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以为的是你以为的吗?
文/漫随
古时候有个小偷,去偷别人家的铃铛,担心铃铛响了会招来主人,于是捂住自己的耳朵,结果被抓了。他很纳闷:我明明都捂住耳朵了,别人怎么还会听见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只有他自己听不见而已。但在小偷的认知里,他只会觉得别人也听不见。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它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但事实上,有时候不是我们故意要骗自己,而是不曾察觉的认知误导了我们。
比如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场景:早上上班赶时间的人,会在挤进电梯的瞬间狂按关门键。因为他觉得按关门键会加快电梯关门的速度。但其实,了解电梯运行的人会知道,电梯门在开的过程中是不会关闭的,按关门键也没用。
显然,错误的认知会诱导错误的行为。而且当这些认知引发的变化并不明显时,我们是无法察觉的。但长此以往,它会像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砸乱我们的生活。
周岭在《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一书中说:人与人之间根本的差异是认知能力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乔布斯说,成功没有捷径。对于我们而言,所谓捷径,就是不走弯路。而不走弯路,首先要具备正确的认知。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讲一讲如何破除学习上的三个认知误区。
1.分心是因为缺乏意志力?
你会边吃饭边追剧,然后因为剧情太好笑而忘记吃饭吗?你会边跑步边想事情以至于不知道自己跑到了哪里吗?你会边写作业边听歌然后慢慢地自己哼起来吗?
是不是很熟悉?因为我也经常这样。一心二用,甚至多用,已经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恨不得将自己进化成八爪鱼。
时间长了,我们发现,在需要专注力的事情上,我们也极易分心。比如,工作的时候摸鱼导致加班,开会的时候不知道领导讲了什么还要再问同事,上网课要时不时地倒退视频,一本书翻完了啥也没记住。
然后就得出结论,我什么事都做不好,干什么都坚持不下去,因为我意志力太差。这是天生的,没办法。于是陷入恶性循环,越否定自己越做不好,越做不好越没信心,最后甚至丧失动力,对自己说,就这样吧。
但其实我们再深思一下,就会发现一切的根源是:我们认为意志力是天生的,分心和难以坚持都是因为缺乏意志力。
这是第一个认知误区。我们来探讨一下:
首先从微观上看,分心是天性,所有人都一样,你是,我也是。周岭在《认知觉醒》中讲到,潜意识有两个特点:只关注即时满足和快速处理信息。
潜意识是没有思维的,它只关心眼前,什么使它快乐、舒服、满足,它就会选什么。并且,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也就是说,我们的理性是管不住潜意识的,只会被它影响。
所以我们上课的时候总会分心,因为学习比走神要难得多,走神让我们快乐又满足,潜意识很喜欢。
另外,潜意识处理信息的速度是意识的275000倍,所以当它被某事物触动时,就会“嗖”地一下从你脑袋里飞走,而且很难抓回来,甚至你有可能察觉不到它已经走了。
周岭在《认知觉醒》里还提到,大脑非常擅长用背景关联来记忆。因为这样可以降低大脑能耗,并弥补大脑神经元处理信息速度的不足。
曾经有研究人员做过一个测试,叫做“贝克/面包师悖论”。在这项测试中,研究人员给参与者看一些人脸的照片,并附上他们的名字和详细信息,随后让参与者回忆照片上人的名字。
结果表明,记住某人是面包师比记住他叫贝克要容易得多。也就是说,相对于名字,职业更容易记忆。因为说到面包师我们会有很多联想,白色的衣服,高高的帽子,或者面包香甜的气息。而说到名字,我们什么也记不起来。
可见,我们的大脑擅长联想记忆,而潜意识运行速度又非常快。所以,分心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是否和意志力有关,我们接着讨论。
《刻意练习》一书中明确提到,意志力不存在。
理论上,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存在一种可以用在任何情形中的意志力。比如,跳水冠军能够坚持训练跳水,但不一定能在琴房待一整天。我们坚持做某事是因为喜欢,并且在持续练习后变得擅长,而不是单纯的意志力。
事实上,我们不会因为有人具有意志力就断定他能成功。而那些被认为拥有意志力而成功的人,是因为他们已经成功了。意志力是在结果呈现后人们赋予成功人士的优良品质,而不是人生来就具有的特质。
所以,意志力不是天生的。我们分心不是因为意志力,而是天性。但如果再细究,我们会发现,分心的本质是逃避当下。
一般来讲,分心的原因有两个。要么太无聊想追求更有意思的事,要么太痛苦想退回舒适区。当身体受困时,我们只能放飞思想了。也就造成了身心分离,不但变得低效拖延,还使幸福感降低。
《无限可能》中讲到,我们每分心一次,都需要至少20分钟的时间,才能重新进入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分心对我们来说,有害而无利,我们需要想办法克服它。
方法很简单,即让感受回归身体。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用味蕾来辨别食物;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事情放到明天再想;运动的时候好好运动,感受身体每一时刻的变化。做到身心合一,我们就会享受当下,也更容易感受幸福。时间长了,自然就会玩时玩,学时学,两不误。
2.书一定要从头读到尾才算看完?
以前我阅读的习惯是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看完一本书。因为我觉得这样才完整,才有满足感。有时候遇到难懂的或者不喜欢的,也要硬着头皮读下去,就像强迫症一定要把东西放齐一样,对我来说,书必须读完才算看了。
后来我意识到这样读书不仅效率低下,还会消磨我对读书的兴趣。因为强迫自己看不喜欢的书,甚至对读书这件事产生了排斥。再后来偶然间加入了一个书友群,我才发现原来很多人和我一样,读书都是从头看到尾的。当然,他们也有和我一样的困惑。
书一定要读完,这是第二个认知误区。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讲,书一定要读完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意形式上的完整。这说明我们读书的动机不是内在需求,而是外在形式。于是导致很多书我们读完了却没记住、没理解、没法用。
有时候,一本书全部读完会让我们有一种完全掌握的错觉,尤其是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时,可以秀一下优越感:我最近又读完一本书,很不错,建议你看。但如果没看完,多少有点没底气。
甚至我们会为了读书而读书,读它的原因仅仅是我花钱了不能浪费。而且既然能写成书,就一定是有用的,不能吃亏。于是陷入被动阅读状态,既花费了时间,又打击到阅读的积极性。
最重要的是,这样读书根本没有效果。不但记不住书里讲了什么,也无法内化,更不能输出。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只留下一个貌似看过的虚影,得不偿失。
那书应该怎样读呢?
周岭在《认知觉醒》一书中给出以下方法:
第一,选择与自己理解能力相匹配的书。一本书,太难我们读不懂,太简单没收获,所以要选能看懂且适合自己,对自己有启发,又能增强心智的书。
如果不知道怎么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自己,很简单,把它翻到69页开始看,能读下去,就说明可以。
第二,选择可以关联自己已有知识的书。比如我们可以做主题阅读,集中看有关某主题的书,这有利于构建知识网,内化为自己的体系。而且还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对事物的认知也会更加清晰。
一般情况下,一本书里作者自己就会关联很多同类型的书,在书最后的参考文献里都会提到,感兴趣可以自己搜索。《认知觉醒》这本书里就提到很多,比如刘未鹏的《暗时间》,卫蓝的《反本能》,上田正仁的《思考力》等。
第三,只选对自己有触动的内容。这里的触动,指的是让自己有所感悟或者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离自己实际需求最近的点。
只有被触动,我们才会深度思考,才能化为己用,才有输出的素材。同时,触动点留存记忆的时间会更长一点,更有可能内化为认知网络的一部分。
但有时候,即便被触动,也会在一段时间后遗忘。比如当时看的一篇很有用的文章,放进了收藏夹,后来需要时却怎么都记不得了。就像家里明明有创可贴,手被划破时却想不起来用。
这是因为触动虽然与已有知识产生了连接,但连接并不紧密,如果不及时强化,最后就会消失。那如何强化连接呢?只要三步。
首先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点,并且通俗易懂,让别人一听就能理解;然后转化成长时记忆,需要时能顺利提取,也就是说,将它固化成大脑内存,可随时搜索;最后,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经常练习和使用。
3.构建知识体系是制胜法宝?
有段时间,成功学盛行,很多人认为,成功人士必备的要素是有属于自己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比如查理·芒格,据说他有上百个思维模型可以解决投资中的各种问题;还有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他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写成了《原则》一书,包含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好像只要拥有成功者的知识体系,我们也可以成功。甚至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他会超过身边95%的人。
如此看来,知识体系确实重要。那什么是知识体系呢?简单来说,就是大量知识形成的有序结构。所以在知识体系中,知识是基础。
然而有的人明明学习了很多思维模型,但遇到问题还是束手无策,有的人明明照搬了大佬们的知识体系,却还是没什么收获。到底怎么回事呢?
如万维钢所说:只有当知识能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也就是说,当你吸收到的知识转化成认知时,它才可以帮助你做选择。
显然,知识体系是制胜法宝,这是第三个认知误区。
如周岭在《认知觉醒》中所言:知识不一定提升认知能力,但认知能力必然包含有效知识。就像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我们只有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认知,才能判断和指导自己的行动,才有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至于如何建立认知体系,两个要求,一是在充分了解自己后选一领域,二是建立适合自己当前状态的体系。两个方法,一是专注于此领域长期发展,二是大量阅读,将“触动”碎片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相信随着认知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对人生中一些重大的选择会越来越有判断力和决策力,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持续精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小时候还经常听一个故事,讲的是古代宋国有个人嫌自己家的禾苗长得慢,就一根根拔起来,回到家对自己儿子说:“今天可累死我了,我去帮禾苗长高了。”结果他儿子跑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死了。
这就是我们记忆犹新的成语故事“拔苗助长”。它告诉我们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然会适得其反。现在再读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事情的根源在于宋人的认知误区,是因为他觉得外力生长等同于自然生长。
可见,认知正确,才是一个人崛起的首要条件。