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从2017年就开始相亲,已经有四五年的相亲经历了,见过的人不少,却总觉得不合适。
这不,昨天刚一到家,就收到消息,热心邻居说有个男孩子,得见一面。
行吧,过年相亲嘛,这都是特有年龄段该有的过年习俗,那就见一见。
我在大马路的十字路口见到了这个男孩子,同时见到的还有他邻居(或者是自家亲戚,我听他喊婶),另一个是媒人,就是我的热心邻居,看着我长大的大娘。
我在大马路这边的红绿灯路口第一眼望过去,嗐,又是个子不高。
从小深受偶像剧荼毒的我,对“对象”的印象,总是停留在:个子很高,身材笔挺,自带光环,时尚绅士这些表面的形象上。
以至于这些年见到的男孩子,总觉得太过普通了,现在能记得名字和长相的寥寥无几。
第一个相亲对象,留给我的记忆是——他不敢坐飞机,觉得坐飞机不安全,所以出门谈生意都是高铁。他不希望我去外地工作,希望我可以在家里帮着他一起做事。
可是那时候我刚毕业,还是太年轻,一听说不让出去工作,那哪行啊,果断拒绝。
中间有人介绍两个个子高的,一个因为过于害羞,没跟我说几句话;一个因为问题太多,让我觉得,嗯……问题太多。
其他男孩子个子好像都不高,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有了来自网络上男性身高数据和现实相亲中对于男性身高的认识,我开始慢慢清醒,也许就真的就不一定非要用身高来作为找对象的卡尺。
所以,当我走近一点,看到这个男孩子大大的眼睛、稍微显白一点的皮肤,我竟然没有觉得想要拒绝。
我们一起走到路对面的一家饮品店,应该是县城唯一一家蜜雪冰城,里面有两对相对而坐的男女,哈哈,十有八九也是相亲吧。
我们找了靠阳光的位置坐下来,听说家里十几天没出太阳了,难得一个好天气。
坐下来喝饮料的时间,我留意到,他的头发浓密而又硬挺,穿着并不时尚,不过看起来倒是干干净净。聊天的过程好像也还比较融洽,并没有什么让人感到不适的问题出现,因为是一个地方的,还能凑出些共同认识的老师的片段。他讲话的时候很爱笑,有种刚从学校出来的少年感。
很快,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叫上了他婶、我大娘(媒人),我妈,一块到附近吃午饭,整个饭局,三个女人聊着我不知道邻里八卦,我也接不上话,就听她们说着家长里短,偶尔接上一句。
他也在静静的吃,客气的让菜,偶尔接上一句,还少不了配上特有的笑声。我回想刚进餐厅的时候,他让座的样子,如果是我,我可不能这么从容妥帖,作为一个年轻男性,跟一桌子女人聊天,搁我来说,听着都感到为难。
总之,他这一系列表现,我看出来妈妈是挺满意的。
分别的时候,媒人问你们俩是再去逛逛还是咋办?还没等我说话。他说先把你俩(我大娘和他婶)送回去吧。
我以为下午他会过来找我,或者至少发个消息。五点多的时候,他发来消息说,下午再跟朋友一块玩耍,晚上还得跟朋友一块吃饭。十点多他又发来消息说到家了,我一看时间太晚就没回。
其实中午吃完饭回家的路上,妈妈问我感觉怎么样的时候,我就已经告诉她了,我说民政局明天上班吗,去登记下吧。
哈哈哈,玩笑里透着真心话,下午,我已经把要去他工作城市的路线都查好了。我翻完了他的朋友圈,并且已经开始在想换一个新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了。
可是我也知道,我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来期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