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战士,长津湖坚守阵地,失去手脚和左眼;
他是村支书,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脱贫致富;
他是作家,用嘴和残肢创作了两本长篇小说……
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
他被誉为中国版“保尔”,他的故事感动着每一个国人。
1933年,朱彦夫出生于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
在他10岁那一年,父亲帮八路军带路,被汉奸出卖,遭鬼子残忍杀害。丧心病狂的鬼子踢飞了母亲,还在小彦夫的肩膀上砍了一刀,又放火烧毁了他家。
14岁时,他瞒着母亲入伍,开始南征北战。
小小年纪,却异常英勇。他10次负伤,3次立功,跟着部队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上百次战役。
好不容易盼到了新中国解放,抗美援朝战场的号角却吹响了。
这场战争,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1950年,17岁的朱彦夫随部队跨过鸭绿江。12月21号傍晚,长津湖畔250高地,敌我双方蓄势待发。
零下30度的寒冬,志愿军们穿着单薄的衣裳,在这场250高地争夺的恶战中,朱彦夫所在的二连全连战士,和敌人装备精良的两个营激战了三天三夜,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
他们守住了阵地,全连官兵或战亡或冻亡,朱彦夫是其中唯一的幸存者。
当增援部队发现他时,他的肠子流出体外,左眼球被击穿,四肢冻成冰块,昏死在阵地上。
历经47次手术,昏迷93天后,他终于醒了。
但他从此失去了双手双脚,仅剩下视力0.3的右眼。
他悲痛欲绝,一度想要自杀。
染红纱布的鲜血,就像250高地上战友们的鲜血一样刺眼。
打仗死都不怕,还怕活下去吗?
他不想成为只能躺在床上的“废人”、功劳簿上的“活死人”。他要自食其力,做一个有用的人。
经过千万次的反复练习,他学会了自己吃饭、自己站立、装卸假肢……
生活能自理后,他坚决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级护理生活,请求返乡,为家乡增砖添瓦。
1957年,24岁的朱彦夫全票当选张家泉村的村支书。
为了制订山地改造计划,他坚持每天托着17斤重的假肢,拄着拐杖考察地形。在崎岖的山路上,他在无数次地跌倒和滚爬中,摔得鼻青脸肿。
就这样,不论严寒酷暑,他带领村民们开办夜校、治山改水、劈山修田、高山架电、发展林果业。
25年里,穷得叮当响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张家泉村在沂源县第一个有了拖拉机,第一个通了电,人均收入全镇第一,如今已是“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环绕”的“花果山”。
望着一手打造的村子漫山果树、万家灯火。
朱彦夫激动地说:“我终于做到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退休以后,他开始写书,这是一个神圣的任务。
是长津湖战役中指导员临终前的嘱托,他一直牢记在心。
“我们全连的牺牲算不了什么,要是能够把这个壮举写下来,教育后人,我们的牺牲才有意义。”
从未上过学的朱彦夫,翻烂了四本字典,“啃”下了100多本中外名著。
残肢抱笔,七年时间,七次改稿,用了半吨纸,终于完成了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书本出版那天,他泣不成声,在扉页写满长津湖牺牲的全连战士的名字。并点燃了书本告慰战友们。
他没有停下写作的脚步,又写了自传体小说《男儿无悔》。
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
他一生都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
他用钢铁般的意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