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朋友聊起来,各地的酒店,我个人一直认为,帝都的中国大饭店是让人最舒服的,不卑不亢,分寸感把握的最好。细想起来,大概源于它是国内第一家官办合资的酒店之一,早期连门童都有大学毕业的,收入在同期相当高。能到这个酒店当服务员的,也是外事服务高中里的尖子生,全部来自帝都本地一般家庭。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个酒店是外经贸部的下属,酒店员工很清楚,到店的非富即贵,从美国总统到石油国王子,他们见得多了,这种职业上的阶层划分非常明确,反而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很清晰,他们从不显示出一种自身很高级的傲慢,也没有地位低下的卑微,这种相处,令人很舒服,相互的尊重很自然。
90年代初开业的时候,那的门童工资是大学毕业生的至少5倍,大学毕业还有编制档案限制,不是是个人就舍得放弃的,还得外语好,求安稳的不会这么做,我知道一个家伙家里是海军大院的子弟,他爹官阶不低,小费就是现在的高级白领收入,有随手甩1万美金的,很快出国了
国贸写字楼刚开的时候,也是外企开始扩招本地员工的时候,那时候的外语教育跟现在不是一个水平,大学生又扔不下铁饭碗,所以在中国大接受过外方职业培训的员工,就成了外企的招募对象,进去从事一些基本的文职工作,他们才是中国最早期的真正的白领,之后招干活的,才从院校直招,然后就本地化了。
还有那些阿姨,有些是酒店的保洁转过来的,有些兼职,那种大户人家风范真不是盖的,不会说整句的英文,可是pantry、booth、shuttle bus这种词,你一大学生刚进来还真是不明白说的是什么,帮着去买个加班餐之类的,从不会买错,不是pizza hut就是定食,连面巾纸都能买得妥妥贴贴,没别的,就是有见识。
90年代初,港台还流行黑社会呢,那时候就是那种风气,各工种的服务员挣小费都是分工合作的,一会一个服务,上门一次就有钱挣,低于10美金都没人好意思出手,据说那石油王子是见人就给,包了一层,现在见不到这场面了。
门童大学毕业是特例啊,一般都是外事职高,那哥们属于不着调的,就奔着挣小费去的。早期北京那些酒店的门童可努力学外语了,出国的多。我为什么知道呢,因为这哥们不当班的时候,就是圈里大款,丫有钱啊,天天跟我们得瑟,到了轮班的时候就当孙子去了。还有那1万刀不是一沓,是一卷,老派贵族范儿。
接着跟你们聊聊他们当年挣小费的事吧。挣小费,那是集体行动,各部门协调,分别抽成,除了外方的总监级,其他人都有份。一般是这样,前台先把预订的VIP列单子,从接机的司机到门童,怎么排班就是学问了,谁会来事就排谁,反正最后是大家受益。别看不起司机班,不提前打点好了,一句排不开你就傻。
那个年代很特殊,回想一下日本衰退前四处洒钱,就是那时候,敢在特殊事件后来我朝试水的,都非等闲之辈。所以从接机开始,到行李进门,干体力活的都有人给钱,派头足的就是随从给,行李的都装几辆coste,这种场面我倒是见过,是挺吓人的,现在好象没了。除了送行李,还有其他很多机会挣小费。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所以这VIP客人的背景调查,就是前台同事负责,比如从香港的同事那里打听之类的,然后就设定目标。对于行政楼层常来常往客人,他们脑子里都有个档案,谁大方,谁有什么偏好,分别通知相关人员。比如某常客外出回来,前台就给楼层打电话,服务员就去给开个灯开个床之类的,小费就有了
中国大饭店 by @折花哥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局》中的混沌和《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他们赢了吗? 假如混沌和祁同伟都活在现实生活中,那他们最认可的一句话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