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13岁那年,参加县里考试。由于林则徐个子矮小,他的父亲便让他坐在自己的肩头上听唱名受卷。主考官一看,这么小的一个小孩怎么能参加考试?于是,便给这个小考生出了个上联:“子将父做马”。如果能对出下联便可进入考场,否则只能明年再来。林则徐听后不慌不忙地回答:“父望子成龙。”
这就是“子将父做马,父望子成龙”这副对联的由来。是呀,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是普天之下父母们都有的夙愿。但为人父母者别忘了,要想子女成龙成凤,既离不开子女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你们为子女积下阴德。这两方面的因素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经典古训。譬如,《易·坤》中写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景行录》中写的“为子孙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行善方便者,其后受惠”;古人说的“善者昌,善者不昌,善者祖上必有余殃,殃尽必昌;恶者恶,恶者不恶,恶者祖上必有余德,德尽必恶”;司马光说的“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等等。古往今来,我们也很容易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如正面的:明朝有个杨荣,其家世代以从事摆渡来维持日常生计。一次连日大雨致使河水暴涨,冲毁民房,淹死的人顺流漂下。其他船只都去打捞财货,见利忘义,只有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忙着搭救落水的人,丝毫没有捞取漂流的货物。杨荣的祖辈有善行,积有阴德,所以子孙都有福报。等到杨荣的父亲出生时,杨家的家境已开始渐渐宽裕。杨家后来生有杨荣,二十岁就考取进士,官位一直做到少师,列太师、太傅、太保三公的崇高地位和荣誉,他的曾祖、祖父、父亲也都追封了官爵,并且他的子孙后代也都显贵兴盛,有很多有才能、有德行之人。又如反面的:一个年轻人在台东爬山得了脑震荡。接到求救电话的台北脑科医生立刻开车南下,想不到却在半路上被一个穿皮夹克的中年男人劫了车。当医生好不容易拦到车子载他去台东,一路拼命赶到山上时,年轻人在半个钟头前已气绝身亡。旁边蹲着一个男子在哀哀恸哭,医生看到他身上穿的皮夹克,一眼认出他就是半路劫车而去的人,不觉气上心头,一把抓住他的衣领骂道:“就是你,就是你害死你的儿子。”原来那个穿皮夹克的人正是死者的爸爸,为了赶来看受伤的儿子,不顾一切地劫了车,想不到却偏偏劫下了医生的车,使救命的医生半途耽误,终于铸下大错。这两个事例,也足以令为人父母的人们去深思的了。
我由此联想到,人间有商业银行,天上则有道德银行。行善积德的父母,会把阴德自动存到天上的道德银行,日后定会惠及子孙;相反,弃善从恶的父母,就是向天上的道德银行借债,其子孙日后就只有还债的份了。所以,每每耳闻目睹一些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恨铁不成钢的时候,我都想先反问他们一句“自己的德行好吗”?明朝方孝孺在《柱铭》中写道:“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请坚信并努力践行这一理念吧,这是为人父母应有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