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终于参透这句烂了大街的话,于是想着赶紧恶补童年欠下的债——读书。然而很多人都是如此,一边高呼着“一星期一本书”,一边睡觉打牌,就是没有兑现承诺。
我也这样呼喊过,而且十足“形式主义”的我这次终于做到了。
一、从喜欢的作家入手,系统阅读
有的人读书是盲目的,看到热销榜是什么就买什么,看别人读什么就读什么。他们从来不审视自己,我喜欢的作家是谁?我喜欢的书籍是那一类型?什么都不想,囫囵吞枣只管读就是。这样的读书方法我不认同。
首先,确定你喜欢的作家和体裁。
有的人喜欢散文,有的人喜欢小说,有的人喜欢诗歌,什么都好,集中地去读,大有收获。我从中学时期喜欢三毛,因此关于她的书都找来,甚至于旁人为她写的传,为她赋的诗一一打开,认识了一个从二毛走来的三毛。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位考生参加面试,被考官问及喜欢的作家。考生不假思索,“余秋雨。”考官让具体谈谈这个人,考生只说得出《文化苦旅》,羞愧地再也不能开口。
这不是真正的喜欢。真正的喜欢怕是会手捧书卷,茶饭不思,只想在那方世界里酣畅淋漓地走一回,直把他/她笔下所有的生灵耳熟于心,并能如数家珍才算好。
如此,一星期一本书,实在是太简单的事了。
二、买书是增加幸福感的方式之一
大多爱书之人恐怕都有过这样的幻想,一面“拔地而起”的书墙,随手可取的珍藏,捧一杯咖啡席地而坐,幸福感不言而喻。
因此,买书就成了我增加幸福感的极佳方式。
如果你也是“形式主义”,希望你在明媚的春日午后,嗅着油墨的芬芳,陶醉。
当然,除了书,漂亮的学习工具也能够激发一个人的学习欲望。比如我前几日买了一支漂亮的笔,就总想着多写一点字。后来买到了好看的信纸,于是开始给久别的朋友们写信,在信封上写下落款的那一刻,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你看,“形式感”可以让人成为“行动派”。
因此,买书,买漂亮的笔记本,买手感精良的笔,你大概很快就会爱上读书、做笔记这件事儿。谁让我们是“形式主义”呢?
三、与爱书之人做个有趣的约定
不知是谁讲过,约定这事儿要不得,还得劳心费力地想着时日,还得旷日持久地执行。可依我看,在读书这事儿上,和有趣的人做个有趣的约定,极好。
这个约定可以是你想到的任何种种。我读一本书,给你讲一个故事。你读一本书,为我寄上一封信。待到你手捧厚厚一摞哪怕只言片语的卡片,这看似累赘的约定,使你收获了数不清的信任及遥远的问候;而我,更是为这一张张卡片“劳心费力”地读书,“旷日持久”地学习。岂不快哉?
因此,约定并不可怕。有了约定的“压力”,一星期一本书,也就不那么难了。
如果这时候你的脑海里恰好出现一张熟悉的面孔,别犹豫,去和他/她做个“旷日持久”的约定吧。这难道不是一件极罗曼蒂克的事情吗?
最后,祝愿我们所有的“形式感”,只是“读书人”的浪漫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