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从单位驱车两个小时,终于到了我的故乡——梁河。从县城出发,柏油路如绑在大山的绑带,从山脚缠到山腰,再到山顶就是大厂,在茶山的迎接和茶香的涤荡中感知回龙寨的热情,到了大厂村,故乡的韵味就越发浓烈。灰青色的鱼鳞瓦片下,灰黄的土基墙围着整栋木穿斗房,除此之外是青色的石板路,偶尔也有砖混洋房混杂其中,显示新的事物也在发生。
过了乡镇所在地,水泥路让车轮叽里咕噜叫,车轮再也不敢飞速旋转,只能亦步亦趋跟着水泥砖前行,周围的一切也更加清晰起来,能看清那一群群身背干柴的人们的脸庞,有人疲惫,有人满足,有人好奇打量,也有漠视不理,背上的那些柴,都穿上了树毛衣,农村人知道,那是经过许多个四季轮回的树枝,春暖夏炎、秋爽冬寒,从树干上脱落,后被人们捡起,自觉地在篮子里聚集。当然,也有一些老人没办法到深山里去,就只能在路两旁找些细些的树枝,没有之前那群人背的经烧,但可暖冬就好。
回到家里,也堆了很多干柴,冬天是找柴的好时候,我们赵老地村没有烧煤的,也很少有烧炭的,有电烤火炉,但很多人觉得没那么热乎,还费电,很少有人用。柴火依然是我们村取暖做饭的主要能源。就像土基木架房一般,从外面看,很是寒酸,可进了家门,全木的装修让人觉得很是温馨;大堆大堆的柴排确实有损村容村貌,烧起火来确实让人一身火烟味儿,可暖暖的火塘就是家里最有温度的地方。
如果乡愁有模样,我想应该长成瓦房上的炊烟袅袅的样子吧。柴火,成了农村特有的韵味,对我个人来说,烧柴似乎也能总结出一些哲理来,比如父亲经常说的“火要空心,人要忠心”,第一层意思是烧火需要氧气当做燃烧介质,第二层意思不就是让我们待人接物要以诚相待,同时也忠于自己忠于他人嘛;还比如,“烧柴时,不能烧对头柴,火塘两边不能都放柴进去,柴得从根部烧起”,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想想不就是让我们防患于未燃,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再比如,“借给他人火种——红火炭去斗火时,不能搛未燃烧尽、还煪着火烟的火柴头去,应该搛红彤彤的火炭,不然两家人容易发生矛盾”,这也正说明与他们交往,多助人,还应该尽力而为,和谐是最好的邻里相处方式。柴火是人类150万年前沿用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意义非凡,直到电的出现在城市才逐渐被取代。
城市中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用煤气、天然气或者电磁炉做饭。我也一样,在城里做饭用的是电磁炉,我一直觉得在农村家里用柴火做的饭,总比电磁炉上做的饭好吃。以前以为只是因为我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而使得味觉发生的改变。但近期,我不断地在找其他更科学的理由来支撑我的感觉。以下两点也足以科学解释了:首先,农村的土灶都是将一个大铁锅埋进灶膛里,就像是铁锅被镶进了炉子里面一样,这样铁锅底部几乎全部都和柴火接触,柴火的热量可以均匀的分布在铁锅的每个地方,能够保证饭菜同时被加热,这样饭菜不用过度翻炒,就能变熟,保存了饭菜的原汁原味;其次,柴火和天然气、电磁炉加热方式并不相同,我们发现距离柴火堆很远就能感受到柴火的热浪,但在液化气旁,周围的温度其实反而不如柴火,比如冬天,有人用柴火取暖,但绝不会打开天然气取暖。柴火虽然燃烧温度不如天然气高,但它热辐射更强,柴火能够通过热辐射对食物进行加热,这样食物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失去营养与味道。我想,大厂回龙茶,从翠绿经过杀青、揉捻、烘干,变成人们口中的那口清香回甜,远销国内外,绿茶叶变金叶子,柴火的作用举足轻重。
柴火做饭比其他做的好吃的解释,也化解了我心中的不解,不理解父母经常被烟煪得睁不开眼还是烧柴做饭,我总是会抱怨,一直在劝父母用电磁炉做饭,用电火炉取暖,劝他们换个火炉。以前以为父母只是为了省电不用,现在也渐渐理解了他们,一辈子与火为伴,火苗外露的火塘,一辈子的习惯和记忆,总是难以改变,这样一想,在农村住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现在搬迁到城里居住,也是难为他们了。
在农村,有些人家确实贫困,但生活也在共同进步着,与其他地方其他人家同个时间横向对比,条件确实很差,可若是与自家不同时间纵向对比,也有所改善,好与不好,只是不同层面不同目标对比出来不同的结果而已,换一换,又是另外一种结果。
比如,若回到小学初中的寒假,我们姐妹仨跟着父母到深山早起背柴,父亲先是烧一堆火给我们取暖,然后拿着斧子去挝开桩头,母亲扫一堆落叶,花篮上掇起高高的篮头,一家人收获满满地回了家,以当时的心境和见识,觉得还挺富足,当时父母尚还年轻力壮,我们一家人还可晚晚围炉夜话。如今,姐妹仨人天各一方,两姐妹各自成家,各自担负责任,而父母双鬓日渐斑白、身体日渐衰退,现在我们出门已不用再等候多时,油门启动,即刻出发,家人却聚少离多;宿舍里取暖器、烤火炉、电热毯、电风扇应有尽有,做饭再无火烟味儿,但同时也少了烟火味,也不知何时富有,何时贫困?
也许,当下即最好,珍惜才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