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最朴素的愿望。
我有一个女儿,我衷心希望她能健康成长,在未来走得比我和她妈妈更远。
我知道应该好好养育她,然而就像父母都是未培训就上岗一样,怎样才算是“好好养”这个问题,我并不知道如何回答。
但如果要让养育女儿这件事顺其自然,野蛮生长,我又觉得难以接受。
由于工作原因,我无法陪伴女儿长大,每年在她们母女身边的时间屈指可数。
想认真学习并写一写如何养育女孩,又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直至今天,女儿五岁了,我认为不能再拖了。
《养育女孩》这本书的作者认为,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女儿长大后,发现我们带给她的童年生活培养了她所拥有的优秀品质,我们一定会感到非常骄傲。同时,当我们离开后,她作为一个优秀的女人能继续幸福生活下去,并把我们教给她的东西传给后代。
我非常同意这个理念。在我看来,孩子就像父母的复制品,当复制品出现问题时,是谁出现了毛病?
静下心认真想想,我心目中的优秀女孩应该是什么样?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温柔和善良,然后是坚强、得体、聪明、好学等等。
她有独立的人格,能做出美味的饭菜,能给自己盘精致的发髻,会一些针线活,与人说话十分温和,喜欢读书但不呆板,知书达礼但不拘束,聪明好学却不炫耀,不计较得失但懂得进退。
每个父母心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每当女儿身上出现问题时,我首先会反思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问题,或者因为我们的某些行为,导致了女儿表现出沉迷电视、撒谎、脾气暴躁、害怕社交、挑食、不好学、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问题。
与此同时,社会环境对于女孩也有许多影响:将女人商品化、过分强调减肥和漂亮的重要性、网络暴力等等,这些在一个女孩具有完整的自我认知之前,都会把她们引向丧失自我的陷阱,让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陷入焦虑和困境,茫然无措。
我们作为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再趟一遍自己走过的坑,然而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恰当地让子女懂得某些道理,在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同时,她们还会重新踏进我们曾经陷入的坑。
我希望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一些方法,让女儿能够健康成长。
书中对女孩成长划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0-2岁):安全感——我是否安全,是否被爱。
第二阶段(2-5岁):好奇心——这个世界是否有趣。
第三阶段(5-10岁):社交能力——能否和别人好好相处。
第四阶段(10-14岁):人格独立——能否发现并了解自我,形成恰当的价值观。
第五阶段(14-18岁):踏入成人——能否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些阶段所对应的年龄并不是绝对的,但这些阶段是逐渐推进的。
当她在婴儿阶段,哭闹时能得到父母的回应,有父母温柔的抚摸,和她说话,逗她开心,她的安全感得到满足后,才会有足够的热情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探索。
在探索阶段,她对周围充满了好奇心,她触摸一切够得到的东西,抓起玩具放到嘴里试试能不能吃,从学会爬到跌跌撞撞地学会走路,她对一切感到好奇。
再大一些,她开始和其他的孩子玩乐,在幼儿园里见到更多的小朋友,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获得更多的乐趣……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一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的五个阶段出现问题,难免会产生这五个结果:
第一、我觉得没有人爱我。
第二、我害怕新的事物,不想有任何新的挑战,我只想在安全熟悉的地方。
第三、我不相信任何人,我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我觉得别人都很难相处。
第四、我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自己一点用都没有,我不如死了算了。
第五、我不想长大,这不是我做的,我也不想这样但是我没办法。
相信有这样想法的女孩我们都见过,真可怕。
我的女儿现在五岁。
她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喜欢和小朋友玩,并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会和我以及她妈妈讲故事。
我的妻子做的很好,她给予了女儿足够的安全感,让女儿知道只要她需要,妈妈就会出现,这让她敢于去探索身边的世界。
同时,我的妻子一直希望女儿学会更多的知识,有更多的兴趣爱好。
下面列出了一个女孩5-10岁之间我认为需要注意的清单,不定时更新修改。
1、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东西都收拾起来,有序放好,要让女儿也一起帮忙收拾,大人不要全部代劳。做家务等事情也一样,在安全的情况下给她有更多参与感。
2、衣服:女孩应该有足够多旧而结实的衣服,让她可以毫无顾忌地玩,不必害怕颜料、彩笔弄脏自己。实际上小女孩根本不需要那些华丽精致又脆弱的衣服,这都是成人带给孩子的标准,所谓的“儿童时尚服装”,往往只满足了成人的虚荣。与其对女儿说:你穿这条裙子真好看。不如说:这衣服穿起来很舒服,穿运动鞋跑起来也方便。我有时候看到电视选秀节目里,七八岁的孩子花枝招展,打扮得像成人一样,心里就会感觉不舒服。成年人明白自己打扮是为了什么,但孩子们其实不知道,也并不需要。用成人的眼光标准评判孩子,就像儿童选美一样可怕。
3、对女儿说“这个东西是这样的,很有意思。”要比“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要好。家长的惊慌失措,是导致孩子害怕和哭闹的最直接原因。
4、芭比娃娃其实是反面教材。商业公司生产玩具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赚钱的方法就是凭空制造你不需要的需求。孩子们玩玩具的收获应该是开阔视野,因此让女儿接触自然、画笔、音乐、积木要比接触那些强调漂亮性感的芭比娃娃强。假设给女儿一个没有脸、穿着朴素的半成品娃娃,孩子们同样会喜欢他们,和娃娃一起玩,抱着娃娃睡觉,想象和娃娃一起做什么事,有什么感受,尽可能地投入他们的想象力。这种没有任何强行植入任何概念的娃娃,是不是比大胸嘟嘟嘴的娃娃好呢?
5、女孩不一定非要喜欢粉色、长发和泡泡裙。她也可以选择火箭、城堡、枪炮、马和卡车。她的世界应该有无限可能,让她自己选择,如果父母扼杀了这些可能,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睡前自己洗脸、刷牙、收拾好玩具;脏衣服自己放进洗衣篮,并且自己洗小件的衣服。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付出力气和时间做家务能有效增加参与感。
7、女儿不听话、打人、哭闹、把墙画得乱七八糟的时候,把她带到角落、墙边等无人打扰的地方,和她好好谈谈是个好方法。如果她不合作,可以要求她站在那里直到愿意交流为止,让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什么地方错了。纪律的目的不是指责和体罚,而是让孩子明白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懂得如何和人相处而不是大声尖叫。如果没有人教她什么是对的,那她只会用尖叫哭闹来反馈。
8、在教导女儿时,应遵循这样的顺序:替她做;和她一起做;看着她做;让她自己做。
9、温和而坚定地教给女儿必要的纪律和规矩,确保她自己在面对紧要情况时知道怎么做是恰当的。
10、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当女儿和小朋友接触后,必然会遇到许多困惑。父母就是她的支柱,在陪伴她的同时,要帮助她理解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再让她继续尝试。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11、小孩子有时候会非常无理和残暴,并表达出憎恨。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掩饰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这些情绪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他们很快会找到各自的新位置,原谅对方。除非出现暴力威胁,或者孩子求助,否则家长不需要进行干预。即使干预,也不要偏袒某一方,要让孩子们自己冷静下来,重新整理关系和情绪。
12、5-10岁的女孩子寻找朋友是为了互相陪伴和获得快乐,并进一步获得共鸣及提供情感支持。她会渐渐变得独立,并不是说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是学会依赖更多的人。假如父母在这个阶段没有取得孩子的信任,那孩子信任“朋友”会更多,叛逆、不听话、离家出走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埋下的种子。让父母成为孩子的第一个朋友,能让她远离别有用心的坏人。
13、共同面对困难,是和女儿建立更多连接的好方法。
14、教她如何与别人成为好朋友的技巧:一是放松并享受朋友的陪伴;二是学会轮流和分享;三是学会同理心,理解别人的感受。四是控制自己的攻击性,不在意见不合时尖叫打人。五是犯错和伤到朋友时要说对不起。六是明白什么时候可以相信别人,什么时候不能。可以和她认真谈谈“如何和别人成为好朋友”。
15、出现问题时,父母要明白让这么一点的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是不现实并毫无效果的,陪伴并帮助她理解为什么是最好的方法。
16、情感引导:多教给她一些抽象的词汇,比如理解自己的情绪。当她害怕时,告诉她这就是害怕;当她高兴时,告诉她这就是高兴。就像《头脑特工队》里描述的那样,问问她头脑中哪个情绪小人在发挥作用,察觉到自己的情绪,有助于情绪的平复。教她说出自己情绪:面对那些侮辱或者伤害她的人,要坚定地说“我不喜欢这样”,以及“离我远点”。家长模范出来,她也会在需要的时候模范你。
17、如果在婴儿时期缺乏安全感,孩子就学不会什么是爱,这叫安全连接。男孩和女孩不一样,缺乏安全连接的男孩会忽视家长,而缺乏安全连接的女孩反而会讨好家长。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家长恢复,但也有危险,当这样的女孩长大后,他们面对危险会感到焦虑,但并不会远离危险,而是朝着危险走去。这或许是有些女孩长大后如飞蛾扑火一般不停倍被“渣男”伤害的原因之一。
18、告诉女儿朋友也是可以选择的。遇到那些性格乖戾,暴躁易怒,控制欲强,难以相处的孩子,我们要告诉她:你们可以不做朋友,只是同学/亲戚/认识的人。能够相互让步、相互关爱和协作的才是朋友,要避开那些不愿分享,只想索取的人。
19、5-10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加强运动很重要。
20、8-16岁是女孩关键的青春期,下一部分再写。
参考书目:《养育女孩》、《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母爱的羁绊》、《窗边的小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