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头条首发https://m.toutiao.com/is/inhffTQ/ 庄子告诉你,有的人为什么没有朋友 - 今日头条
有人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也有人说:“使我们摔跤的,往往是朋友。”曾经满怀期望地结交朋友,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安慰,甚至只是几句话也好。然而后来发现,交友观念发生了变化,很多人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还有人陷入了不断融入群体、不断被伤害的尴尬境地。那么问题来了,人到底需要不需要朋友呢?直到阅读庄子的智慧,才渐渐明白,没有朋友并非坏事,反而是越活越明白的征兆。有许多人表面上看起来像朋友,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朋友。
01拒绝合群,别人就不会主动与你互动了
庄子,乃是楚庄王之后裔,才华横溢,声名显赫。某日,庄子在河边垂钓时,楚威王派遣使者携带丰厚礼物前来拜见。使者恭敬地说:“陛下特邀您担任国家重要职务——国相。”庄子微笑着回答道:“千金可换物质财富,卿相则代表崇高地位。”紧接着,庄子严肃地表明,一旦牛羊、乌龟进入朝堂,就会被视为祭品供奉。而他自己愿意化身乌龟,在泥地中自由爬行,无拘无束,永远快乐。说完这番话,庄子毫不回头,继续专注地垂钓。使者只能尴尬地告辞离去。
看起来,庄子的做法真的太解气了,竟然可以直接拒绝那个高高在上的大王。这其实是传达了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我不想合群。你愿意当大王,我愿意过平凡的生活,互不干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人叫你去吃饭,或者去周末玩。你随便找了个借口,说不去。第二次、第三次,你还是不去。那么就别指望还会有第四次了。慢慢地,大家都知道你是个“不想合群”的人,自然就不会再邀请你去吃饭、旅行或者打牌了。
三毛曾说:“你拒绝了我,你伤害了我的骄傲。”邀请你的人最初的意图是“你会接纳”。然而,这种结果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虽然他会尊重你的选择,但内心却感到不快。无论多么热情,一旦遭到拒绝,场面就会变得冷清。没有人有义务去倾听你拒绝别人的话。
02一旦洞察社交本质,就不在乎朋友了
庄子写了一篇名为《渔父》的文章。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外出时,遇到了一位撑船的渔父。孔子和渔父聊了很久,渔父批评他过于注重世俗的事物,对待不同人要分别行礼,将人们分成三六九等,这实在是太繁琐了。孔子回想起多年来外出寻求发展,结果却陷入了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困境,两次还被鲁国驱赶,卫国人也对他不友好……
渔父严厉地批评孔子:“唉,可惜啊,你早早地陷入了人们的虚伪之中,却迟迟未能领悟到大道的真谛。”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儒家的仁义和礼节,对人的真实性造成了伤害,人们的社交和成长都应该顺其自然,展现真实的自我。回到当今生活,当你与一群人聚在一起时,你是否真的主动举起酒杯,与大家共同庆贺?或许你之所以这样做,是有自己的苦衷,或者你只是强颜欢笑。
你是否真的只是单纯为了促进感情而参加朋友的筵席呢?你或许仍在考虑着这样的想法:“也许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会需要朋友。我们可以一同获得利益。”请客吃饭、送礼,这是朋友交际的程序,然而其中却混杂了利益的因素。
当你带着礼物去拜访朋友,还请他们多次共进晚餐,但是你所请求的帮助却未能如愿。内心一定感到不快。这种情况下,断交也就不足为奇了。繁琐的礼尚往来和无休止的客套终将使你感到厌烦。你对朋友之间的虚伪、利益交换和自私自利等行为感到厌恶,因此你也不再需要这样的朋友。特别是对于五六十岁的人来说,退休后不再需要依附于社交圈来获取利益。简而言之,那些被称为“朋友”的人,大多数实际上都是你的客户或准客户。
03在贫穷的时候,亲朋好友们总是会疏远你
庄子到监河侯那儿去借粮食时,忧心忡忡地表示家里已经贫困到了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的地步。然而,监河侯却平静地说:“别急,等我收到租金后,我会借钱给你。”庄子只得默默地低下了头。人啊,经历几次贫困之后,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地位。
演员王志文曾经表示:“当你到了一定年龄,没有稳定的收入和存款,又无法给亲人提供经济援助时,你会明白,脸上的面子、感情和爱情,都只是空中楼阁。”向他人借钱,可能是伤害人际关系最为恶劣的方式。即使你生病了,朋友也不一定会借钱给你。有些人甚至担心你病倒后无力偿还债务,从而失去了讨债的机会。
如果你选择投资创业,对方往往会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分红,但却不愿承担任何创业失败所带来的损失。当你事业有成时,借钱变得异常容易,因为人们看到了你的实力,希望能与你交往并得到你的支持。然而,最令人悲伤的是,一旦你从富人变穷,债权人会竭尽全力催促你偿还债务。我们也能够理解,对方担心你会一蹶不振。
中国的哲学家李泽厚曾经说过:“中国文人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儒家,但内心却永远是庄子。”那些看似重情重义、彬彬有礼的人,其实内心追求的是社会的真相,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本性。如果不是为了一点点零星的金钱,估计会有更多人选择离开热闹的地方,加入那些与众不同的行列。尽管他们行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却互不打扰,连打个招呼都显得多余。金钱容易得到,而一个知己却很难寻觅。
请勿将那些表面上看似朋友的人视为真正的朋友。只有那些愿意无私帮助你或接受你的帮助的人才能被称为朋友。只有当我们能够超越利益,两个灵魂相互契合,才能被认定为真正的朋友。当然,如果你想在社交圈立足,看透,别说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