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著名启蒙读本<三字经>,开篇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那么上一章所讲的恶浪涛天,船漏舟覆的事又如何会发生的呢?佛教所说的我们的心又怎么会不在本处的呢?
人之初:于人之个体,自然是新生婴儿蒙眛年岁;而从人类的角度看,未尚不可以理解为人类形成、人类开智之初,人类的原始社会。善:与恶相对,是好、吉之意。但这里我们也可理解为和谐、平衡、不矛盾、完美、统一等等的意思,亦未尚不可。
婴儿新生,一切凭本能行事,饿了吃、痛了哭,顺应自然,当得起一个善字。人类之初,一切处于物竞天择的大自然生存法则之中,亦只能凭由本能行事,也可称之为善。
蒙童启蒙,人类文明进步,本能的满足有了沉余,我们开始有了选择。三块只能吃饱,但我慢慢有了十块、二十块、百块千块,自然想要去五块吃好,直至山珍海味,正所谓的温饱思淫欲。于是我们进入了欲望的正反馈模式。
本来条件好了,享受一下也没什么。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何况我们还无可逃脱地进入正反馈模式。于是人心不在本处,身处无边苦海。而因为人类文明进步,生产力发展,我们有了更多选择,自私慢慢成为习惯,人与社会的矛盾亦日益突出。
本来这也没什么,苦和乐都是自己的选择,是自找的。人生百年,死了一了百了。再大的矛盾亦是尘归尘、土归土。婴儿新生,又是一个个和善之个体。
但是,就如佛教提出善根恶业的概念。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一个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我们还有个文化传承的概念。个体的心理矛盾是会通过家庭、社会来积累延续,通过民俗、文化来延续积累。举个例子:我们经常提到的家教,就是一种心理、文化的延续积累。
善根:好的善的,还归本处的会被传承,会被延续,会被积累。同样的还有恶业。人生的两大矛盾,不受控制,都会因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应对自然能力的不断积余,选择的自由度的不断加大而在人类文化的角角落落得以积累和膨胀。亦是一个正反馈模式。
佛祖用一个善恶有报观念来鼓励信众扬善弃恶,以期广植善根、广消恶业。而儒家却寄希望于统治者的仁政,而结果总是船漏舟覆。
人之初、性本善。后面一句是:性相近,习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