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周五,初三的日子第250天。中考倒计时第60天。
早上张同学面包、牛奶对付早餐,我继续睡我的大觉,她俩步行去上学。
中午吃饭时,我和杨纳闷都12点40多了,张同学还没打电话。
我说:肯定是你娃手机没电了,这几天没见她充过电,估计学得忘记了。先不管了,没事。杨放不下心来,想打给托管问问情况。正当我俩为打不打电话在讨论时,手机响了,是张同学打来的。
杨问:今天怎么下课这么晚?张同学说:下午要考试了,波波又开始了他的爱心小课堂,给我们长篇大论。“爱心小课堂”是张同学自己创造的词语。
学生们考完试就放假,如果不再盯紧点,要求严点,学生又该放了羊了。于是波波抓住有限的时间,给学生们讲大道理,提出殷切希望。不过学生们的心思都在石头上,哪有什么反应,都想着下课吃饭,放假睡懒觉呢。张同学估计也是肚子里咕咕叫,想着托管香喷喷的饭菜了。
晚上,我和朋友出去吃饭,她俩在家吃饭。杨还发了微信图片给我,显示她俩吃得肯开心。只是等我回来时,家里其实好像有些沉闷,张同学见了我也不说话。
我笑着问:考的怎么样呀?张同学不吭声,似乎不高兴。我又问了一句:发挥地咋样?张同学埋头作业,也不转身看我,很不情愿地说:还好。我明显感到张同学的心情不是那么的兴奋和开心。
我纳闷:这是怎么了?难道出师不利,考砸了?我偷偷问杨,发生啥事了?
杨说:接你娃时说自己考的还行,结果回来一对答案语文就错了两个题。吃饭时,我俩聊得还很开心,你娃说她作文创新了,很有信心的样子。作文是写一个景色,你娃自己想创新,她写了一个环境。杨说考试你创新啥,考试时间紧张的跟啥一样,你还敢有心思创新,你正常发挥就行。后来张同学去了趟厕所,估计信心受打击了,从厕所出来,就拉个脸,不高兴了,就不好好学习了。
我想:张同学想让杨鼓励她、肯定她的创新,结果却被泼了一头冷水,自然很不开心,本来想分享自己的喜悦,结果没有得到响应不说,还被教训了一顿。
杨不管张同学这些,看到张同学无心学习的样子,反而是骂了几句:别的孩子人家考前都急急忙忙的复习,你这是啥状态?想学不想学的,拉个脸子给谁看呢,你这样的状态还想上附中?
张同学没有说话,我也没有说话,只有偶尔我和杨之间的交流,后来张同学说话了,说她困的很,不想学了。
张同学估计心里也不太舒服,本想着借着这次考试能翻身,结果自己仔细一想,似乎是出师不利,一对答案发现错了不少,感觉希望要破灭了,于是心情愈发不爽。
杨愈发看不惯,说到:你这死气沉沉的,有啥效率,自己要给自己调节情绪,要活跃起来,你坐的那地方沉闷的,能学进去?你自己也好好反思反思,一次次的错过,没考完你就说哎呀没注意,下次我再注意。这次错过了,还有下次,下次错过了还有下次吗?把每一次考试都当做最后一次考试,机会不是一直都会有的。
我想:大人的道理孩子不一定能理解?就像杨说了这么多,张同学来了一句时间不一样。我也不理解,她这个时间不一样是什么概念?谁和谁的时间不一样?难道是我们没有租房的原因。
杨继续说她的道理:自己要调节自己的心情,家里这么大,你活动活动,让自己兴奋起来,这样死气沉沉的,学得顶啥用呢?
其实一切全在自己,自己的心情自己调节,靠前的情绪也需要自己掌控。我本想鼓励一下张同学,但感觉这种现状最好什么也不用说,说不好还惹得我自己生气、惹得杨生气,要是再训上几句就成了事端了。
有些事张同学自己经历了,也就会慢慢的学会克服,学会面对,而不是要我们给她分担,不是所有向远处呼喊、所有友好的示意都能得到积极、热情的回响,我们要懂得这些。
还有个小插曲,吃饭时张同学说:她同桌说她,我要像你这么学习,这么认真,都是全年级第一了。他同桌说你看你在学校里,数学写完写语文,语文写完写英语,作业写得认真,天天似乎都在学习。我也想不通,你为啥不是第一呢?
张同学同桌的话倒是令我有些震惊,原来张同学真的很用工,真的很用心,有一颗执着的心,一直在努力,学得比较辛苦,也许真是方法不到位,总是没有在成绩上体现出来。我忽然想起了我高中的一位同学,个子很高,他真的很刻苦,比我们下的苦都多,经常能看见他埋头苦心的样子,但成绩就是上不去。
学习也是一种顿悟,靠智慧、靠方法,也靠勤学,就像练武功一样,勤劳是态度,也要有悟性,多思考,找方法,祝愿张同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属于她自己的窍门,能获得她梦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