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了很久,主要还是工作太忙,当然跟自己的懒惰也是分不开。不过书是一直在读的。三月份读了凯文凯利 (KK) 的大作,三部曲之一《必然》。但是很久都没能抽出时间去写读书笔记。最近在写的时候,就又粗略的翻了一遍。
其实了解到 KK 已经是很久之前了。应该是 15 年左右的时候,读了他的《失控》。当时就觉得太神奇了,我愿称之为“大预言家”,总觉得他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上帝视角。不过后边就没有关注了,《必然》这本书也是某次大促的时候,找凑单书籍的时候恰好翻到,一看是 KK 的书,就毫不犹豫地买了。
传说中的KK三部曲:
- 观察:《失控》
- 反思:《科技想要什么》
- 展望:《必然》
中间的一本还没有读,找时间也要读了才好。
KK 的厉害之处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失控》精准预言了1994年往后的三十年的互联网;而《必然》正在预测2016年以后三十年的互联网。
在《必然》中, KK 用了十二个关键词,来表达他对未来趋势的总结:
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tering)、重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开始(Beginning)
下边就分开说说:
形成
一般人们都用乌托邦来代表向往的美好世界,没有问题,没有烦恼,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公平的。而 KK 直接表达了对乌托邦的另一种看法:『没有不适的世界会停滞不前;某些方面过于公平的世界,也会在其他方面上不公平得可怕。乌托邦中没有问题可烦恼,但乌托邦也因此没有机遇存在。』,但他对另一个极端,反乌托邦也并不认为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一个进托邦(protopia)的概念。一个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解决,不断进步的社会,事物都在一个很小的方面一点点进化,感知不明显但确实存在。这就是他所谓的“形成”。
在这一部分,他还提到了关于比特化,互联网的形成过程就是将事物比特化,其实这个观点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倒是有那么点感触,互联网的强大之处就是可以构造一个绝对虚拟的世界,那互联网的机会在哪里呢,就在于现实世界有,虚拟世界没有的,而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转化,这应该就是 KK 说到的比特化。但是这本书里他不是强调这个,而是强调比特化将会延伸进时间。它可以轻松的回溯过去,也可能对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做出预测。这应该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知化
所谓知化:将事物赋予认知能力。提到这个,在现在的社会,估计是个人都能脱口而出人工智能。而 KK 在这里则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人工心智。我也试图去提炼他的观点,他将宇宙中的思维想法,叫做心智,这个宇宙存在各种各样的心智,而人工智能属于人工心智。他提出:人工心智不是比人类想的更好更快,而是可以思考人类理解不了的。这一点倒是让人工智能清晰了不少。
在这里他还提到了云计算,指出云计算遵循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法则,又叫做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网络规模扩大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其价值增加的速度。进一步得出了结论,未来的人工智能将由两到三家寡头公司主导,并以基于云端的多用途商业产品为主。
(相关产业: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
流动
这一章就很神了。直接从媒介的角度出发,指出新媒介最初的形态是模仿将要取代的媒介。所以第一阶段我们的计算机存在桌面、存在文件夹。第二阶段则是出现了网络组织,但现阶段已经走入了流时代。一切的信息都是流动的。其实在 KK 来看,一切事物都遵循流动这个底层逻辑。都具有流动的四个阶段:
- 固定、罕见
- 免费、无所不在
- 流动、分享
- 开放、变化
这里我举个例子:
比如音乐:最开始的音乐获取的成本是很高的,需要买碟,或者买票去现场听。第二阶段,比特化之后,音乐的获取变得更方便(不考虑正版盗版的问题),变得开始无所不在。第三阶段,人们开始去分享给其他人自己拥有的音乐,这个时候就开始流动。第四阶段,人们开始对音乐进行剪辑、改编再次创作,甚至是草根一族也可以轻松做到,这就是开放、变化。
其实还有很多例子:书籍、电影,甚至是我们觉得无法比特化的鞋子、衣服、摩天大楼……
另外就是 KK 还提到了“价值轴心的变化”,当一种东西从稀缺变得易得,价值轴心就会反转,原来与之相对的易得的东西变得稀缺也就更贵。『当复制品免费时,你就要销售那些无法复制的东西。』他如是说,什么东西无法复制呢,答具有原生性的东西。而再回头看流动的四个阶段,这恰好是由2到3的变化所需要的驱动力(其实我觉得这里也暗含了人是趋利的)。所以最终他指出,流、租赁化将会是未来二三十年的一个趋势。
屏读
可能很多人都会不理解屏读跟阅读的区别在哪里。其实 KK 所说的屏读,是指屏幕固定,内容不断变化。而阅读是客体固定,人类需要不断变化客体。如果觉得拗口,把客体换成书代入进去就好了。因为阅读的对象不仅仅只是书,所以用客体更为准确。
与之一起而来的就是内容的比特化,因为屏读这种方式的产生,会促进内容的比特化。人们会更加需要把东西可以在支持屏读的屏幕上展示出来。
其实 KK 提到的屏读让我想起了博尔赫斯的小说《阿莱夫》,其实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屏幕就跟博尔赫斯笔下的阿莱夫差不多。这么看还是博尔赫斯更厉害点,毕竟他 1994 年就写了这本小说。也或者说是哲学厉害,很早就想到了会存在着一种这样的东西来解决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
(相关产业:电子书阅读器、AR\VR)
使用
减物质化(轻资产)、租赁、去中心化、平台协同、云,将是未来三十年的趋势。
减物质化代表着用更少的物料制作更好的东西。而租赁、平台协同和云将满足人们对按需使用的即时性的要求。这些都是人类刚需的东西。
(相关产业:平台化产品(应用商店、Airbnb、滴滴)、SaaS产品(Adobe 订阅制、Microsoft Office 订阅制)、云盘)
共享
这里的共享,有分享和协作两部分。KK 提到了一种数字化的”社会主义“,颇为有趣;或者说叫数字化的”集体主义“。这让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叫集中力量办大事。另外就是人本身都会存在分享的欲望,所以 KK 认为共享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对协作的看法,跟《大教堂与集市》的观点还是很像的。扩展阅读的话,可以看看,这本讲开源世界观的书籍
(相关产品:社交软件、wiki)
过滤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好的过滤器必须是人类的刚需。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这里就要谈到注意力价值的衡量。KK 提到了 CPM,在广告行业中会用 CPM(Cost Per Thousand) 来衡量获取注意力的成本。他还用互联网产品的年收益总和除以时间,来计算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价值,用来当作注意力价值。具体的统计就按下不表了,互联网是最高的,这倒也能解释为什么大家都在研究让用户成瘾。他还提出了衡量个人注意力价值的一种方法,简单来说,看一场电影,就用电影票价除以电影时长,来得到单位时间内的个人注意力价值。如果从这个维度看的话,互联网上的个人注意力价值仿佛是最低的。这些统计方法也并不一定科学,但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衡量我们与互联网的关系。(实际上信息聚合平台,就是在想办法节省人们的注意力。)
至于过滤器,也并不一定就是传统意义的过滤器,像推荐系统本身其实就算是过滤器的一种……
(相关产品:Google AdSense、推荐系统、信息聚合平台)
重混
重混:对已有事物的重新排列和再利用,对传统的财产观念和所有权概念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这里毫无意外的提出了法律上的问题,KK 认为需要一个更为适合的法律来对此进行约束,既能保留社会的进步性、但又能对权利得给予必要保护。这也是之前提到的事物流动中的四个阶段,其中的第四个阶段。
(相关产品:视频剪辑片段、同人小说)
互动
未来的几十年,人类会对不断与之互动的事物进行拓展:
- 我们会继续给自己制造的食物添加新的传感器和感官功能
- 互动发生的区域将会继续向我们靠近
- 最大程度的互动会要求我们欣然融入技术本身
(相关产品:VR/AR、计算机视觉)
追踪
对事物的追踪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会给人类改善生活提供更好的方向。追踪之后的分析用来进行知化,将会让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做进一步追踪。这又恰好印证了进托邦的微改善。好家伙,套上娃了。
(相关产品:物联网、智能穿戴、大数据、智能家居、智能出行等)
提问
网络让人失去了沉思的能力,蜂巢式的心智让人们变得不愿意思考。巴勃罗 · 毕加索对作家威廉 · 费菲尔德说:计算机是无用的。它们只能给你答案。好的问题在这个时代是需要的。那什么是好问题?关于这个,KK 没有对其直接下定义,而是举了一些例子:
- 一个好问题值得拥有 100 万种好答案。
- 一个好问题就像爱因斯坦小时候问自己的:“如果和光线一起旅行,你会看到什么?”这个问题开启了相对论、质能方程 E=MC^2 以及原子时代。
-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立即回答。
- 一个好问题挑战现存的答案。
- 一个好问题与能否得到正确答案无关。
- 一个好问题出现时,你一听见就特别想回答,但在问题提出之前不知道自己对此很关心。
- 一个好问题创造了新的思维领域。
- 一个好问题重新构造自己的答案。
- 一个好问题是科学、技术、艺术、政治、商业领域中创新的种子。
- 一个好问题是探索、设想、猜测,带来差异和分歧。
- 一个好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既不愚蠢也不显而易见。
-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预测。
- 一个好问题是机器将要学会的最后一样东西。
- 一个好问题代表受教育的头脑。
- 一个好问题能生成许多其他的好问题。
这些例子让我们可以抚摸到好问题大致的轮廓。
在现在的世界上,正如 KK 说的『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相关产品:问答社区、wiki)
开始
互联网将这个世界连接,如果将整个世界看成一台计算机,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大脑都变成了其中的一块芯片。这些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世界大脑,有人把它叫做心智圈(Noosphere),KK 把这个称之为『全息圈(Holos)』,而这个全息圈将会在未来通过上述这些能力向更好的方向进化。仿佛整个世界是在进行一场类似机器学习的训练……
正像 KK 在结尾说的『未来 30 年,全息圈将沿着与过去 30 年同样的方向挺进,那就是:更多的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以及提问。我们正站在开始的时刻。已经开始。当然,也仅仅是个开始。』
总之,这本书提到的很多东西,在现在已经看到有很多产品得到了印证,初看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对现在社会规律的总结而已。但其实,这本书写于 2016 年,那个时代还看的并不那么明显,五年以后的现在仿佛已经有很多方面得到了证实。
其实让我受益匪浅的,不是 KK 的这些结论,而是他推导这些结论所依据的底层逻辑。实际上整本书是网状结构,因为读到最后,会发现,他的结论或者说这个世界的运行都在依照着某种形态或某种规律,这些规律就是我所谓的底层逻辑。而这些东西,在他 1994 年写的那本《失控》中,就已经初见端倪。整个世界依照着这个底层逻辑在不断的往前运行着,所有事物都无法逃脱。这让我不得不觉得 KK 开了上帝视角。
我并不能对这本书做一个非常完美的提炼,或许是因为书中的金句太多,每一句拿出来都可以让人得到醍醐灌顶般的体验。凯文凯利,永远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