转化率较低时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你本来是想阅读这一本书的,结果你发现你缺失了很多知识,于是为了不再看这本书时犯困,你只能先通过看别的书进行补救与铺垫,结果到最后你竟然能够多读很多书,而且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岂不妙哉?
(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请不要吝啬你的小心心哦,看完点个赞再走吧~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