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约练收获
1.小组约练BOX-1维持停留在当事人的脉络中。
咨询师: 感觉越来越稳了,整个状态特别放松,因为小组的同伴,还有这个群体的氛围,整个脉络还算是清晰,事后回顾,如果能够在来访者唔谈前的目标和唔谈中间目标有所不同的时候,再加以确认,可能会更好。(55)
2.咨询师:在谈到来访者资源和优势力量这块,还没有做到更充分挖掘,可以再应用应对问句,和来访者共同探讨坚持学习的动力,去更多强化她自身的能量,或许会更好。(56)
3.观察员:咨询师Z老师能够迅速共情到来访者,没有直接赞美,却让人感觉到被赞美。四十分钟11句话,包括暖场和反馈,有形的问题运用于无形,环环相扣,脉络清晰,尤其是一般化问句的应用,更是我欠缺和需要学习的。生活中会有些人不停说这一件事,“毕竟经历过,对当事人来说,那是最重要的。”释然了。(57)
4.案例约练
观察员、来访者和咨询师,三个角色互换。
收获:摘要来访者关键字,放慢语速重复,疑问语气,就暗示着想要听到更多内容。
如果来访者情绪冲动,咨询师的静和稳就可以让对方更快平静下来,咨访可以是相互制衡的关系。
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就像导航,可以精准定位。(58)
5.案例+读书
了解提问奇迹问句组成和时机。(59)
6.集体约练《如何做好观察员》
观察员角色:咨询师过程中自己看到的,整个咨询的脉络,来访者关注的点、期待是什么?来访者想谈的主题是什么,又发生了什么事?中间的走向?观察员是录像机
对于咨询师:你感觉咨询过程中做的不错的地方是那些?怎么做到的?多会儿开始做到这些的?之前做过咨询师吗?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进步的地方有哪些?让她给自己打分?分数提升,是怎么做到的?哪些地方做到了会有很多不一样?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调整?
来访者:你感觉某某老师对你的帮助是什么?除了刚才的那些收获,你还希望咨询师在哪些地方有更多的停留?有更多的看到后有什么不一样?
观察员是督导的角色,更多的是给对方提供一个视角,共同合作探讨怎么样会很好。(60)
二、读书收获
1.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
2.在3~6岁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强大的。关系的平衡不在于外在的衡量,而在于内在的情感。3~6岁的孩子,他们没有什么外部评价体系,他们不在乎拥有太多的物质条件,也不会拿这些东西去衡量父母的价值。
3.性别角色不只是性与心理,而是意味着整个世界男孩必须进入男人的世界,女孩必须进入女人的世界。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4.教了家长很多的小方法,但是后来还听到最多的问题是方法不管用怎么办?不知您是否注意到这个“怎么办”的背后,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马上我们都想快速解决问题,我们关注的是当时,只要不能马上解决,就开始质疑新方法,于是习惯性的走回老路。虽然老办法也无效,但是那是我们熟悉的办法呀。
在这里我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所以功夫在平时。如果你想搞定孩子就会关注“当时”,但如果你想帮助孩子,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平时”。所以可以这样问自己,我们在平时可以做些什么呢?教育孩子是一个过程,我们越是着急,越是容易节外生枝,往往欲速则不达,还平添了更多的更多的问题,多想想自己的长期目标,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5.建立信心,让孩子相信他有能力学会这个技能,如何建立信心呢?有一个很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只要加简单的让家长和那些了解孩子的人告诉孩子,为什么相信他能学会这个技能就行了。第二个解释你的信心。在对孩子学会这个技能有信心方面,你可以给出各种理由,无论这些说法是理性的还是无厘头的,重要的是让孩子听到有这么多人的在告诉他,为什么大家都确信他们能学会。当你告诉孩子们,你对他们有信心的理由时,你就把你的信心传递给了他们,并帮助他们建立了自信心,一定要让孩子听到我们对他们学习技能的信心,这是点燃孩子们学习激情的不可或缺的“火花”。
6.我们的身体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载道之器,载道啊我学孔孟之道。第二呢?是行道之具,学而时习之,学完以后呢,身体力行,点点滴滴落实在我们自己的人生里,落实在家庭里,这个家庭就兴旺了,还要出去服务大众。这是我们身体的两大功能。
三、写给自己
今天算是对自己的一次极限挑战。没有感觉到太累,因为喜欢,所以感觉是享受,也许这也就是所谓的心流在起作用吧。
很开心接到朋友外出放松的邀约,尽管没去,但那份心意,记下并珍惜。
因为分享了幸福的主题,被群里很多老师称为“幸福大使”,喜欢这个标签和设定,继续分享,继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