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已经一周多,很开心。每天的时间都可以自己支配,在海边拍照,看着每天的日出、日落,看着周边休假的人,也能感受到一丝生活的停顿。人生需要暂停键,一年当中要给自己留一段独处的时间,一段放空自己的时光,一段能给自己拉一个读书清单的时间,然后在这段暂停的时间,把它们读完,读完后有思考、有反馈,然后继续上路。
30岁之前,靠着小聪明和老天给的运气一直取巧地活着。30岁之后,运气似乎没了,小聪明也渐渐失效。原本熬夜通宵也不会感到累,30岁之后到了后半夜就只剩下头痛。突然发现很多解题的关键,都藏在之前的日积月累里。真正能让一个人走远的,都是自律,积极和勤奋。
发现周边的朋友们,特别是有了宝宝的朋友们,在朋友圈里的内容基本都是孩子和工作,工作之余也都是带着孩子参加各种亲子活动,自己的休息时间几乎被工作和孩子占满。工作之余,也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焦虑,同样也就伴随着中年危机,原因是:
∙ 焦虑,往往是很久没有做成一件事,无论是自己想做的,还是交给你做的。
∙所谓的中年危机,只是那个年轻时傻逼的自己而已。其实在今天真正遇到的危机,早就在20年前种下了,并不是今天才变成这样的。在很早、很年轻的时候就错了。
朋友圈并不是带给你压力和攀比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你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经常转发并阅读爆款文章,特别是,你在大城市工作,每年都会读到一些有关你所在的城市,有极强带入感的软文,一下子让你在文章中,找到了久违的感动、特别是从网络上整理出来的一些比较贴切的段子,整合在一起发出来的时候,你越发觉得那就是你每天真实的生活和写照。你可以从这类文章中找到若干个甚至更多,让你痛恨这座城市的理由,让你放弃现有的一切幻想,去追求什么诗和远方的田野。就像当年你看一些星座的软文一样,感觉那里说的都特别准,说的都是你将要或即将要到来的事实。
这些内容套路都是:极强的带入感和并没有提供任何解决方案的无效呻吟。
所以,我基本不关注任何微信公共账号,也不太点开朋友圈里转发的文章阅读。我甚至在近五年都不用微博这样一个曾经还算是改变生活的APP,原因是:
因为真的经常被评论里面的恶毒惊吓到,几千条的评论,小半数是仇富,嘴炮,谩骂。相比之下,Twitter上的友好度,文明度,还有智力度(那是什么鬼)都远远超过微博。
在Twitter上你可以关注到这个世界上更有意思的朋友,有些国外朋友的手绘或是摄影,哪怕是PS的图片,绝对是让人感受到了,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有趣的人,原来生活里还存在更多追求美好事物的可能性。你可以专门找一块显示器,放在你办公桌的一脚,把你感兴趣的领域的那些人,都关注上,看看他们每天发的内容,时不时就能发现意外惊喜。很多在金融领域的管理者,很活跃,一些言论、有趣的段子经推友们转发或翻译,放在了微博上。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李开复在微博上发的段子,很多是从Twitter上直接转发的,并不是他的原创。给自己一个获取一手信息的机会,何必等着看别人发的那些二手内容。
在这个好人赚钱时代已经到来的时刻,最重要的是要问问自己:
∙是不是个好人
∙是否还在持续学习和迭代
∙是否每年都要进行个人操作系统和认知的升级
∙是否持续成长
中国经济需要新动力,在我看来,新动力就是好人赚钱,行善赚钱,知识赚钱,创新赚钱,专业赚钱,而不真、不善、不美、弃知、反智的人,不应该再大赚其钱。
个人成长上,一个人什么时候有钱都不算成功,有钱只是表面。不同年龄的成功标准不一样:20岁有高手带你,30岁有高手用你,40岁你的价值超过你的能力,意味着你要有光环;50岁一定要做到桃李满天下;60岁有趣就可以。
明确个人工作上的三个确定性间的关系:
能力、态度、范围的确定性,目的是你被整个网络能看到,大家知道你是什么、能做什么、边界和底线是什么。大家可以把你的口碑复制出去,工作方法的核心不是解决具体的事情;而是把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在空间和时间上复制出去,这是做一件事情,在职场和创业上的核心方法论。
时间慢下来以后,每天读书和思考的时间是整块存在的。工作的时候都会有责任的牵挂,每年给自己一个按下暂停键的时间,停顿的不只是匆忙赶路的背影,还有对现在生活的一些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更多期待。让自己变成一个生活中美好的人,好奇的人;而不是任何事情都想要挑出毛病,对待别人都用苛刻或是在自我评价体系内闭环内容面对。
禅定时刻: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但是生活是具体的,泛泛地讲好和坏没有太大意义,找出几个反例永远不是难事。关键是要具体看看一种产品的总体水平是否比另一种好了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差异就能够带来体验上的很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