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在我心里一直都是一个充满膜拜的词语,我自知自己还离真正的写作还相差甚远。
对我而言,我只是想用文字记录这一去不复返的生活,不安时倾泄心中的小情绪,当然更重要的是表达和传递。
年幼时,我是时代的孤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留守儿童。
六岁不到就寄住在外婆家,童年的记忆里更多的是孤独,在那个偏远落后的村子里有一座小学,四年级以前我的学习成绩是不好的,不像现在的小学生学业繁重,老师布置的作业通常在课间就完成了,不管是自己做还是抄同学的,总之不会把作业带回家。
放学后我们的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三五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山坡上打猪草。晚上就和大人们挤在屋子里追剧,个子矮的我总是被推到前排。
久而久之,近视眼很自觉地找上我了,导致现在的我戴着七百多度的眼镜。
从小到大最头疼是两件事,一是上作文课,老师给了诸如: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题目,安排我们写作文时我总是无法下笔。
因为在我的记忆里他们出现的次数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少到我不知如何写。
二是每次学校开家长会,那个时候家里没有手机,学校的所有通知都是把纸质版的交给学生,由学生代为转达。
每次我把通知带回家不知道交给谁,舅舅忙于奔波生计不敢劳烦他,外公身体欠佳。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所有的家长会中只有两次我的家长没有缺席,一次是上初一时外公代理参加了家长会,外公身体不好,一坐车就晕,要好几天才能缓过来,那次他从家步行到学校,好几公里呢,担心他的身体之余我还是有些感动的。
因为再也不用被老师同学说我的家长永远缺席不负责任。
还有一次就是上高一时,正好老师安排我做主持,那天舅舅抽空来参加了家长会,带着老师同学对我的一致好评和我写给爸爸的一封信满意的结束了我学业生涯的第二次家长会。
写到这里,我的眼里已经悬挂着泪珠了。
此时的泪珠和年幼时那些夜里的抽泣是不一样的,那时是孤独的、无助的、更是悲伤的。
总以为我最亲的人抛弃我了,甚至想过很多次以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唤起家人的在乎。
寄人篱下,即使别人对你再好,也会没有归属感的。何况当年那个我寄住的家还有比我小的表弟表妹。
曾经的那些悲伤与孤独无人诉说,除了夜里缩在被窝里独自哭泣,唯一的倾泄方式就是写日记。
所以从开始学写作文时我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与其说是养成的不如说是憋的。我把日记本当成了我的倾诉对象,如果不写我会憋坏的。
高三那年终于可以搬回自己家住了,整理东西时我发现了一沓日记本,当时害怕搬回家被爸妈看见,索性全部撕掉了,现在想想真的有点后悔,那可是我走过十多年的时光。
因为热爱,上学时写的作文总是被老师当成范文,因为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羡慕的眼神,让我更加热爱。
写作让我心思更加细腻,更懂得思考,更珍惜生命里的一切,活的更幸福!感谢曾经那段孤独的时光,为我打开写作的大门,希望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