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生在鸟语花香、歌舞升平的世界里,然而,孩子听到的第一声斥责,却往往出自我们的嘴巴。
今天在外吃饭,邻桌一个男孩在等上菜的时候,一时兴起坐到了桌子上,孩子妈妈立即喝止,孩子极不情愿地坐回椅子上。
很多时候,孩子会做一些事情,令我们感到棘手,左右为难。一方面,我们理解自己的孩子,认同他们的感受;另一方面,我们又深谙社会规范,知道某些行为是不被认可,需要纠正的。
这时候,我曾有过以下两种反应:1,站在孩子一边,不干涉,任孩子自由发挥,以“她还太小了”为托词来敷衍社会;2,站在社会一边,反对孩子,以“大家都这么做”为托词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但是不管是哪种做法,都会给我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伴有自责、矛盾、愧疚的感受,总觉得屡做屡错,却找不到出口。
作为妈妈,我们都是新手,除了摸着石头过河,别无他法。如今,若遇到此类情况,我会试着用以下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1,给孩子的行为提出一个“行为解码”
比如,若是涂涂在外吃饭坐到桌上(若是在家便无所谓),我会说“涂涂是觉得阿姨家的桌子好漂亮,很喜欢是吧?”这样说,于孩子,她的行为受到即时正面的定义,也相当于给她一个行为引导。于在场的人,则是在暗示他们,孩子的行为并非恶意破坏。
2,转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若要继续坐在桌上,我会想办法转移她的注意力,比如,“阿姨家漂亮的东西还有好多哟,你看,那盆花,多漂亮,要不要去看看呀”,一般情况下,孩子会跟随我的邀请,去看花。
3,共情示范
如果孩子抵御我刚刚看花的邀请,继续坐在桌上,我会采取共情的方式,引导她。把自己想象成和涂涂一样的孩子,示范我想让她做的事。
比如,我会一起坐到她旁边,“咦,阿姨家的桌子还真是挺舒服哟,难怪涂涂想坐呀!......”“哎呀,这桌子好像有点坏了,你看,这里有划痕呢,还有这里也磕破了。你说桌子得多疼啊!我看我们也不要坐了吧?我们这么重,估计桌子要疼死了,你说是不是?”
4,表示无视,待其自行抽离
若孩子在共情后还是无动于衷,我会无视她,等她自己抽离。“涂涂还想坐就继续坐着吧,妈妈去看看那盆花,你不想坐了就自己下来吧。”
以上的做法,有两个好处:
于孩子,我做过了示范,示范了一种社会认可的行为。尽管我应当保护孩子的自由,但是,世界也有它自己的逻辑。同时我也为孩子争取了相对自由的空间让其发挥,而不是立即生硬地阻止。
于社会,我给出了解释,孩子的行为只是即时的,她并非肆意破坏,并试图规范了孩子的行为。
作为孩子的妈妈,这样努力过,心里也就放下了。没有愧疚,没有矛盾,没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