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源自喜欢。
因为喜欢所以写。
1我为什么喜欢?
这得从阅读说起。大概小时候家庭的关系,没有其他娱乐,看书是最便宜的兴趣和最触手可得的方式。
我像走入另一个世界,听闻有趣的故事,知道很多有趣的知识,在虚拟世界进行田野实验。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把看书当成一种逃避。现实不满,便逃遁到另一个世界,去意淫,去欢喜,去有意无意忽略当下的困顿。
我不知道漫长的年岁里,哪种动机更多一点,但书籍的陪伴让我不至孤单。
2思考,让我想表达
阅读最大的收获是培养思考的习惯。在书籍的世界里,剖析自我,追问人性,认识世界。我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我质问,便希望得到答案。有了一点看法和情绪,便想表达。
我来过这世上,体验过人生,我遇见的那些人和事,经历过的苦与乐,我追寻着人性最根本的东西,询问这社会存在的根源,这些我看到的,感受到的,思考的,我想说出来。
归根结底,我想活得明白。写作是整理思绪的手段。
如若有幸,三两读者作伴,就更圆满了。
3选择文学
以上让我越来越靠近文学。
文学是什么?约翰萨德兰说:文学是人类表达和解释周遭世界的心血结晶。作者的故事背后蕴含宏观的真理,借此来理解人类生命的意义。每个文学作品多少都在问:这一切的意义为何?我们为何在此?
现代科学的发展,每个领域的大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我相信:经典文学作品,能让我一窥先贤哲思。他们对这世界的思考与解答,我想知道。
4文学毕竟是少数
这是朱天心、唐诺在《三十三年梦》的签售会告诉我的。那天提的问题已经记不起,只记得唐老师回答“文学是少数人的选择”,文学的快乐像屋檐下的雨珠帘,美丽而转瞬即逝。
是啊,纵观历史长河,绝大多数大师都是坎坷一生,身后留名又何如,生前何曾换来相匹配的物质与名望。
文学是少数,孤独是常客。
5究竟还要不要写作
既然文学和穷困潦倒都组了这么多年CP,究竟还要不要继续写作,把写作当成职业?
我想还是要的。心脏还没停止跳动,人还在继续生活,我便经历着感受着,也思考着,表达着。
只是要不要把写作当成一种职业?有待商榷。
印刷业和传媒行业的发展使得写作能收益了,当下不少靠卖字赚钱的作家过得那叫一个滋润,羡煞旁人。80后中两位首当其中,但也一直被人诟病。
他们的作品是文学吗?用文字排列组合而成,是!但我觉得还不够好。
因为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缺乏宏观真理的把握,他们的作品还称不上经典。当下的作家,更多是生产一种消费品,供大众娱乐。
这样的写作是我要的吗?
5钱和梦想、兴趣和生存
曾几何时,我很崇拜郭敬明。原因有二:一他写作文笔很好;二他很会赚钱。
当作家有一天也能像明星一样光鲜亮丽的出现,能大笔大笔的赚钱,我心动了。这是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对一个文字耕耘者来说,绝对是圆满。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作品,好吧,还不够好。他的定位,也更多滑向商人身份。似乎再一次证明:金钱和梦想不可兼得。
正如站在专业和职业岔路口的我,赚钱和兴趣,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如果此刻我走到生命的尽头,我选择文学,探索生命的答案。过往经历告诉我,人生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困惑,解决不完,即便我找到终极答案,又如何?我这辈子过得苦兮兮惨兮兮,还没能让父母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值得吗?
如果我选商科,为钱(美好生活)奋斗?我依旧会困惑。这一生追随着虚妄的东西,得不到心灵的满足与踏实。
不管哪一条路,都充满纠结与缺失。
6文学在我心中是神圣
小时候读到好的文章,惊叹于作者的精准的描写,大胆的想象,和先知般的思考。佩服得不要不要的,恨不得跪舔。
由此,也奠定了文学在我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只能仰望不能高攀。
成为作家在我心中是一个美好的海市蜃楼。虽然一直意淫,但从未想过某天自己能成为一位作家。
当写作和出书门槛越来越低的今天,“作家”这个词走下了神坛。
幼时的梦好像变得容易实现了,文学却也不那么纯粹了。
这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7写吧
写作,会继续,这是生而为人的一种选择。为什么写,写什么,也变得清晰。
只是生存与爱好的抉择,还让人困惑。
乍一看,这不正成了下一篇文章的素材吗。
201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