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如其名,即社会交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
对于每个人,我们或多或少地与世界发生着联系,有些人胆怯,有些人勇敢,还有些人,装作勇敢。
那些勇敢的人,积极地探寻世界,与人结缘;另外那些内心并没有那么自信的人,却总是愿意关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对一块电子屏幕,思考人生。
我不敢说,哪种好,哪种不好。
因为成人世界里,有一条亘古不变的标准——我们做出的任何选择,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你选择做一件事,自然就会选择放弃另一些事,自然就放弃了另一些机会、另一种人生。
在现今,这也叫机会成本。
今日晨读讲的主题是“有效社交”。
我在想,可能它对喜欢社交、外向的人,确实是很有帮助。
而对于那些不愿意走出去、不愿意积极与外界互动的人,似乎就用不着了。因为人家连社交都不愿意,更别谈“有效社交”了。
马薇薇在《奇葩说》说过一段特别走我心的话: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人生,我没有办法判定在这条路上哪个对你好,哪个对你不好,因为你才是你自己人生的主人啊。
是啊,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没人能管得着,包括我。
可我希望,我能是一个点灯人,点灯而已。
想想,那些有自信的人面对外界时,是有两种选择的。一种,我看到了机会,我会用以前与人过招的方式,扑上去,和人交流,与客户沟通,进而赢得机会;另一种,没有发现机会,待在家中或者自我学习,不迎宾客。
他们有两条相对顺畅的路。
而骨子里不愿意社交、走出去的人呢,其实也有两种选择,一种,看到了机会,心想我不去争取它,它就会被人抢走,最后不得不逼自己赢得它,这个过程很苦,违心,也可能干不好;另一种,过着自己的小圈子生活,自娱自乐,自我陶醉。
他们有一条路,不是那么顺畅。
很难走出去的人,当他们发现人生的路,自己走下去开始变得顺畅起来时,他们已然学会了伪装,学会了变得坚强。但这个过程会很苦,因为它叫成长。
我是一个点灯人,希望能点亮这两类人的生活地图,让大家看看,哪种态度的生活会让以后的自己更舒服?
又或者说,哪种方式的成长,会让自己在这个成长的路上不显得太狼狈,不犯太多的错?
如果,内向的你希望走出去,愿意学着接纳世界。恭喜你,你正在给人生的另一条路披荆斩棘,你正在接纳另一颗思想的幼苗,让它破土。
而要想实现“有效社交”,就得愿意出来社交,而出来社交的第一步,就是拾得自信。只有自信了,面对他人时,才会变得自然不拘束。
编者之前写过“如何获得自信的文章”,可点以下链接:
文章的两个方法很简单,也很实用,因为编者就是一个内向的人,也找过很多办法让自己变得自信,最终觉得最好的就是这两个。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看了,不去做,然并卵。
01.
我读大学时,做过支教,遇到了几个很好的朋友,他们是天使,坚强又善良,我很敬佩他们。大家也很珍惜这段友谊。
但是支教结束后,大家各奔东西,每学期很难见面,至多一次。
在每次难得的聚会中,因为时间的阻隔,学校环境的差异(我们在不同学校读书),专业的不同,我们能聊的东西很少。
这种聚会就显得很尴尬。
后来,在每次见面前,朋友启鸣特别有心,会特别仔细地询问,每个人最近在学的东西,或者每个人未来希望做的事情。
然后他耐心地百度,为聚会准备话题,一会儿提出一个别人的兴趣,一会儿又为别人未来想完成的事情,提供想法和建议,促进对方的成功。
这样愉快的一天,也就很快过完了。
在今日晨读中,这种激活对方发表欲的办法,叫做“建立听众档案”。书籍《如何实现有效社交》的作者凯伦·伯格建议大家记住三个问题:
第一,沟通对象是谁?
第二,他遇到什么困难?
第三,什么能激发他的兴趣?
不论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还是重要的客户、家人,为了在交往中不那么尴尬,不妨记住这几个问题,在见面前做好相关准备,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02.
大一时,懵懵懂懂,跟着兴趣我就参加了演讲社,社长是一位帅气的学长,拿过很多荣誉、奖项。
总记得学长在演讲时,会露出几颗大白牙,微微笑,身体前倾,双手在空中做着各种姿态,却记不得学长每次演讲的内容。
学长也和我们分享过他能当上社长的秘密,就是不断练习,把与人讲话就当做是演讲,同时也要学会用身体去表达你的内容。
练习的方式之一,就是对着镜子演讲,判断自己的表情、口型在演讲时是否适合;最后有条件,可以拍一段视频,把演讲的整个过程录进去,判断演讲过程中的动作、举止是否合适,是否显得懒散丑陋。
通过不断修正自己每次演讲前的表情。动作,配上合适的演讲稿,效果惊人,最后学长自然获益颇丰,成为了让人尊敬羡慕的社长。
可见,牛人都是在坚持一套训练方法,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要想在表达时让人家更好地记住你,不妨多多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提升表达时的外在形象,精炼演讲的内容。因为人们对对话者全部的记忆,有93%来自身体语言。
03.
今日晨读内容第三部分是鱼熊技巧,这种说服对方的方法,是以承上启下的方式进行的。
承上,就是回答对方刚刚的话;启下,就是利用“承上”的回答,巧妙地绕道,进入我想说的话题,进而把持着谈话方向。
比如,对方问你观影感受,你可以说:“你提到的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本书”,进而将话题转入到一本书上;又比如,与人开会,意见不同时,你说:“你的意见很好,但是我有几点补充”。
很多句式都可以承上启下地引导谈话方向,我们不仅要思考如何回答,在面对谈话囧境时,更要思考如何引导问题,让自己不显得过于尴尬。
看完本文,你愿意打开心扉,重拾自信,走出自己的圈子,与人多多交流了吗?想必本文提供的这三个办法——建立听众档案、训练演讲以及鱼熊技巧,也并不难。
如果你不知道人生方向,只要走在路上,脚踏实地,就不算放弃。
愿你开始走向世界,拥抱人生。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