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2012年2月1日,是我人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八年,由于工作上关系,一直想往外地跑,即使中间有停顿,心里也特别向往沿海及兰溪市周边发达城市。在此之后的六年,则往兰溪市五大溪跑,往兰江沿岸跑,了解农村的状况。说实在话,都是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兰溪农村落后的原因。兰溪落后不在城区,而在农村。
2012年之前,杭州(萧山)人涉足梅溪和赤溪流域,在苗木花卉上深深地扎了根。与灵洞一起,兰溪全市基本构成了三大片花卉基地。记得当时,还有新闻舆论感觉到农地不种植粮食可惜,包括我自己。
说兰溪是鱼米之乡,没有人会反驳我。按地理环境,衢江、婺江和兰江三江冲积之地,可以种粮食;境内众多丘陵,浙中西特有的地貌结构,可以种水果。兰溪是浙江的粮仓,曾一度令周边县市百姓艳羡。
去年,政协文史委征稿,说说兰溪的过往,我选了兰溪港航运的货品考察。让我百思不解的是,八婺之地,武义在古代和近代历史上,曾一度成为粮食对外供给县,而我们兰溪却不是。古时,兰溪政府为了完成国家粮食应征任务,与严州府达成了地产丝绢与粮食互换的长期合同。换句话说,兰溪出产的粮食,竟然不够众多的人口吃。兰溪城区手工业和商业太发达了,聚集了安徽、江西、福建和浙江省绍兴、义乌甚至宁波人,是人口大镇。兰江漕运并不发达,如果有的话,是政府的救济甚至是天灾的救急。是杭嘉湖三洲的百姓,养育了咱古兰溪一代代人。
难怪兰江航运不提或很少提到粮食外运一事。兰溪县在古代晚期和近代,光彩照人,霸气一方,不在农业,不在粮食?按时间算,兰溪发达农业竟然只在近一两百年之内。换句话说,兰溪县农村经济,在古代在近代,都是自给自足经济,且影响至今,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观念上的。我似乎找到了农村经济不发达和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
但这怎么可能?我的内心因为自己的新发现而窒息。
陈水河整理,2018年3月10日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