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梦想:一个有趣的新认知,梦想的局限性——梦想和乐观的预期被实验证明会妨碍目标的实现。大脑无法分辨目标实现和幻想目标实现这两者的差别,过度的幻想本身会因为得到了满足而大大降低实际行动的可能性。比较好的方式是有了梦想先行动再公布,然后尽快找到在这梦想对显示的投影——自己的榜样
再来说预期:有一段祷告词——愿上帝给我力量,改变可以改变的事;赐予我勇气,接纳不可改变的事;给予我智慧,区分两者。这实际上正是“心理对比”,设想梦想达成、目标实现,并且马上用理性考虑目标实现的障碍,这样的心理对比能更好的完成目标的实现—最终修炼成为“优雅的理性乐观派。”
然后说执行:当有一个希望产生的时候,问自己①你的期待是什么?②在当前的情况下,这个期待最好的结果是什么?③在当前的情况下,最大的现实障碍可能是什么?
执行意图WOOP:即具体怎么做。在潜意识里给最糟糕的情况做好预案,如果遇到障碍,预案被唤醒,见招拆招。没有什么高手是真的有临场发挥一说,之所以胸有成竹,是因为心中的确已经有过无数的姿态万千。
W:wish-寻找一个你内心的愿望,设定一件最想完成的技术前能够
O:outcome-如果达成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尽情畅想
O:obstacle-思考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最担心发生的障碍
P:plan-在脑海中预言最好和最坏的情况,找到平衡点,制定计划
IF……Then……
心理对比将会帮助我们更理智地面对目标并达成目标。你需要积极的执行意图,而不是消极的。比如,面对减肥而设定的执行意图有两种截然不同大可能。
——如果(if)今天觉得累,那么(then)我就把原本跑步换成散步,觉得体力可以再跑动起来
——如果(if)今天下雨了,那么(then)我就把跑步换成游泳或者在家里跳操
——如果(if)今天身体不舒服不适合运动,那么(then)我就在吃饭后去散步
——如果(if)今天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那么(then)先去运动,保证睡眠,明天早起把看书的时间补回来
——如果(if)今天有朋友约我出去玩,那么(then)我就尽量建议饭后散散步而不是吃甜品
也完全可能会演变成这样
——如果(if)今天觉得累,那么(then)我不跑了
最后套用到现实:
流行的社交打卡模式套用之上,社交监督让你加压,社会认同让你减压,这个压力差值最常见的情况是失之毫厘,溃以千里。与其晒目标,不如晒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但是我希望自己能磨炼成不必向世界宣扬的样子。毕竟心智成熟的满足感不应该来源于励志,而是来自于目标真正的实现。人应当先用自己的动力跑起来,然后才是借力。
如一个和尚曾传授给贾平凹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
以上是我今天的认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