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的影院真是萧条的可以。三、五个人稀稀拉拉的坐着,《狗十三》显然没获得足够的院线支持,家附近的影院居然没有排片,还要驱车几公里给曹导演捧场。
片子很文艺,叙事笔触细腻,以青春期少女的视角叙述了成长所经历的孤独、理解的缺失、以及与成人世界关系的对抗、妥协,和不可避免的痛苦。
成长是痛苦的,破茧成蝶,能不疼吗?人的自我就是在各种关系的碰撞中建立,家庭环境亦是如此,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自我,不同的自我就会有不同的执着,不同的价值观,冲突在所难免。
自我是什么?克里希纳穆提对自我是这样解释的:“所谓的自我,指的就是各种的概念、记忆、结论、经验、可以被道出或不能被道出的意图、想要或不想要的状态或无意识里所累积的各种记忆-包括种族的、团体的、个人的或宗族的历史。”
换句话说,自我也是个体在社会成长经历中,搭建的各种形象、标贴的总和。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自主或不自主的把自己界分成不同的国家、种族、阶层、职业、角色、兴趣、爱好、价值观、意识形态种群,并在反复的关系碰撞、伤害中不停调整,找寻着最佳的安全感角度,精心构建着自我。
我执即是对构成自我的这些形象、标贴、价值观的执着和坚守,青春期的少年们执着的价值观从何而来?还不是家庭或学校教育而来,可是为了保护孩子们,初期教育为孩子们建立的世界观都相对单纯,简单的多,非黑即白,非善即恶。
可现实世界却复杂的多,人总要成熟,要在现实社会中生存,要熟悉成人世界的那套规则、价值观,这意味着就要对孩童期构建的价值观的打破、重建,打破孩子的我执,痛苦再所难免。而这便是成长的代价。
不要说孩子,即使是成年人,打破自我的执着,也是痛苦的,可每一次我执的消亡,便是一次成长,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述,“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这损的,便是你执着的价值观,你的执念。
其实价值观本无绝对的好坏,不是说孩童时代你执着的单纯、唯美的价值观就一定是好的,也并不是说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就一定是伪善的一塌糊涂,在现实社会中为了生存,为了活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是吗?
自我又是自私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喜好、痛苦、欢笑,很少看到、关心到别人的。正如片中李玩只看到自己丢失了心爱的爱因斯坦,希望爸爸和全家人都帮她尽快找回来。潜台词是“爱因斯坦丢了,我都痛苦成这样了,你们都没看见吗?”。可惜李玩的爸爸只看到自己的整日奔波,觉睡不了多少,只希望李玩乖乖的,少给他惹事。相应的潜台词是“我都累成这样了,你就不能体谅体谅我,少给我惹点麻烦,害的我大晚上还一趟趟往这跑,觉也睡不成”。
大家都希望被看见,被关心,被爱,被喂养。可惜的是,这个自我往往遮蔽了看到他人世界的目光。这种种自我的执着便造成了关系中的各种碰撞、冲突,互相的不理解,因为大家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自己的自我看问题,用自己的标准、价值观衡量别人,判断问题,成人如此,孩童难道不是一样吗?
所以,自我需要碰撞,在碰撞中去认识这个自我,去学习关心他人,去学会慈悲,去学会爱,这样我们才能成长,虽然它是痛苦的,就像那首歌中唱道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最后唠叨一句,片子确实不错,视角独特,真实再现了青春期少女痛苦中不断成长的那个自我。但是还是偏女性化一些,要是男孩青春期的成长是不是狗血的多?因为想起了几十年前我哥青春期受了委屈,家里到处找刀要去削对方的那个夜晚,父母的咆哮,老哥的对吼,一晚上的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