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的宝贝们小时候有没有上过早教课。我家大宝一岁半的时候,被我们发现一些“问题”,他出门去从来不和别人目光对视,也从来不回应别人的呼唤。这让我们非常担心。为了让他多和小朋友接触,进入新的环境中进行适应,我们给他报了早教班,不惜投入人力财力,只为他能够有所进步。
即使他上了早教课,也仍然让我们放不下心。他基本都不怎么注意老师们在做些什么,只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环节,比如吹泡泡。他不会去注意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对别人仍然没有兴趣。每次陪着他上了。于我而言不啻一场折磨。身体累,心里也倍感压力,总觉得自己的娃表现得不如别的娃。
到了二宝的时候,从他一岁五个月开始,也就是今天,我们也给他去上了早教课。这是二宝第一次上早教课,没想到他的适应能力特别好。早教课有一个有趣的环节,是让娃娃们随着音乐的节拍拍一个“毛毛虫”。这是根据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喜欢拍拍拍,而且普遍对动感的音乐有节奏感的特点设计的。大宝上了二十多节早教课,几乎没有去拍过。二宝一上来就会拍,拍得也特别好。老师推进过渡到每一个环节时,都会有一些信号,能够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大宝并不关注这些,而二宝都会注意到。有小朋友哇哇大哭,二宝也会注意到,并且会时不时地看看他,很关注别的小朋友的这些反应。
大宝和二宝的表现差异很大,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大宝是第一个孩子,他吸引了全家人的注意,他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中的焦点。我们有着初为人父的激动和紧张,以及无与伦比的郑重其事。老大照书养,的确如此。等到二宝出生时,本以为我们的注意力应该会基本平均分配到两个娃身上,然而出人意料的,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还是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到了大宝身上。二宝,基本上是按猪养着呢。大宝,正因为他是大的,即使有萌萌的弟弟“威胁”,即使他到了一个容易惹人心烦动怒的年龄阶段,仍然得到爸妈的重点关注,无外乎他所产生的情况都是第一次的新鲜经验。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上小学,像家长会留作业什么的,我们刚开始都是新鲜的。二宝呢,都有经验在了,我们没有那么慌张紧张,心里都有数了,就显得不是那么关注了。
然而,得到这么多关注的大宝,与没有得到父母诸多关注的二宝相比,他没有得到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正如同密集亲职这一现象所揭示的,父母诸多关注,反而让孩子没有空间进行自我发展,什么都被父母包办了,加上父母喜欢进行纠错教育,大宝所承担的压力也大。
这提醒了我,需要调整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