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人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不好了,很多事情丢爪就忘,知识性的记忆就不用说了,记的慢,忘的还快。如果能让学过的知识长期留存在大脑中,那么学习效率该多高啊,如果我们的孩子也具有这样的能力,那学习起来也是事半功倍的轻松。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尽量少的遗忘呢?想弄清楚这个答案,我们要首先了解一下遗忘产生的原因。
1.抑制或干扰引起的遗忘
这主要是指前后学习的两种知识在大脑中保存时彼此发生了干扰作用。比如孩子前一天刚学了拼音中字母A的发音,后面一天又学了英语中字母A的发音,那么当孩子在下节语文课回忆A的发音时候,可能就会受到后来英语课上学的A的发音的影响,同样地,上英语课时回忆A的英语发音也会受到语文拼音发音的影响而忘记或者混淆。
2.压抑造成的遗忘
这主要是人们对某些让自己感到悲痛、伤感、羞愧、内疚的往事抱回避的态度,他们内心希望从忘却这些事中得到宽慰,因为潜意识里会屏蔽掉一些不良感受事件的细节等。这也叫动机性或者情绪性遗忘。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就是,考试时,由于情绪过于紧张,导致学过的一些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
3.衰退引起的遗忘
这种遗忘是目前我们可能比较常见的一种原因,就是记忆的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而引起了遗忘。比如学过的知识,没有及时地复习巩固,慢慢就越来越模糊。比如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工作如果和英语本身没有太大关系,那么多年后,英语的单词量和语法水平都会大大的减少和降低。
4.由线索提取引起的遗忘
这种原因的理论认为,人的大脑中长期记忆中的信息是不会丢失的,之所以人们会想不起来,是因为人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合适的线索。简单来说,就是东西都是在的,只是我们没有找对入口,没有找对那个打开记忆的门。比如,有时候看到一个人的面孔,觉得很眼熟,知道自己一定在哪见过,一定是曾经认识的,但是就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叫什么名字等。一旦有个线索提示,你们可能在某某场合,某某情境下,可能就马上把记忆中关于这个人的信息提取出来了。
5、由脑损伤引起的遗忘
比如疾病、外伤、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手术切除等引起的脑部损伤,会引起遗忘,随着损伤的恢复,记忆可慢慢得到恢复。
那么了解了以上遗忘产生的原因,我们该如何做能避免或者减少遗忘,提高记忆效果呢?一个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复习,那么如何有效复习呢?
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我们要有效的进行复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复习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为了避免在大量遗忘后难以补救,做到及时复习非常重要。
2.正确的分配复习时间
这里可以有两种复习方式,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集中复习就是讲学过的知识整体进行复习,而分布复习则是把知识框架列出,每个部分单独复习。大量的实验证明分布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好得多,但是分布复习的时间间隔要把握好,不能太长。
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我们在复习的时候经常能做到的是反复阅读,如果能将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识记效果远高于反复阅读。研究结果表明,把60%的时间用于试图回忆,复习的效果最好。
4.注意复习材料前后顺序的影响
在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中,影响记忆的因素其中一个是材料的序列位置效应,简单说,就是先学的最后学的材料会更容易被记住,而中间位置的材料是最容易被遗忘的,因此,复习时候要加强对中间位置材料的复习记忆。
5.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复习时,做笔记,做卡片等,包括近年流行的思维导图,记忆宫殿等,都是最大限度调动我们的感官系统,全方位立体的输入信息给大脑,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我们能够获得的关于识记材料的线索越多越具体,那么在回忆提取时被搜索到的几率就越大,就越容易回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