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担任过赵惠文王和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的相国,和信陵君魏无忌一样是以贤德文明于当时。他手下最出名的门客就是毛遂自荐中的毛遂。
平原君赵胜,在很大程度上要比魏无忌幸运,因为魏无忌在魏国期间因为贤德受到了自己哥哥魏安釐王的猜忌,所以他到死都没有得到自己国家的重用。平原君呢?他成为了赵国的相国,并在自己哥哥死后又担任自己侄子的相国,可以说魏无忌生不逢时。
赵胜手下最出名的门客名叫毛遂,这个毛遂一开始并不是一个非常知名的谋士,当时的毛遂名不经传,从某种心理中可以看出,毛遂这个人的心气很高,虽然成为了门客,但是认为很多的问题都是一般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值得他出手,所以他一直在等待值得自己出手的机会。在公元前259年之后的长平之战,秦国包围了邯郸,赵国这时已经失去了主力军队,没有强大的防御体系。这样赵胜成为了这个外出谈判的人,首先他将国家选定为楚国,楚国是一个老牌霸主,在春秋时期就是一个军事强国。赵国则想要以推楚国为盟主为代价签订盟约,希望得到楚国的援助,平原君手下有很多的食客,这些食客中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一开始拟定是在自己的门客中选二十一人,和自己去楚国说服楚王签订盟约,但是选到第十九人之后,就没有可选之人了,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毛遂出现了,他自我推荐想要跟随访问团去楚国说服楚王。由于毛遂在之前什么贡献都没有,所以其他门客都认为这个毛遂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赵胜则询问毛遂在自己门下呆了多少年,毛遂说自己在赵胜门下呆了三年,赵胜这时就以锥子作比喻,比喻有才能的人好比一把放进口袋的锋利的锥子,刚一出现必见锋芒。毛遂则回答说自己是没有放入口袋的锋利的锥子,加入自己被放入口袋,绝对会锋芒毕露。
就这样毛遂跟随其他十九人随平原君去了楚国,在路上其他十九人试探了毛遂的成色,试探之后都佩服不已。到了楚国之后,平原君的和谈并不顺利,很长时间都没有定下来,这个时候毛遂在其他十九人的鼓弄下站了出来,他知道以平原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谈论没有什么用,于是上来之后口气就非常的臭开始质问楚王,楚王则以‘你是家臣’的缘故让他退下。毛遂 手握利剑,开始以武力威胁,同时态度强硬的和楚王讲治国的道理不在人多势众,而在善于审时度势,并且用白起攻打楚国,先后攻下了郢都和夷陵,并在第三战中摧毁了楚王宗庙,这是对楚国先祖的侮辱,并说明自己来和楚国谈判结盟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楚国。楚王在这样的威逼利诱下同意了结盟。
平原君在回国之后,就对毛遂道歉,说自己见过很多人才,自认为自己非常擅长识别人才,当看到先生之后,我再也不敢说自己擅长识别人才了,并且将毛遂拜为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