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春来,春来百花艳;
恨春短,百花凋零无艳香;
欲留春,一杯好茶收尽四季里。
2019年的春天姗姗来迟,虽说2018年底就有2019的新茶开采,但终归还是青涩了些,就像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总差一点滋味。
2019年,贵州的天,总是绵绵阴与绵绵雨,偶尔还翻脸冰雹,茶园可就遭罪了。等待、盼望新茶的茶商、茶客、茶农们无不祈求天朗气清,和风煦日,这样的季节,茶树才是最阳光,茶叶才是最具态势的。
做茶新闻虽有半余年,但去茶山看采茶、制茶确是没有机会亲眼一睹。除开小时候跟着祖祖、奶奶、妈妈在自家菜园采摘茶叶的模糊印象外,对制茶一无所解。只知道茶好喝与不好喝,却不知采茶、制茶的艰辛。
上班的地方离火车站较近,一个比我长不了几岁的姐姐(小马)在附近的酒店开了个茶吧,常去她那喝茶,一来二去,也就熟络起来,成了朋友。19日去她店里,她惆怅找不到人跟着她去茶山收茶,想着茶山比较近,我也好奇茶叶的制作,想去亲自探访一番,遂答应陪着她去茶山看茶、收茶。
20日一早从贵阳出发,一个半小时便到了贵定云雾镇。自17年茶产业特别策划采访来过以后,这是第二次造访。相隔两年的云雾镇,变化很大,小镇商品房林立,易地扶贫搬迁已入住。小镇虽小,但因为茶这一产业的支撑而有了规模,五脏俱全形容皆不为过,镇上有农贸市场、沙县小吃、耐克店、KTV,以及一家颇具规模,看起来至少是三星的酒店。虽然是茶产业支撑,但如果是外来茶商,在镇上收茶,恐怕希望要落空——镇上并没有几家茶叶店,有店名的,都关门闭户。因此,要找到茶产之地,还需要一个熟悉当地做茶情况的带路人。
吃罢午饭,经典云雾的一个小伙子开车来带我们去公司喝茶。贵州经典云雾公司,17年我来采访过,这是一家在很多年前创造了别样营销方式,为业内所称赞的企业——与国酒茅台联姻销售,进军东北市场。经典云雾的茶,是在我采访过的所有企业里最喜欢、最想念的茶,记不起是什么滋味,但喝过仍然念念不忘,这次再来,竟有些老朋友再相见的期待。格局还是原来的格局,新茶却不是原来的味道。也许是泡茶的姑娘变了,不熟悉茶的品性,也许是喝茶的境地变了,忙着赶工的我无心品茶。在品茶区,有两桌人在喝茶品茶,一桌的人是来此制作茶叶,另一桌的是为收茶而来的小姑娘,为即将开张的新店寻找好茶。
云雾镇产茶,尤以贵定云雾贡茶最为出名。贵定云雾茶,也称鸟王贡茶,鸟王是当地的一个村,本村的茶树品种为鸟王种。云雾贡茶是元、明、清均为朝廷贡茶是清朝八大名茶之一,也是贵州省唯一有碑文记载的历史贡茶。
来云雾镇参观考察,必少不了去碑文记载处打卡。此前曾在经典云雾工作过的小唐带着我们去鸟王村,车开过平坦的水泥路后,便转进了凹凸不平的石头铺垫的路上左颠右簸,车在山间左弯右拐,人在车里坐摇右晃。窗外山上一排排的茶树吐露新芽,茶农弯腰采茶。
“鸟王十八寨,寨寨十八家。”小唐向我们介绍鸟王村情况,“这是以前的说法,现在肯定不止了,不过一个寨,一个姓氏的居多。”车后来在路边一户做茶人家门口停下,我们要去他们家看茶叶。车进鸟王村,手机便没了信号,似与世隔绝。每走进一户人家,我们首先问的是“你家Wi-Fi是多少”,与外界的联系,都靠“Wi-Fi传递”。
这家的店门,看起来毫不起眼,就像一个家庭小作坊,一个房间放着摊凉、揉捻、做形等做茶工序的工具,另一个房间里放着今年刚做出来的新茶。客厅里,三四个中年大汉,一边品茶一边盘算要买多少茶,要送给谁,还给我们介绍这家的茶叶品质好,他们是从旁边的龙里县特意赶过来买茶的,三四个大汉,一人买了五六斤,拎着大包小包茶叶,塞满了后备箱满载而去。
品尝这家的茶叶后,小马姐姐当场就给老板预定了当天的茶叶,告诉老板晚上来拿。我们继续向前出发,去看云雾贡茶碑文。17年采访,都未见贡茶碑文长什么样,更不知鸟王种到底是什么品种。这样的好奇心愈发让自己想要去揭开真容。
“这些小茶杆就是鸟王种,鸟王茶树种少的很,都是东一块,西一塘的。”小唐说。看到田边、土坎上的鸟王种,这倒是让我有些诧异,想象中的鸟王种,以为是小乔木型,没想到是灌木型的。灌木型的鸟王种,是当地人随意种植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没有人浇水施肥,自然长得瘦小。贡茶碑文在贡茶碑亭里,碑亭为碑文遮风挡雨,碑亭两边有一副对联:五朝贡茶聚万代灵气源远流长 一亭碑文苹三苗精神承先启后,原碑文经历风霜雨雪、历史更替,石头自然有些风化了,所以后人就拿透明玻璃罩住。日光下,两块碑文上的字已看不清,在碑亭后面的墙壁上,有镌刻的碑文译文。
看过鸟王种、贡茶碑文,该去茶山看看。春光大好,茶农背着竹篓采茶。路边停有不少摩的,都是茶农骑着来采茶青的,还有开着三轮车停在路边的小贩,喇叭里喊着“凉粉、凉面”……原来茶农们中午都不回去吃饭,累了就叫碗凉粉充饥,渴了就自己备水。
茶山都是在斜坡上,一眼望去,整齐划一。本地的茶农每家都有几亩地,自家种茶,自己看管,自家采摘,只卖茶青,不制茶。一年四季都在茶山上,孩子放学了,就来茶山跟着父母采茶。户与户之间的茶山,用石头堆砌的围墙以示区分。茶山上有茶道,来游玩的游客可在茶道远观茶山风景,一群四五十岁的阿姨,在茶山上惊呼“太美了、太漂亮了”,披着丝巾,顶着丝巾拍照。蓝天白云,青翠茶山绿映满山,竟有行走川藏线的错觉。
看完茶山,接着去另一村寨的制茶人家喝茶。喝茶间隙,来了两个开着粤C车牌的广东人。广东人说喜欢翠芽,别人送过他据说是8000一斤的翠芽。从他的谈话中了解到,其实他对茶并不了解,也许是顺道要买一些价高、滋味还不错的茶回去。
太阳即将落山,小唐要回去收茶青,我们跟着他又上山了。茶农们追赶着时间,希望在夕阳下山的时候再多采摘些茶青,以便能多卖点钱。春天蕨菜多,茶山上也有,开车的哥哥和小马姐姐在茶山摘了不少蕨菜,我帮忙也摘了一些。不过我摘的蕨菜,他们说都已经开花了,不好吃,要摘那些蕨菜头是褐色未开的才好。
一天的瞎逛,不知不觉已日落山头。本以为当天晚上可返贵阳,实际上是我太稚嫩,不了解做茶,白天见到的只是一角,晚上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