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开始,老T从夏至是真正值得纪念的日子开始,讲到从冬天到春天过程中的心身交互性及调整,讲到与丁丁通过塔罗一起探索的主体间性式咨询,讲到品茶与品红酒过程中生命活性的带宽,讲到那个神奇的夜晚……
一段丰富的开场白,为一场大课拉开序幕。
以下是课程内容回顾:
P1
T版解读:
1.心身分离与高熵
身心统整和合一的时候,是最自在的时候。心身分离越大,熵(混乱的能量、混乱的状态)就越高,损耗也就越来越大。
WJ从原来对世界没有兴趣、感知和觉知觉知的状态,经由堪称“曼谷假日”的爱情的点燃,以及她对这场爱情的成功穿越,让坐在她对面,以前觉得她就是一个无趣的人的老T也被她的诉说感动了,觉得她比以前变好看了很多。
所以爱情是充满魔性和魔力的,能把你心中的在精灵放出来,就像老T常说的,一段美好的爱情对人产生的治愈作用往往比心理治疗的作用还大。
2.心身的分离与失整合的分裂性
对于心身分离还是整合的状态的评估,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
(1)你对自己“在做什么”这个进程能否有知觉?
比如老T明显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冬天的时候是蜷缩着的,游800米就会很累,气喘吁吁。而到了春天,身体开始舒展开,他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便把游泳的状态调整了回来。通过游泳去感受身体、调整身体的时,心身都到位了,这就是一种身心统合的状态。当然身心统合并不仅限与通过游泳运动来完成,很多人在品茶、品酒的过程中也会达到身心统合的状态,关键在于对自己“在做什么”这个进程是否有知觉。
(2)身心失整合状态的案例
老T的一位来访者刚刚开始学车,一次咨询中她对老T说自己进步了,因为前几天她在跟教练练车时开到70、80码,感觉很爽。这位来访者的情况看似是身体的操作带来心理的感觉的一种“身心合一”的状态,但是这种初学者居然开车开到70、80码,不顾自己和他人安全的行为恰恰是身心失整合所引发的一种缺乏现实性认知、判断的行为,而她基于此对老T说她进步了,更是一种身心失整合带来的自我催眠假象,这是很危险的。
经由以上案例让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是如何去体验自己的进步的?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进步的?这其中是否存在身心失整合带来的自我催眠假象。
(3)老T的两种驾驶模式
a.防御性的驾驶模式:驾驶的过程中,要有随时警惕自己左边、右边的车辆、花台和人行道中蹿出的行人等的突发性事件,留给自己足够的应变时间。要有一种主体间性的意识,很多时候并不是你去撞别人,而是别人来撞你,所以要提高警惕,塑造良好的意识和习惯,比如乡村道路开车不要超过40码……
b.全息的驾驶模式:开车时既要看着前车,也要盯着后面的车辆,既要留意左边,也要看好右边,不断的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脑子里进行VR式的运转,演示各种场景,以做出最佳判断和选择。开车最好的结果是迅速从A到B,而不是急速。
(4)生活中是充满了很多失整合的
生活中是充满了很多失整合的,包括在老T这样身心统合已经非常好的人身上,仍然会有身心失整合的情况出现,毕竟人都是有局限性。老T举过一个例子:清明假期他和家人开车从嘎洒回昆的路上,因为受不了前车开得实在太慢,他便超车上前,结果差点导致另外两辆车相撞。虽然有惊无险,但是一向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老T还是觉得因为自己超车造成了别人的危险,内心非常痛苦。但对于有着超强反思能力的老T而言,这次经历将会成为他升级自己“全息驾驶模式”的机会。
3.什么样的生命力将身心统合在一起?
答:昂然的同时又有很深的内省和反思。
上文提到的驾驶初学者,其实她在那次咨询刚开始的时候是处于一种“不知道说什么?”的状态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状态缺乏进程感的身心失整合表现,再加上她也许是迫于自己的焦虑,想获得咨询师的认同等等,总之是以缺乏现实检验的感知来说明自己“进步”了,这更加是一种身心失整合的表现。
任何个体的进步都源于其本身的进程,所以当他本身处在一种缺乏进程感的状态中时,他的“进步”就很有可能是一场谎言。
所以在驾驶初学者的咨询中,老T马上给了她现实性的反馈,并引导她对自己刚刚一系列的表现进行反思和内省。
因此要想从身心失整合的状态中将自己的身心统合起来,是需要时常去清晰的感受自己身心的体验、去敏感的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昂扬而又深刻的内省和反思。
要进行深刻的内省和反思,因为也许那一刹那做的不好,厄运就到了,但我始终相信决定这一瞬间的先验主体不是一个死板的既定,而是有一定空间伸缩的,正如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所说“才华和天赋决定你的上限,努力决定你的下限”,所以随时保持深刻的内省和反思有助于我们不会被低级错误封死在下限上。
而之所以提到昂扬,是因为,人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就被某个信息影响了,甚至打趴下了。昂扬是一种主体感的表现,就像是海明威“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是不可以被打败”这种气性。主体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不断修复、完善和发展的。
4.心身的转化与灵性的隐秘问题
一个人的生命活性和能量是经由心身的活动发生转化的。心身活动的方法很多,包括做菜、品茶、品酒等等。
HZ案例就是通过做菜来这项身心统合活动来激活其生命活性与能量的,当他全情投入的做出一桌子菜时,他感觉到了很好的身心整合感,以及生命活性和能量的浮现。
当然品茶、品酒也是很好的心身活动转化生命活性的方式。
老T就很喜爱品酒。他觉得茶太过理智,缺乏激情,酒的变化更加丰富,可品玩度更高。
老T说起今年1月水星结束后的新年品酒会上的三支酒,他对它们的形容非常生动有趣,让在场的人无不印象深刻。那三支酒的酒瓶图标分别是狮子、长颈鹿和斑马,老T品鉴之后觉得狮子酒口感很丰富,甜度高,像一只肉肉的胖狮子;长颈鹿酒的口感紧缩,像一只饿坏了的长颈鹿;而斑马酒各方面过分均衡,所以太平庸了。
从老T对品酒的丰富体验中,还有从他有趣的描述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满满的生命活性和能量所带来的生活趣味,所以生命活性和能量转化的核心来自于心身互动的带宽,带宽越宽,你获得的信息就越丰富,你的生命活性和能量的转化度也就越高。
P2
T版解读:
“并非主体间性源自主体性,而是主体性源自主体间性”这句话是针对普通人的成长来说的。普通人,如果能有好的妈妈和爸爸,就可以让他经由主体间性长出良好的主体性。当然天才例外,他们反而是通过与生俱来有主体性去创造主体间性。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完成与父母从主客体的关系向主体间性关系的转变。
P3
T版解读:
1.我们在形成主体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客体化的阶段。
(1)核心客体——>过渡客体
客体化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从核心客体向过渡客体发展。这个过程意味着个体的对象不再是单一的核心客体(最重要的养育者),而发展成丰富的多对象,即各种过渡客体并存。核心客体是原始依恋倾向的、固着粘滞的,通过发展出丰富的多个过渡客体(最常见的就是玩具),则是让个体从原始依恋中向开放性的依恋方向发展。
张老师家的天台上,最近来了一群“新住户”——老鼠,它们甚至会“开Party”,各种叫闹,让坐在天台客厅里的老T都听得到声音,一度让老T感到害怕、厌恶、烦心。但老T毕竟是老T,对于这件事他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思考。首先,他把这群老鼠定型为它们就是客体,它们就是一帮年轻的老鼠,所以这样闹腾;第二,他对自己对老鼠的厌恶进行了反思,这在于他把自己的恶意客体投射到了老鼠身上,所以他感到害怕、厌恶,想到寺庙中和尚们对于老鼠的处理,因为他们不杀生,寺庙里肯定是有老鼠的,当他们以众生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老鼠,不进行恶意客体的投射,慢慢的也就习惯了,不害怕和厌恶了;第三,当他有了这样的思考之后,也就不再烦心了,马上启动思维的功能,着手安排如何去处理这群老鼠。
当然以上说的是过渡客体成为恶意客体进行投射的情况,但如果是核心客体被恶意客体侵占,那就很惨了,因为核心客体是一个人形成主体最为进本的基石,所以如果核心客体是以一个恶意客体的形象出现的话,那这个人的主体的形成、其后的主客体关系都会有严重的问题,几乎不可能达到主体间性的维度了。
而当核心客体和过渡客体可以形成有机的联结和互动时,便会带来一系列的告别、转化和生成,个体会发现身边的恶意客体越来越少。
(2)环境母亲——> 过渡性空间
温尼科特说:“最初,母亲本身就是促进婴儿发展的环境。”
母亲是最早期的环境,足够好的母亲能为婴儿提供一个抱持的环境,这种抱持不仅仅包括母亲用身体怀抱婴儿,还包括母亲能提供一个完整的环境,这种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母亲是否能及时意识到婴儿的需要,能否对婴儿产生共情。母亲的这种共情式的在场给婴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基地(环境母亲),使得他们能够逐步发展出一种能力,能忍受由于未整合的经验带来的焦虑感。母亲这样的照料使得婴儿在这方面渐渐积累了许多记忆,使婴儿觉得自己很有力量,为婴儿形成对他们极为重要的客休关系打下基础。
于是当儿童从核心客体阶段向过渡客体阶段发展后,当他有了过渡客体之后,过渡性空间也随着产生了。在之前包容的、开明的环境母亲中,儿童获得一种良好的经验和力量感,让他们可以去创造、构建自己的过渡性空间,并在其中完成转化、告别与成长。
面对早期缺乏良好环境母亲经验,进而缺乏过渡性空间去处理失整合的来访者,咨询师通过其足够的包容力和支撑力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抱持的环境。这种抱持的环境是一种真实的、有现实检验反馈的人际关系,让来访者的真我在其中逐渐浮现,变得有力量。同时这种环境也是有足够边界的,如温尼科特认为母亲在婴儿需要时出场固然关键,但同样关键的是她在不需要的时候退场,这使得儿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客体。
最近的治疗中,HZ案例通过投入的给家人做饭、做家务等行动将其生活底盘搭建起来,从中获得支撑力和托举力,不再固化,而是逐步转化。其实他做饭、做家务就是在构建一个个的过渡性空间,并在其中处理其失整合的焦虑,获得支撑力和托举力,这样的力量感可以促使其逐步的去进行转化。
(3)客体使用与使用客体
①客体使用是指一种能力、一种天赋,每个人都有,只是其能力大小因人而异,比如有人天生有与客体亲密的能力,而有的人天生就表现的与客体隔离。所以客体使用涉及先验主体性。
在咨询和治疗中,有一些来访者的效果很好,就是因为他们客体使用能力本身是很棒的。
对来访者客体使用能力的评估:
a.其对客体的评价。是负面还是正面,是安全感还是破坏感?如果其对客体的评价更有安全感、更正面,则其客体使用的能力偏高。
b.客体的存量。如果来访者谈过恋爱,则其在亲密关系中就是有客体存量的,那其客体使用的能力也就较高。
c.建立关系的愿望、愿力、愿景。有些人原本缺乏资源,但其对建立关系获得资源有足够的愿望、愿力,于是一旦资源给到,他们便会马上进行联结,进行超级折叠打开式的转化。这样的人,其客体使用的能力也是很好的。
②使用客体则是经验性的,主要是指一个人使用客体过程中的功能性表达。客体使用的能力决定使用客体的功能高低,但是使用客体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反思、积累经验而逐渐提高的。
在全垒打医生案例中,他之前经由老T的治疗,使用客体的能力提升了很多,逐渐把手中的一把烂牌打成了好牌,但是限于其客体使用的能力水平,他最近还是出了一个很大的纰漏,他因此而感到沮丧、内疚,后悔当时没有跟老T商量,就莽撞的行动了。老T跟他说:不要有任何的内疚感,打仗嘛,既然决定了,我们就一起接着往下走。老T能这样跟他说,就说明只要还有转化的愿力,不固化,他还是有希望的,因为使用客体的能力是可以提升改变的。
使用客体是有对象性的,所以就会涉及到主体间性的层面。
使用客体能力的评估可以从心智结构的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a. 技能
b. 反思
c.联结的品质
P4
T版解读:
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两个主体间自我意识的势能差与关系中的自我张力弧。
主体间性的高低与自我意识水平有很大的联系,所以衡量主体间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1)天赋
主体间性是个体之间最理想的一种关系,因为产生主体间性的个体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高品质互动的,不用谁去满足谁,也不用谁去迎合谁。就像完美的双人舞蹈中,两个人的互动浑然天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果双人舞中需要一个去带带动另一个,那这个舞蹈的品质一定不会太好。
世间的确会有这样的主体间性存在,所以才有古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其中的“淡”蕴含的不确定性其实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以及非“要”的通透和信任。高维的人在一起,往往话不会很多,但却有着很多微观层面上的共振。
主体间性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玩的关系。去年专业组中发掘的莎乐美与各位大家关系的那条线引发了很多人的好奇和研究。从莎乐美与那些大家们的关系中我们看到了精神变形的关系之维。莎乐美的客体存量是很惊人的,包括托尔斯泰、弗洛伊德、尼采、里尔克等。她在与他们的联结中,激发了他们,“让他们的精神受孕,产下精神的新生儿”,同时她也在这些联结中完成了精神变形的演化。
还有在WJ案例中,她与老T那种姿态很正的但不缺乏主体感的师徒关系,让敢于主动地争取去医院实习的机会,并以开放的生命形态完成了实习期间的各项任务,深入的认识了医生的职责和专业素养。虽然她常常很隔离、学过就忘,经历了一段非常糟糕、艰难的时光,但是她经由与老T关系完成了自己的精神变形,最终以佛系的“日拱一卒”式的进步,让生命一点点的像花一样绽放。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体间性的核心点——天赋——是否能够主动、积极的去联结以推动自己的精神变形和演化,天赋很高的人,其联结的能力是很高的。
当然在联结的过程中,性格类型是一道门,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精神变形的关系之维。每种性格类型的人找准了适合自己的联结路径和对象,都能促进精神的变形和演化。内倾型的人可以通过书籍去与康德、歌德等大师联结;外倾型的人可以通过交朋友、谈恋爱去与各种各样的人联结。
(2)技能
技能是自我意识的初级构造能力,起到底盘的作用。因为要有技能才可能构造出自我意识。例如一个会计,他的会计技能让他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可以有发言权,构建出其在人群中自我意识。但有技能并不代表就能有高度发达的自我意识,技能只是自我意识构建的门槛。
(3)反思
在通过技能构建出个体在群体中的自我意识之后,反思成为自我意识构造的核心之力。人通过进行如“我一辈子就只是这样吗?”、“我会被AI取代吗?”等等问题的反思,让自己有机会触及程序化世界之外,提升自己探知到基础之外世界能力,提高自我意识。
(4)合作与联结的品质
而自我意识的最高级建构之力在于合作与联结的品质,它让你在于他人的互动中,更深的理解他人和自己,跳出“我要”、“我执”的固化,达到高级的自我意识维度,能够与他人展开浑然天成的主体间性之舞。
以上这四个层面充分的展现了主体间性的框架。
主体间性是后现代关系的核心。而相对来说客体关系就是现代级的了。
现在3、4岁的孩子都是后现代级的,他们与现代级个体的区别在于,当别人把焦虑投射过来时,现代级的个体可能因此在心中种下恶龙,而后现代级的孩子,他会离你远远的,他们果断、清晰、明了、非常坚决,显现出了极高的自我意识水平。
随后老T通过他在旅途中遇到的餐馆老板和护林员讲到人与人的联结,有时候比登天还遥远,有时候缺又那么简单,而我们学那么多东西的目的就在于出去之后可以和别人进行联结,去体验完成身心互动,去与他人展开浑然天成的主体间性之舞。
体验和见识,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