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可以,但没必要】落实的不好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工作上的间歇性自闭以及对社交网络的依赖。
第一个方面其实是一个比较神奇的负面循环:缺乏经验&畏难情绪重——备课进度慢——惧怕&抗拒/无法及时展示备课成果——错过批课——闭门造车越整越难——进一步畏难...
但其实我的同事都是很热心的,组长也很很好沟通,更关键的是她们能力都比我要强——实践证明,她们其实是我工作进度推进的最大助力。先前多半是倾向自己磨洋工似的一点点憋内容,直到最近意识到和同事交流、请教带来的巨大益处之后,才开始逐渐学会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或者解决效率较低的问题之后不要死撑,而是要选择及时的同更有能力的人沟通,求助,才有益于自己的进步。自己前一阶段的自闭倒不是因为自以为是的那种清高,而是单纯在新环境中倾向封闭的社交习惯——我更喜欢去听,被动的被别人了解,而非主动地融入进去。
这一份原则其实没有太大问题,但自己在运用它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将社交和工作区分开,这是阻碍自己前进的一大误区。
【慎独】本身是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需要慎独。
当然,自己在最近的交流请教过程中自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自己不像以前单纯只管自己的节奏,只有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去交流,而缺乏对他人应有的支持和帮助。比如今天下午,自己的任务虽然没有能够如愿完成,但仍然选择了先把自己手头的事情放到一边,参加同事的试讲,并且积极地给出自己的意见和支持。
I think my colleagues deserve those, even I was not helpful back there.
第二个方面是自己最近在遇到困难时的第一反应是“烦躁——先转投社交网络刷一下 无论哪个平台——再回头做事”。
这个行为模式最近已经严重侵害了自己的注意力以及总体的可工作时间。明天开始加入比较具有强制性的定向app时间限制以及工作时段的番茄钟。
这个问题先前有提到过,但并没有予以足够且持续的重视和整改,以至于到今天一天两条pyq——发pyq不是不可以,但一旦发就势必牵扯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毕竟自己常年是关闭pyq的;而这种短期的窗口打开对于自己而言对反馈的渴望其实是很强烈的,所以正如今天实际情况的强烈佐证,pyq可以开,但并不是那么强烈的愿望。最近渴望得到外界反馈的意愿远大于真实分享的意愿,so是自己先前杜绝的那种。
真正的认可应当来源于内心和做到的事情,而不是发几张图配一长串没人看的文字来体现的——如果文字朴实,那何必发pyq;如果文字浮夸,那自己又并非那样的人。
so其实今天的pyq操作是一个极其不自洽的体现。
同时值得自己去反思的是,自己最近大把的时间浪费在社交平台/功能上,本该属于内心独处,自我反思以及进一步阅读的时间都被压榨了。只剩下晚上这篇文字的时间。然而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这里的文字再真实,但如果任由自己的思想滑坡,那最终要么断更要么写出自欺欺人的东西。
后者不太可能发生但它听起来就已然足够恐怖了。
So,first stay self-conscious and then try to realize self-control.
Cutting down those unnecess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