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八级父母训练营一位群友的分享,看了之后大受触动。群友分享大概如下:
孩子过生日,群友送小朋友了 一个考古宝藏盲盒,小朋友超级开心,是她好久之前说过了,当时我没给买,是留着在生日party上送一个惊喜的。小朋友拿到盲盒之后,迫不及待的打开,附赠的工具却不给力,小朋友就拿着塑料小锤在上面敲来敲去,半天也敲不开。就有点着急了,向群友求助。
群友就拿起小锤和钎子给他们做示范,勉强砸开一点点,小朋友兴奋的手舞足蹈。然后群友到抽屉里面去找了能用得上的铁质工具,明显加快了挖宝速度,帮小朋友挖开了第一颗宝物,一颗宝石。然后把剩下的交给孩子了,这次孩子明显就很有耐心了,挖不动的时候还把家里大大小小能有的工具都拿过去了,接着挖出了海螺,贝壳……整个晚上孩子都沉浸在欢呼中。
群友思考到,以前大概率不会帮忙,而且还评判孩子连这都搞不定,玩都玩不好。后面孩子若是拿家里的其它啥的去玩,也会阻止,不允许。
群友说,当自己具备六级父母和孩子成为战友的意识之后,会发现自己柔软许多,对孩子的包容度也会大很多,是因为能够换位思考孩子的需求,而不是总站在自己的立场是去评判孩子的行为,能够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个时候,当孩子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时,也能够发自内心的欣赏孩子的行为。
为什么过去会习惯性的评判孩子呢?
其底层逻辑大概是,你看你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真差劲,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好的,自己是厉害的,不知不觉中用打压孩子的方式来寻求自己那点可怜的价值感,这就是情感索取。
甚至,还冠冕堂皇的说,我是为孩子好,我是在锻炼孩子的抗挫能力……真的吗???
看到这个分享,实在太震撼了。首先是很感动,感动于群友对孩子的爱,互动很温馨,更震撼于朋友的分析,原来不具备换位思考和成为战友时,我们是这样思考的,真的是这样,因为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想法,非常震惊,根本想不到帮助孩子,而且还是阻止孩子!
群友接着说:这里面是有一个前提的。我们恰当引导孩子的前提是自己的情绪是稳定。稳定,即基本需求被满足了,这点三六老师在日记中有非常详细的写,他是如何照顾自己的情绪的。
我对此受益很大,照顾好孩子的前提一定是自己被照顾好了。
这段话更加触动我,确实是这样,每当我们觉得没耐心陪孩子的时候,基本都是自己心情不是很好,内心烦躁或不耐烦,自己情绪都不太好,哪有什么心思陪伴孩子呢。只有自己照顾好了自己,情绪稳定了,才有耐心去引导孩子。
群友说,先照顾好自己 三六老师日记中写的很清楚,注意到这个点就行了。会越来越好的。
这个分享为什么触动我,因为他描述的场景是自己和孩子日常经常互动的场景,而很多时候就是如他所说,自己心情不稳定时,就做不到换位思考和成为战友去帮助孩子。
比如,今天早上,妹妹穿衣服,先是起床了,坐在床上好一会也没穿,接着挑选了好久,终于选好了穿上了,然后还没洗漱,又觉得衣服不合适,又脱掉重新选衣服,穿衣服,整个周期下来就搞得早上行程特别紧张。这个时候,如果我自己情绪不好,火急火燎的,那么大概率就是对着妹妹一顿催促,催促无效就是一顿凶,然后妹妹就生闷气了,像霜打的茄子。但今早我情绪比较好,就很耐心等帮妹妹挑选她想要的衣服,还在她需要帮忙脱衣服的时候帮她脱下刚穿好的衣服,全程都没有催促她,而她也没有闹脾气。
那怎么样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让自己情绪稳定呢?
其实三六老师之前也分享过,自己爱自己,自己喜欢的、想要的,自己去满足自己,这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在外面受得气,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除了给我们发工资的老板,其他给我们情绪的人和物,都要还回去,谁让我们不爽,我们要怼回去,这样就不会把情绪带到家里,把情绪迁怒于比我们更弱小的孩子。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断舍离,所有干扰我们的人和物,都可以断舍离,目的就是保存我们的精力,让自己身边围绕着美好和正能量,可以极大的减少不美好的人和事对我们能量的消耗,让我们把最稀缺的存量(耐心、精力、能量等)留给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孩子。
照顾好自己,断舍离,让自己情绪稳定,我们就能更好地照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