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究竟是几何?曹操没有说。或许他也不知道,或许他也在问人生到底几何,更或许他数学学得不好,所以不知道几何也可以是几何。
几何大约发明于公元前300年,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注意区分公元前和公元)。也就说,曹操时期已经有了几何,而且已经存在了400多年。至于他为什么没学好,可能是当时的人及社会都不太重视,甚至觉得几何并无大用,会用九九乘法口诀即可。打仗靠的是武力和谋略,与人交往靠的是智慧与计策,完全没有数学什么事,更无关几何。
那么人生到底有几何?属实说我也不知道,这并不是说我数学学得不好,几何更差,而是人生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指标或参数可以用几何来解。众所周知,几何是一门研究空间结构及性质的学科。而人生却是一个没有任何空间参数的虚指。何为“人生”?没有人能准确地解释它,而我们更多时候用它泛指人的一生。
所谓“人生几何”,用文学的语言解释就是“人生有多少(人生如梭,岁月如歌)?”那到底是多少?这又回到了数学的范畴。既然我们无法用数字量化它,那用几何又怎样呢?很遗憾,同样也无解,但也不是绝对的无解。如果把人生的轨迹比作是一个圆,那圆的面积就应该是我们这一生所有的经历,那它的半径或直径又该是多少?这看似是一道简单的几何题,但缺少了一个关键的值。虽然我们无法量出人生的半径,但我们可以把人的寿命看作是它的直径。
我们可以根据人均寿命递增的规矩,轻松算出自己所处年代人均寿命的值,进而算出我们人生圆的面积(S)。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不不不,我们刚刚算出的只是平面人生有几何。我们真正要算的是加入“人生高度”这个变量后的立体人生有几何,平面人生只是一个基础,立体人生才是真正且完整的人生。人活着总归是有价值和贡献的,正如广告里说的那样,“人生需要高度。”
人生的高度该如何确定?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圆的半径(r),理所当然,也就知道了圆心,我们可以在圆心的正上方设置一个点,使其与圆心垂直,这条垂线就是高度(h),然后根据公式( V=1/3Sh(V=1/3πr²h))算出圆锥体的容积,这个V值便是我们的一直在追问的人生几何之几何。 这就结束了吗?不不不,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且绝对无法量化的值——高度(h)。它可以是无穷大,也可以是无穷小。正如司马迁所言,有人轻于鸿毛,有人重于泰山。 这其中的关键,便是高度(h)的体现。
有的人前半生努力拼搏,收获颇丰,后半生安逸享乐,合算下来约等于“一事无成”。这样的人生反倒是好算(高度约等于零),而这样的人也绝对是会活着的人。相较这类,后两类更常见。一类是前半生兢兢业业,后半生兢兢业业,忙碌一生毫无建树。一类是前半生努力拼搏,后半生才促成一番事业,一生都在为事业操劳,从未享受过片刻劳动成果。
所以人生几何?重要吗?于我而言,貌似已经不重要了,但我又必须承认它依旧是一道数学题,一道无法给出正解的数学几何题,无论再过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