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的连环画开始到大学,《水浒传》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智取生辰纲、血溅鸳鸯楼、三打祝家庄.....等故事烂熟于胸,甚至于中学时候,仗着年轻记忆力好,把一百零八将的姓名绰号全部背了下来,当时获得同学们的一片赞誉。最近再读《水浒传.金圣叹批评本》,忽然觉得原来读那么多遍,居然都是白读了。
既然自认为很熟悉《水浒传》了,为什么再读呢,书香群里周六评文活动的时候,魏老师推荐了一本书毕飞宇的《小说课》,同时说了两句话,一句话是死缠着精典不放,另一句是书山有径,须有向导指路。
死缠着精典不放,精典哪些能称得上精典,四大名著自然是公认的精典,在读毕飞宇《小说课》的时候,毕老师结合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剖析了小说内在逻辑,人物刻画和反映社会现实的方法,就感觉有再读《水浒传》的必要了,如果有一位老师能像毕飞宇那样指引着读该多好,哪里找得到哦,看了看书架上那本《水浒传》,翻了几页,又放了回去,感觉想读到毕老师那样深刻理解有点无从下手,太厚了。
上某东看看吧,搜索《水浒传》,出来一长串结果,看来大家还是非常认可《水浒传》精典的地位,有中学生阅读版、原版、无障碍版、典藏版.....等等,点开几种类型看了下,大多是原文,中学生阅读版、无障碍版,无非多了点词语解释和拼音,和现在手上这本差距不大,忽然看到有本名为金圣叹批评本,金圣叹的名字大约有点印象,点进去看下详情,示例页面上,原文黑色字体,金圣叹批评语句用略小一号红色字体穿插其中,感觉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向导嘛,赶紧加入购物车,又想到另一部巨著《红楼梦》,找了一本脂砚斋批评本,两本一并购买了,准备死缠着不放。
书到了之后,迫不及待的打开《水浒传》开始读,金圣叹的序都有五篇之多,自己古文底子不是很好,再加上急着想看后面的内容,读得较为潦草,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金圣叹讲道,很多人读小说,往往只是在意故事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内中更深刻次的内容,有买珠还椟的意味,自己以前读水浒传不就是这样嘛,只图英雄好汉比武、打仗的故事,他简单举了个例子,就是水浒传里面单是写作手法都有正叙、倒序、夹叙、草蛇灰线、对比法.....等等。
序里面又说,金圣叹读书最爱就是《水浒传》,没有其他原因就是水浒传写活了一百零八个人,每个人各不相同,不像其他书籍千人一面,但凡写到英雄必定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写到反派角色必定是尖嘴猴腮,《水浒传》通过不同的方式刻画了一百零八个人的不同性格,即使众多好汉中有很多“粗”人,就但是这个“粗”,水浒传也能刻画出不同的形象,鲁达的“粗”是豁达,武松的“粗”是英雄,李逵的“粗”是鲁莽......
人物各个活灵活现,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这些人物刻画方式不正式应该学习的嘛,记得某本书里面提到,莫泊桑向福楼拜学习写作,福楼拜喊他先描写150个不同的人物出来,莫泊桑按照福楼拜的指导开始练习,最后成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朱光潜《读写指要》也提到练习写作,先从描写和记叙开始,古今中外,殊途同归,众多名家不约而同的提到写作学习仿写的必要性,这不就是找到现成的仿写对象了嘛,我要写身边某一位性格稍微有点“粗”的同事,不妨比着水浒传里面的人物写法来写,通过相貌、衣着、语言、做事来刻画,应该是个好办法了。再拿喝酒的场景来说,以后喝一次酒,要求自己写一篇文章,对应着水浒传里面的酒局来写,写出局与局之间的不同,让喝酒也能贡献点素材。
序言还有很多精妙之处,后续恶补了古文基础之后,再反复诵读,暂时感想到这么多,就此打住,开始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