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人力资源学者,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希尔顿(Hilton)曾在2000年进行一次全球范围内的工作场地文化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三个亚洲国家被归类到relationship-oriented organization (关系趋向性工作环境)一列。2003年,希尔顿博士在其撰写的《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的文化倾向性》一文中对此有具体表述。我们回到本文的主旨上来,传统的民族思维方式告诫我们: 多个朋友多条路。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便点明了熟人的重要性。那么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格局中,创业是不是真的离不开熟人?创业者所谓的熟人是否真能即使充分地提供渠道和资源?创业者苦心经营多年的熟人社交网络(朋友圈)是否真的靠得住?创业者应如何从圈外人手中获取必要帮助?
1. 强关系与弱关系
记得在2012年,科学人上有一篇《最关键的人脉》 曾引用了斯坦福大学教授Mark Granovetter的
人际关系网络效益研究,结果发现在靠关系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16.7%的人通过所谓的熟人渠道,也就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人。而过半的靠关系找工作者则是通过那些一年只能见一到两次的圈外人,这些有效人脉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在当前的社交圈里。Granovertter教授把这个发现写在了他《弱联系的强度》一文中。该论文内容简单却影响深远,由此而成了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社会论文之一 (笔者在大学写论文时也曾引用多次)。
2. 朋友圈里,兄弟闺蜜不如一面之缘
在创业过程中,从项目策划,组队,找创投,运营再到后期的推广,生产,融资,IPO等等,几乎每一步我们都必谈熟人圈子。那么我们所谓的朋友圈,铁哥们,良师益友真的总是能在创业过程中发挥效益吗?亚利桑那大学的Hancock Jeffrey教授在2008年曾对Facebook经行大范围的用户心理分析,发现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对于最亲密的10位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或转发的内容感到缺乏新鲜感,点赞或转发的频率也随着新鲜感的消失而逐次降低,而对于刚刚认识或是关系不那么熟的圈外朋友,近50%的受访者却表示出进一步探究其生活的兴趣,此外,43%的受访者表示对圈外朋友(包括刚结识的组群)发布的内容具有新鲜感。对于该次实验的具体分析可见其于2009年Cyberpsychology and Social Networking 发布的 《Mirror Mirror on my Facebook Wall》。心理学家George Graen在伊利诺伊大学经行的人际关系维度分析研究,他问卷调查了超过500名在1980年至2014年间获取硕士学位并有创业经历的毕业生,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其创业过程中收到的有效帮助中 (包括信息,渠道,反馈等10个因素) 有63%来自于客户和业务伙伴。而依靠父母朋友等稳定联系(initiative relationship)获取有效信息的受访者只占近20%。所以,兄弟闺蜜不见得总能帮你功成名就!
如上图所示,根据Hancock Jeffrey,Martin Rufe等教授的实验结果,我在此将朋友圈划为三级,最里面是稳定联系,这里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具有血缘或宗族关系的群体,这种与生俱来的联系很难因外界变化而改变。其次往里是共同联系,这种联系起源于共同经历,比如同桌,战友,大学友,闺蜜等,同时该联系由双方长期交集衍生出的稳定情感为纽带,在演变过程中也较为稳定。最外面的一环是相关联系,主要是由在一定时期内的特定行为所造就,通常以共同利益目标为载体,随着目标的达成,该联系愈加松弛,具体来说比如先前公司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大学时的行政人员,旅游时的导游,代驾等。
通常来说,朋友圈的形成来源于共同的爱好或稳固的关系,而这一类人往往会具有相似的价值观、想法、目的。如果这几个共同要素丧失的话,关系自然也会渐行渐远。那么整天和我们混迹在一起的这群人,怀揣着差不多的想法,干着差不多的事。那么你都不了解的商业模式, 市场行情, 消费习惯, 创意方向等,他们能去了解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
3. 注意从朋友圈最外层获取信息
创业者应注意从朋友圈的外层,也就是从相关联系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相关联系的要义在于能够及时地把不同的朋友圈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交集,使圈外的有效信息流向圈内。换而言之,相交朋友圈的数量越多,该交集的面积越大,就能够越及时越全面地获取有效信息。创业中所能获取的有效机会量与社交网络有直接关系, 如果你只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交流创意想法,那么自然也不如那些所谓黑白两道通吃的人机会多。
4. 简单的信息沟通vs 深度社交
简单的信息沟通对创业者一样重要,与客户或供应商在微信上三言两语的信息交换可能比与知己对酒当歌要有用的多。人脉的要义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在于信息的交互。没错,亲朋好友谈笑风生固然好,但大家很可能会发现,谈多了就没新意了,每次谈来谈去总是那几个话题。而创意与灵感需要的是发散性的思维,这两年许多企业所强调的颠覆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创业者不妨尝试在不经意间向客户请教关于其领域内的技术市场趋势等信息,比如“李总,你觉得国内快消行业比欧美如何”也可以就当前所遇问题请教对方的看法,再比如“赵总,如果您来负责我们公司HR,您会···”尝试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思维也会愈加开阔。
5. 在圈外人中寻找合作伙伴
古语有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朋友因分歧而最终作鸟兽散的例子每天都在上演,所以找熟人合伙未必靠谱,华盛顿大学的Creswell教授在2000年通过Business Insight发了一篇名为《最佳合伙人》的论文,在对超过500个项目跟踪调查后,他发现过半的创业者最终因分歧和利益与自己的合伙人分道扬镳,而这些合伙人中超过60%是受访者的熟人,包括大学室友,高中同学,棒球队友等。Creswell教授在文章的implication部分提到与陌生人搭档,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知识能力结构,同时,由于缺少像高中室友这样长期的感情沉淀因素,创业者对圈外搭档多了一份额外的尊重,并愿意去主动提升其合作沟通能力。
6. 接受颠覆性的批评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被质疑,哪怕是道高望重的高僧也是如此,要不每年在五明佛学院举行的辩经大会怎么会如此激烈呢? 我们愿意和熟人混在一起,愿意和他们一起聚会旅行工作,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听不到逆耳之音,和他们在一起会感到很愉快。相反,由于相似的思维与价值观,他们的无条件认同会无形中强化我们的错误认识。熟归熟,但市场却变化万千,固化的思维模式又怎能及时应对产品市场的风云变幻。圈外人由于缺少与创业者的感情沉淀,所以更易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以另一种角度去寻找问题,批评问题,改进问题,对于创业者而言具有极强的颠覆性质。
其实在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在创业的过程中远离熟人,朋者,疏则远之,人生苦短,朋友更难得可贵。 熟人有熟人的好处,圈外人有圈外人的优点,当我们在考虑寻求合作伙伴时,圈外人是必不可少的选择,工作累了,去楼下创业咖啡小坐一会,也许那个圈外人正向你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